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捕蛇者说”
随笔作者/向远茂/图片/引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这是我在高中时读的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作为语文课程,早自习全班朗诵,人人过关,这篇古文让我背诵得滚瓜烂熟。而我在此所讲述的新捕蛇者,就是我家乡的村民们捕蛇的情景!
在我的记忆里,人们对蛇类是没有什么好感的!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只要遇上蛇一律打死,大条的蛇便拖回家剥皮炒吃,但不准在家里炖炒,传说在家里炒蛇肉不利不祥或是火塘炕上结痂的黑色垢物叫做“楼堂墨”掉进锅里不卫生或是产生新的毒素,人吃了会中毒生病;只能去河边的沙滩上架起锅子来烹煮,这没有人议论和干涉,如果打死一条毒蛇那就更好了,越毒的蛇肉质越好,味道也更鲜美。剥蛇皮是很有趣味也很残忍的事情,持刀人用一根索子套在蛇头的“七寸”处并挂在树枝上,沿“七寸”处割一道圆形的口子,把蛇腹一刀剖至尾部,再将蛇皮与蛇肉剥离脱皮,下脱到三五寸时把蛇皮张开,左右手握紧抓牢蛇皮,用力往下拉扯,听着那轻微的“沙沙”声,蛇皮花纹朝下,新剥离的蛇皮在力的作用下晃动着一道白色的亮光直到蛇尾,如果是一般的蛇皮就丢掉了,若是大菜花蛇那就将皮子展开平整地钉在木板上晾干,用作自制二胡、京胡等民间乐器所需的蛇皮。然后,取出蛇胆、蛇油,有的人则将蛇胆一口吞下,有的人则将蛇胆放在碗里,再倒上一碗酒,把蛇胆捣烂浸泡着。然后,在吃蛇肉时大家分着喝“蛇胆酒!” 据说蛇胆有清肝明目的功效,蛇油也是一味很好的烫烧伤药物。记得,我还在读初中的时候,供销社就开始收购蛇了,什么五步蛇、银环蛇、乌梢公、菜花王等等,乌梢公、菜花王是无毒蛇,而菜花王据说是蛇中之王,那些无毒的或是有着剧毒的蛇都怕它,它个体大、嘴巴大,头上的花纹自然构成一个“王”字图案,它会将那些猎物紧紧裹死,或是在猎物半死的状态下,将猎物吞咽下肚,就是再毒的蛇也会因半死后被吞下肚腹造成缺氧而彻底完蛋!所以菜花王成为蛇中之王,当然其他的地区或是其他的国度不一定是这样的。那时大约是七十年代初、中期,供销社收购熏干的毒蛇是销给药商或厂家用作药材,加工成为药品。人们将五步蛇打死圈成一盘,用一根竹签穿过去,放在篮子上慢慢用温火烘烤干,再拿到供销社去卖。后来,便开始收购活蛇,用扎丝笼子将有毒与无毒的蛇分类装好,收购到装满所有的笼子为止,再送往中小城市。秋季是个燥热的季节,据说供销社有个×××的职员就是在检查毒蛇时,被五步蛇出其不意地咬了一口而断送性命。商业改革以后,供销社不复存在了,但捕蛇仍在年年进行着,而行商贩夫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蛇的收购,并且收购价越来越高,因此捕蛇者也越来越多,有的则成了专业的捕蛇能手。捕蛇不全是男人的专功技能,特例的女人也捕蛇,而且捕的都是剧毒五步蛇之类等等。一般的捕蛇者到了捕蛇的季节就在燥热的夜晚或是雷雨前的傍晚或是在白天到阴山潮湿、恶山陡水的地方去捕蛇,那靠的是机遇,有时能碰上,有时则遇不到。捕蛇,大多数人用的是一根“丫”字形的木叉,叉住毒蛇的头,用右手掐住毒蛇的“七寸”将蛇悬空提起来,再慢慢放进口袋的同时需要调换一下手,而左手则从口袋的外侧接按住拿着毒蛇的右手,此刻右手才能松开从口袋里抽出来,随即右手将口袋头一把封死拿捏住,这时左手才可以放手松开,这是很危险的动作,如果配合不好或是粗心大意,那必然会伤及生命。有的用一根五尺长的竹子将竹节打通,中穿一根稍硬的活套,在捕蛇时将活套的一头牢牢套住毒蛇卡紧,提起来放进口袋里,再从捕蛇工具的上端松开活套,这是最安全的捕蛇方法。还有一种则是将柴刀刀面盖住蛇头或是用一片大树叶罩住蛇头,徒手擒拿,这是捕蛇中最危险的做法,也是那种自以为是的行家里手,比较厉害的角色才这样做的,这类人都很自信也很自负,遭殃的往往是这种人。记得,我的兄弟在磨刀岩附近的山上,看见一条比较大的五步蛇,他兴奋地将蛇叉住,但他没有考虑到地形陡峭、狭窄,转不了身,松不得手,弄得他大汗淋漓,无法抓捕那条蛇,而且是不能后退,也不敢放手,正在为难之际,恰巧此时瓦屋坪村的两个人从那里路过,他求救于他们帮助,这才将那条五步蛇抓捕成功,事后他说:“那次捕蛇经历的危险让他终身难忘!”。还有一种捕蛇的方法,是寻找毒蛇的踪迹,因为毒蛇要出洞觅食、猎物,爬行的路上会留下一些痕迹,这种辨认痕迹的方法,我们本村的人是不会的,只有板栗村有那么两个人会此技艺,他们经常到我们村一带活动,抓捕了不少的毒蛇,收入颇丰。
捕蛇已成为山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挣钱的手段。尽管在捕蛇时充满着危险,甚至是生命之忧,但那些捕蛇者们却从来没有因此而停手作罢。因为利益的驱动有收购就有出卖,有了利益就有冒险,小得利者成为大得利的帮手,由此蛇成为都市大餐馆、大星级宾馆餐桌上一道绝妙的菜肴,口味蛇连皮一起吃、蛇肉丸子、蛇肉炖汤、蛇肉黄焖、蛇皮爆炒、龙凤汤等等。然而,谁都知道长此下去将导致环境的破坏与失衡,可是生存与生活仍要继续,这就在矛盾中造成恶性循环!大家都说“蛇鼠一窝”其实蛇与鼠是敌对的物种,如今蛇少了,鼠自然就多,尤其是那些成群的、派别的、贪婪的、深藏的硕鼠,它们无所畏惧地吞噬着不属于它们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