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孙武故里我的家乡
文/王开忠
齐鲁大地,礼仪之邦。黄河之滨,孙武故乡。走进孙子兵法城,仰望着兵圣家高大庄严的塑像。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凝视着远方,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古战场。一部孙子兵法名扬天下,谱写了一曲曲历史的篇章。无论是五国争霸,还是七国争雄。哪里有他的身影,哪里就有繁荣和富强。他把一个内忧外患的吴国带到了强大,创造了一段历史上的辉煌。鱼肠剑,刺王僚。为姬光夺回了王位,公子光如愿的坐上了国王。他把吴国建设成了军事强国,孙子兵法得到了广大的传播和发扬。攻打楚国势如破竹,无人能挡。为伍子胥报了血海深仇,伍员鞭尸了楚平王。他镇压了邪恶,使正义得到了伸张。

几千年的故事,仿佛在诉说着孙子兵法的智慧和辉煌,他扭转了多少战场上的败局,为军师们指点着作战方向。他蕴育了一方水土,武定府孙武的故乡。一代代精英在这里诞生,造就了多少名人名相。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一墙有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谁人见过秦始皇?这就是孙武故里的情怀,一个名相的肚量。演义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彰显了孙武故里的淳朴和善良。仁义胡同成了最亮丽的风景线,处处都能感受到人们的友谊,仁爱,和豪放。

武定府西走就是革命老区石庙乡,烈士陵园就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归化街上。这里绿树成荫,柳丝荡漾。潺潺流水,花红果香。纪念馆里展示着英雄烈士的光荣战绩和光辉形象。在那战火纷飞的年月,英雄的石庙人民送走了多少日月星光,油灯下赶做军鞋,月光下碾米磨粮。日日夜夜的支援前线奋勇杀敌,时时刻刻的护理伤员洗衣熬汤。多少英雄战士在这里立下奇功,多少革命群众在这里宣誓入党。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红旗在石庙大街上高高飘扬。烈士陵园是祖国的骄傲,时代的楷模,人民心中永恒的榜样。

全国最大的绳网基地就在姜楼和李庄,二二零国道两旁星罗棋布着现代化的绳网工厂。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身影,每天都把一车车绳网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

黄河十八弯,一处在平原,那就是孙武故里大年陈乡。黄河大堤下,十里桃花红。多少文人墨客为她赋诗绘画作文章。春暖桃花幽幽放,夏有蜜桃甜又香。秋来苹果红遍地,冬天莲藕出池塘。走马观花,顺水东游。魏氏庄园,名胜古迹,天下名扬。青砖绿瓦古城墙,画栋雕梁古门窗。古井古树古园林,古街古堡古村庄。鸟语花香诗心荡,碧波柳影画意长。

胡集古镇,那是艺人们的第二故乡,传承了几百年的鼓书场,依旧扮演者以前的老模样。风土人情也没改变,人们还是那么淳朴,热情,和善良。大街小巷的风味小吃,看着诱人,闻着更香。鼓书场里,熙熙攘攘,评书大鼓,声声悠扬。艺人们都拿出看家的本领卖力的说唱。

想喝美酒,还是武定府,孙武家的酒喝起来就是特别的香。孙武庙,兵法城,美轮美奂,威严雄壮。城里郊外,美味美食,红男绿女,无限风光。走进孙子兵法城,漫步在练兵场上。似乎感受到了古代人的风彩,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古战场。眼前孙武在排兵布阵,风度翩翩,英姿飒爽。隐隐听到了鼓角铮鸣,金戈战车,驰骋在沙场。

看不尽的古城美景,游不完的孙子兵法城。亭台楼阁,古树沧桑。小桥流水,人海茫茫。海棠依旧,孙武故乡。赋予了人们无限的沉思和遐想。
2021.2.3

【作者简介】:王开忠,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大年陈乡人。草根农民,爱好广泛,诗词,文学,绘画,木雕,根艺,奇石,研究制作古典红木家具,工艺品等。常年在县市等刊物上发表诗词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