
你心中的橄榄树———致禁毒使者钟儱徽
作者/肖勤
(一)
在这江南金桂飘香的季节
是谁让我为你写一首长诗
是橄榄树的翠绿
还是你大爱的火炬
点燃了我的诗篇
1993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
你到了金三角佤邦北部山区
漫山遍野的罌粟娇艳妩媚
这灿烂得让人心醉的花朵
体内却深藏着万恶之源
秋后罂粟花脱落的季节
贪婪的恶魔从各国赶来
揭开潘多拉魔盒的盖子
鸦片海洛因肆虐大地
你目睹吸毒者抽搐扭曲的形态
鲜活的生命在毒品中死亡
抢劫 放荡 枪战
无数家庭妻离子散
种植罂粟的佤邦村民
衣衫褴褛 食不果腹
妇女目光呆滞 儿童骨瘦如柴
破烂不堪的茅屋
贫困潦倒的生活
彻底颠覆你对毒区“丰裕”生活的认知
蓝天消失了
青山隐退了
大地在呻吟
你1.78米身高的大汉
站在罂粟花泛滥的山坡上
陷入久久沉思
你立下坚定的誓言
要以亲身的见闻
向全世界呼吁反毒铲毒
你要为“拒绝毒品 珍爱生命”献身
心意已决
你回到台北家中和妻子商量
能否把你对她和儿子的爱
分享一些给毒区
给那些可怜的老人和孩子
但得不到妻子的同意和理解
你只能把7岁的儿子
紧紧拥入怀中
不管爸爸走到哪里
爱你的心
与青山同在
与大地共存
此去生死未卜
你深情地告别尚未懂事的孩子
饱含凄苦的泪水
大步走出家门
奔向遥远的佤邦

(二)
进入金三角调研毒品
就像进入虎穴狼窝
每次出入都要小心翼翼
否则一去 永不复返
为了生存下去
你听从烟民建议
去当地领导人家里拜访
阐明你的来意和设想
得到的回答是
你不怕死吗?
你斩钉截铁地说
我死不足惜
只希望你的人民
从贫困走向光明
我要争取世界人民支援你们
我要协助你和你的人民
开发新的农业经济
让世界少一些毒品
让各国人民多一分健康与安宁
推心置腹的话语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取得了当地领导人的信任
赢得了善良村民的呼应
使罂粟种植情况的调查得以开展
北佤土地贫瘠
只能生长罂粟
百分之九十的村民缺粮
饥饿填满了他们渴望的双眼
你和村民一样
住在海拔一千六百米高山坡的草屋里
每天只吃一顿冷饭
还要提防毒枭的暗算
面对烟民瘦骨嶙峋的肉身
一双双“你真有办法吗?”疑惑的眼神
让你反复纠结的心情
瞬间化为尘埃

(三)
你用金子般的心啊
向联合国禁毒委员会求援
在联合国的支持下
佤邦政府作出一个了不起的决定
1996年元月17日
签署了联合禁毒宣言
1998年3月
你们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正式注册
成立了《国际和平禁毒基金会》
基金会的宗旨 协助金三角人民
摆脱殖民时期种植罂粟方式
去发掘新的社会和经济模式
没有资金怎么办
来自各国禁毒工作人员9人
每人都慨然拿出自己的工资
身为基金会董事长的你
卖掉自己的汽车和3套房子
捐赠出自己所有的资产
你身在毒区一直不敢告知父母
当父母知道了你投身禁毒事业
为了世界禁毒而战
妈妈说 “儿子啊
你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这辈子也不枉我把你生下来”
父亲毅然把他们养老送终的钱全部捐献
在黑色笼罩的金三角
一个民间基金会禁毒谈何容易
断了毒枭的财路
你每走一步都充满着危险
你每一次行动都面临着死亡
为了深入考察
你经历了多少风雨
走过了多少山寨
忍受了多少饥渴
跨越了多少荒原
多少个日日夜夜
你在刀刃上行走
毒枭多次企图暗杀你
都因有人通风报信得以脱险
基金会里一位美丽能干的姑娘
魏香 被毒枭用车撞死
恶魔叫嚣 杀鸡儆猴
“这就是你们禁毒者的下场”
1999年 晚秋的一天
在南佤大其力山脉
你们曾被毒枭团伙追杀到山顶
你愤怒地射光枪中最后一梭子弾
密集的枪声响彻山谷
当地自卫队闻声赶到 才得以脱险

(四)
威胁暗杀
阻挡不了你前进的步伐
你参加联合国各种禁毒会议
请有关专家来佤邦调研
你和国际神探李昌钰在哈佛大学演讲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把演讲费全部捐献
1999年 在泰国泰王的宴会上
中囯驻泰大使柴泽民先生接见了你
充分赞赏你做出的奉献
柴大使还给你书写了墨宝
“前有古人 后有来者”
禁毒中
基金会几度遭受重创
你在罌粟种植地考察时
从斜坡摔下 左手骨断裂
噩耗不断传来
又有二位男士会员相继壮烈牺牲
让你这位坚强的男子汉
几度心痛 无法自拔
夜晚 你独自徘徊在茅草屋里
凄凉地询问自己
我为什么不在台北
我为什么来到这里
凄苦的泪水
湿透你的衣衫
孤独中的无奈
只剩下一支支抽不完的香烟
你仰望着苍茫的星空
遥望着远方的台北
思恋着家乡的妻儿
和不能尽孝的父母
还有亲友中那些不能理解你的冷漠
常常的愧疚
长长的苦涩
这欠下的感情债啊
何以能还
深深的苦恼中
柴大使的话语在耳畔响起
老弟啊不要忘记
中国的历史
因鸦片入侵差点亡国
你要坚持下去
耳边又响起了父母的话语
“当有一天我们离开人世
把我们的骨灰撒在你战斗的地方吧
我们活着不能帮你
那么 让我们的灵魂永远陪伴着你”
想着佤邦地区贫困的妇孺老人
想着牺牲的三位战友死不瞑目的期盼
这一切的一切
重新点燃了你的勇气
即使只有一囗气
也要坚持到底

(五)
反毒必须铲毒
铲毒必须铲源
让烟民彻底摆脱对罂粟种植的依赖
用绿色替代物保护自己的家园
髙度的缺粮
是烟民依赖种植鸦片的根本原因
从1998年开始策划直至2000年
佤邦政府动员全体军民
将佤邦北部贫瘠土地上10万人口
迁移到适合耕种的南部佤邦
迁移途中条件十分艰苦
山高路远 缺医少粮
两年迁移中 死亡3800人
那些体弱的老人 年幼的孩子
饿死在路边悲惨的情景
让你心酸流泪 一生难以忘怀
你全程跟踪 摄影记录
留下宝贵的历史文献
照片中
南迁农民挤在一辆破旧的车上
一位黑瘦的女人抱着她的孩子
问执行官 “我们能够活下去吗?”
真是了不起的佤邦民族
他们在极度的艰难困苦中
为了响应政府号召
为了今后能有尊严地活着
他(她)们觉得再苦也值得
随着迁移的完成
2005年全面禁毒成功
在南北佤邦3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再也见不到罂粟的花朵
为了村民的温饱
你们协助佤邦政府
帮助他们建房修路和造桥
植树采茶和开矿
你们邀请矿业专家
四次进入佤邦勘测采样
使铅錫矿得以开采
同时建立茶厂 发展茶业生产
基金会不断呼吁 筹集善款
佤邦政府报道了你们
用善款向孤寡老人送去关爱
建立小学和孤儿院
像春风 像雨露
滋润了村民干枯的心田
老人们流着祈福的泪水
孩子们和你一起欢乐歌唱

(六)
几万株近千年深山古茶树
现已制成原味甘露
辣木椰枣和杨树
也开出芬芳的花朵
牧草白扁豆已经试种
这里将会成为世外桃源
清晨
深山云雾缭绕 鸟语花香
蜜蜂在采茶妇女耳旁低语
当金色的阳光升起
千年翡翠般的古茶树
伴随着山坡上的旱稻穗 随风飘荡
曼冒乡的古树茶
杯中透出琥珀色的清香
这生生不息的古树茶啊
是世上稀有的珍品
也是佤邦人民生存的希望
夜晚 繁星闪烁
佤邦人燃起熊熊篝火
深情地唱起朴素的民谣
“钟大好人啊
我们永远的朋友
感谢你的仁慈
感谢你的坚强”
“你把圣洁的灵魂给了我们
给了我们生活的梦想
我们佤邦人要用生命
保佑你
保佑你平安健康”

(七)
25年禁毒历程
25年对儿子的思念
化作他对你怨恨的还原
当他成为一位牙医后
来到佤邦寻求父亲的足迹
15天中 他为百名儿童医治了牙患
他深深的被毒区人民的贫困所震憾
当他安全走出佤邦后
跪在地上叫了你一声“爸爸”
这一声 让你等了25年
人生啊
有多少25年
你泪流满面地对儿子说
“我对你和你妈妈的爱是小爱
我把大爱给了世界和平
给了佤邦的贫困人民
我无悔无怨”
气宇轩昂的勇士啊
你站在高高的山岗
像天上的雄鹰展翅翱翔
一路勇敢
一路梦想
远方的风啊
送来橄榄树的芬芳
和平鸽衔来橄榄枝
飞越千年古茶树林
飞越曾经罂粟泛滥的佤邦
飞翔吧 和平自由
飞翔吧 前进的佤邦
2019年 11月16日
写于中国南京

诗中人物简介:
钟儱徽 Larry CHUNG 国际和平禁毒基金会:理事长/创办人 钟儱徽1950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县冈山镇,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祖籍四川省遂宁县。1972年服务于美国军事顾问团至1980年离职,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1983年加入台北天母狮子会为第9届会长。参加送炭到泰北活动,拜访国民党孤军遗眷。在偶然的机运下,1993年首次进入金三角,目睹鸦片与海洛因交易对当地社群和人民造成危害,看出当地人民需要外界奥援,以根本解决问题。花了多年时间,和当地领导人进行对话,由于坚持不辍,终于取得当地人士的信任。长年来致力于改变鸦片地区摆脱垦植鸦片的经济模式,改善当地生活水准和未来前途。
1998年起为佤邦铲除罂粟禁令寻求支援奔走国际,期在2005年实现禁毒的使命; 1998年3月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正式注册「国际和平禁毒基金会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Peaceful Elimination of Opium Crops(IFPEOC)」,6月协助美国学者陈国霖教授进入佤邦研究毒品问题。9月赴义大利米兰「酷马野」胜地参加联合国全球毒品论坛会议(ISPAC)。10月,由美国在台协会推荐赴曼谷,拜会当时联合国(UNODC)禁毒署亚洲区负责人。1999年泰皇宴客各国外交官餐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第一任大使: 柴泽民先生为钟儱徽书写鼓励文墨: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佤邦在粮食缺乏与禁种罂粟的环境下,找寻生路,将北部贫瘠土地的烟民移民86000人到适合耕种的南佤,沿途病死约3,800人,钟先生两年全程跟随,做摄影记录,留下艰苦历程的历史照片。 2001年,协助佤邦矿务局发展锡矿,从探勘、资金、市场等方面,达三年之久。邀请台湾矿业专家刘武志,4次进入佤邦,协助当地矿业的探勘取样、化样等工作。
2001年,在泰国拜访当时的泰国禁毒委主任,协调泰、佤边界有关援助佤邦移民之事,同时要求佤军要守边防,禁止安非他命进入泰国,泰方捐建筑物资泰铢2,000万,赠予南佤建设用。
在佤邦设立示范农场由引进5万株辣木树苗、3,000株非洲埃及椰枣树苗、25万株速生杨树苗赠予佤邦北部地区种植。捐赠缅甸第二特区佤邦临沧地区,抗疟疾、痢疾、蛋白质三合一等药品。

2008年5月缅甸南部的(Nargis)纳尔吉斯飓风,摧毁了十几万个家庭,从仰光市灾区搜寻生还者150人,并合力提供救灾物资,认养孤儿院。数十年来除了教育外,也培训专业技能,有绘画天份者进入宝石画院接受五年培训。宝石画的材料来自缅甸的矿区,在高价宝石被收购后,留下的边料就可以利用它的价值,赋予生命,成就每幅生动、光彩夺目的宝石画。
2008年11月受美国哈佛大学邀请演讲毒品问题: “缅甸禁毒2920天之心路历程”。当天和国际神探~李昌钰博士同一天演讲,两人演讲费与义卖款,全数捐赠给2008年缅甸仰光纳尔吉斯(Nargis)飓风灾区。
2012年开发佤邦老祖宗所留下来的深山古树茶,这不同于山坡地种植的灌木茶 而是自清末以来未经采摘的生态茶,位处世界茶树之源。由于原始的地理环境,增加开发的困难度,但这是最能代表以佤族资源,回馈世界的绿色产品。为此不遗余力,迄今教导原住民制作古树茶,用健康产业取代过去种植罂粟的宿命。

作者简介:
阎爱琴:笔名-肖勤。诗人,江苏赣榆人 。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南京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主流报刋及网络平台。

【朗诵者】
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
南京紫金山朗诵艺术团 长江之歌分团
————————————————————
责编: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