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览房山古迹
作者,张体心
诵读,语瑄
2016金秋10月下旬,房山区文联组织诗联学会会员开展了一次秋季采风活动,有近50人参加。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在阵阵秋风吹拂中,我们燕山诗词爱好者一同蹬上大客车。

一路上,我们望着远处挂满枝头似灯笼的柿子,心情愉悦,与各诗社的朋友互相切磋诗词写作,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据燕山附近的车厂村北“金陵”地带进行参观。我曾与朋友一起多次去过“金陵”游玩,也没看到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眼前到处是残垣断壁,只是听人传说这里是金兀术的坟墓,周围种着各类农作物,把“金陵”残存的遗迹淹没在植被杂草丛中。近年来,经过北京市、房山区文物管理局规划修缮后,有了实质性的变化,逐步恢复了原始遗痕,以供后人探究考察。但我对其中的历史渊源了解的很少,每次都是无获而归。
这次是由房山区从事17年文史工作的杨亦武专家为我们讲解,在他掌握的资料中,让我们对“金陵”的建筑有了新的见解,确实受益匪浅。通过他的介绍,我了解到,这里根本就没有金兀术这个人的陵,而在我们身边坐落着北京历史上年代最早的第一处规模庞大的帝王陵寝---金代皇陵。我们脚下这里就有六个陵,其中四个是一家人,有两个当了开国皇帝,据说金代共有17个皇帝;8个皇后;23个后妃及诸多王公大臣埋葬于此。“金陵”早建于明陵两百多年,至今也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由海陵王在公元1155年始建,后经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五世六十年间营造,经辽、元、明、清历朝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处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寝,区域达一百五六十平方公里。以九龙山为中心向两翼伸展有大、小陵不计其数。九龙山山势奇秀,有九道山脊,参峰而上,犹如九条巨龙腾云而起,由此得名。山前是一片两三百亩大的台地,自南而北梯级而上,台地前数里一岗凸起,赫然壁立,如一道巨大无比的石门横于出山之口,前世称龙门口。

九龙山左右各有一道山谷,谷中溪水潺潺,于山前台地两侧流过,汇于台地前南下,出龙门口而去。山间还有古寺,古树点缀,好一处悠然自在之地。“金陵”所处于环境清幽、风光宜人、青山叠翠、群山相依、峰岭林溪、树木茂密的自然景观中,早在元代就被称为“燕南八景之一”。我们走进没有修缮完的地宫观看,资料记载它是完颜阿骨打的陵墓,只见四壁平滑坚固的深坑内放置了四口石棺,两大两小,据说两口白色小石棺是挖掘出来的真品,两口大的是仿制品,说是作为恢复原有实物而制,不知里面应该是谁的遗体。出地宫门口处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有:肃皇帝之陵 睿宗文武简碑文,显然是为纪念当年的两位皇帝所立,确有其人,他们为自己的朝代尽了汗马功劳,这些都有待于后人的探究,我们还发现许多残破陵碑石块散落在周围长满艾蒿的田地里。在地宫旁边有三级殿台,每个阶梯之间有一段距离,两边缘的石壁上刻有龙图,清晰可见,可以想象出当时巧夺天工的建造过程。

从残存的亭台楼阁、带有字迹的青砖碧瓦遗迹来看,确有极高的考古、旅游开发的价值和基础条件。虽然现在仍然是遍地的艾草丛生、荒无人烟的植被,文物损毁严重,但周边已修好的公路和仿古城墙,让我们相信在极力抢救中,在大量的文史资料的参照下,宏伟的景观一定会复原,成为我们的房山地区的旅游胜地。 我们行进的第二个景点是“坡峰岭”。它位于房山区周口店的幽岚山,是北京周边峰峦最崎峻,植被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乡村物产、民居民俗和烹饪文化也是最独特最丰富的,幽岚山秋色最浓郁的坡峰岭秋叶满山幽谷深林,掩映人家,是秋季游览的好地方。进入停车处,我们一行人又乘摆渡车来到山底的上山口,抬眼望去“坡峰岭”三个大字镶嵌在高悬的岩石壁上,直泻而下的瀑布清凉润神。游客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上山的路上,人海如潮,向这里涌来。
我是初次来这里,真有一番感慨,啊,好漂亮!远山近景的“映山红”风景宜人。这里正举办周口店幽岚山第五届红叶节,正可称“红叶入梦,秋舞幽岚”的境地。我们随着人流向海拔3300米高的山顶行进,站在高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风景非常壮观。登山是需要强壮的身体,坚强的毅力,许多人与山顶的好汉石留了影,很遗憾我却因腰部伤痛,只是爬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就败下阵来,但我的收获不少,赏尽了黄栌、元宝枫、火炬树等各种红叶的斑斓姿色,真可与香山的红叶媲美,特别是在绿树的衬托下更显艳丽,香山主要是枫树,叶子没有这么艳红,许多市内和附近居民青睐于这里来观赏红叶,大有名气。在众多的树种里有三棵百年黄栌,它见证了这里淳朴的乡土民情,给我们带来了回归、品味大自然的魅力

。我们在“红色背篓餐厅”品尝了农家饭,风味新鲜入口,回味无穷。这里举办特色活动多种多样,有家庭亲子体验农事,如:剥玉米粒、推碾子、磨豆腐等活动趣味多多,孩子们是最开心的,同时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和沟通机会。农副产品大集更是品种繁多,途径的公路两旁摆满了各类山货,吸引着游客品尝购买。文娱活动也不少,像:登山比赛、美食品尝、乡村音乐会等活动,当然观红叶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所以,我不断发现红叶不同的形态,观察树种的区别,不放过自己喜欢和眷恋的景色,热切地拥入它们的怀抱合影留念,储存了一份好心情。
这次采风活动结束了,带队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姜老师已经给我们下达了写作任务,要求完成三篇以上的作品,在回来的路上,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都在酝酿观后的诗词大作,下面我就用两首诗词表达观后感悟。
观金陵
西南金氏筑皇陵,
已故嫔妃载诸名。
肃睿两皇碑墓刻,
石棺四口落深宫。
九龙腾起当朝势,
古树沧桑论过功。
叠翠清幽山谷静,
阶梯足下贵贫行。

游幽岚山---坡峰岭
红叶幽岚盛势丰,
艳光秀丽染青藤。
攀登山顶三千过,
寻觅黄栌百岁经。
花卉斑斓迎客恋,
枫林茂盛蕴诗情。
群峰叠翠如仙境,
云上石屋梦相逢

鹧鹄天·坡峰岭一游
远眺霞光映满山,
坡峰岭上显奇观。
攀岩石像冲霄汉,
跨世黄栌带秀颜。
欢舞秋风撩茂草,
簇拥鸟雀落田间。
幽岚景色留宾客,
瀑布珠帘奏曲弦。


简介
张体心,女, 1955年12月26日出生 燕山迎风离退休中心退休职工。燕山石化公司文学协会会员;喜欢写作,多首诗词、散文刊登在《房山报》、《燕都》、《燕山油化报》等刊物。小说“兄妹情怀”、等代表作及诗词在《房山文学艺术精品大观》登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