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久违的糕香》作者/倪辉祥

美文《久违的糕香》作者/倪辉祥 发表于《新民晚报》 夜光杯

作者/倪辉祥照片

作者倪辉祥应邀在电视台做访谈

【克勒文苑】精品散文→ 《久违的糕香》作者/倪辉祥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久违的糕香》作者/倪辉祥
在乡下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适逢动迁住进了引以为自豪的新公房,初时“鸟枪换炮”带给我的激动与喜悦,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在不知不觉中淡薄了下来,反之,对于昔日宁静、清新的乡村生活的怀念,对于味道独特的浦东乡村风情、风俗的眷恋,却是年复一年地增浓着。尤其是过年时色彩浓之又浓醇香醉人的氛围与情景,更是让人留恋不已、回味无穷。每届年关,自会魂牵梦萦挥之不去。这恐怕就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乡愁情结吧?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久违的糕香》作者/倪辉祥
根深蒂固在骨髓里的乡愁,每当遇上“导火线索”的时候,总会触景生情而引发出令人难以自抑的思绪万千。前不久,一位我曾经帮衬过一二的至今还没有轮到动迁的亲戚,专程送来了两蒸他自蒸的糕。他说知道我喜欢吃糕而且是个老糖尿病患者,所以其中的一蒸没有放一点糖,嘱我尽管大胆吃。我凝视着一大蒸中间夹满了核桃肉还冒着热气的传统土糕,顿时感受到了无价的情义,激动之下拿刀切下了一块,津津有味地品尝起了久违的糕香。软糯喷香乡情浓郁的老味道,情不自主地勾引出了潜伏在我心头的糕香乡愁。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久违的糕香》作者/倪辉祥
在浦东土著的乡下人心目中,“蒸糕”蕴含着“增高”之意,也饱含着对“升高发禄”的企盼。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穷怕了的乡亲们,谁不想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越来越红火呢?于是乎过年时节浸米、舂粉、蒸糕,几乎成了一档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节目。即使是不会蒸糕的人家,也会准备好了米粉央求会蒸的村邻帮忙。之所以在临近年关的一段时间内,宅村上到处飘逸着诱人的糕香。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久违的糕香》作者/倪辉祥
我母亲是整个宅村上公认的心灵手巧的蒸糕能手,除了自家蒸之外,她还有求必应地帮求上门来的村邻们蒸。经我母亲的双手摆弄出来的糕,糕面点缀赏心悦目,吃起来口感特别细腻香甜,深获村邻们的交口称赞。也许是我贪嘴糕香的缘故吧?我从小就是母亲舂粉、蒸糕时的“跟屁虫”,充当着她的小帮手,因此叔伯长辈们夸赞我母亲时,也总会捎带夸上我一句:“迭个小囡长大了之后一定也是个蒸糕的好手。”我听了之后当然倍感自豪,逢上母亲外出帮忙时,我总会形影不离地跟随着她,盼望着早点替代母亲成为一个蒸糕的高手。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久违的糕香》作者/倪辉祥
记得我稍大了点的时候,我帮母亲在石臼上舂好了米粉之后,心高气盛地向她提出独挡一面的要求,没想到母亲一口应诺,并且甘愿当我的“火头将军”。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立即挽高了衣袖,兴致勃勃地泡上糖精水和粉,接着揉糕粉,然后用细筛子筛出粗团杂粒,最后依样画葫芦地像妈妈上笼时一层层地布上糕粉,在糕面上洒上了赤豆与红枣。妈妈冷眼旁观着一言不发,只是按照着我的“火旺点、火小些”的指令往灶膛里添着柴火。当我看到糕面的颜色变了、糕香溢出时,便高叫着“停火”了。我兴冲冲地把这蒸平生第一次的“杰作”起笼倒扣到桌板,提刀切开的时候,顿时傻眼了:中间的糕竟然是夹生的!直到这时妈妈才和颜悦色地告诉我,问题是出在一次次加粉时火候掌握得不到位。这时我才体会到貌似简单的话,其实并不是看人挑担不吃力呀!第一次尝试就不及格,我自然是不敢再逞能了。可没想到,母亲却是和蔼可亲地鼓励我不要泄气。就这样,在母亲悉心指导下,我终于蒸出了妈妈频频点头的香糕。品尝自己亲手蒸出的糕,心里还会不甜蜜吗?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久违的糕香》作者/倪辉祥
患有糖尿病且告别了乡村老宅之后,对糕一直情有独钟的人一下子失去了尝糕的口福,超市里买的糕或是朋友送的崇明糕,哪一种不是甜的发腻?可惜我只有眼馋的份而没有了品尝的福。事隔多年重新尝到了久违的乡味浓重的香糕,虽然没加糖,但我感到特别的香甜,因为它使我重新品尝到的不仅仅是糕,而是浓郁得醉人的乡愁啊!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久违的糕香》作者/倪辉祥

美文《久违的糕香》作者/倪辉祥 发表于《新民晚报》 夜光杯
>>>>>>>>>>>>>(END)
撰稿:倪辉祥
图文/编辑:张凌清/treesea



本文撰稿人倪辉祥简介:

倪辉祥的部分书作照片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倪辉祥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灿途》,已被上海文艺出版社列为向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献礼的重点作品。
(下图《灿途》书作照片)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久违的糕香》作者/倪辉祥
2021-02-04 19:38:19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