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诗人‖达真红编
《民间故事》鸟化人心
从前,有个小伙子,自幼失去了父亲,但他的母亲还在,家庭原来很富,父亲在世时,让他去读书,可他不爱学,走到半途就逃学,父亲无奈之下,就在家里设了学堂,请了个私塾老师,给他教书,他原来还感兴趣,好学爱读,可后来就心变如云,只要老师来让他读书写字,他就感到头疼心烦,还骂老师,老师在一气之下,给他父打了招呼,并说了孩子不爱读书的事,话完便回家了,这样父亲也无法对他教育,于是也放弃了对他的读书。
有一年某日,其父病重在身,把他叫到身边,叮嘱以后之事,言罢不久,其父去世,单丢下他和母亲二人过日子,家庭慢慢从富变穷,几乎走到行讨境界。
自从他父去世后,家里原来的好多雇身汉都自行解散回家,他家无人干活,他也亳无办法,只能自己干,耕地自己耕了。
于是他把牛喂好,每天赶着牛去耕地,可他无妻无子
,无人做饭送吃,只有他娘俩,孤儿寡母,苦度寒日。可他性情玩恶,任心自行。有一天,母亲体贴他的辛苦,给他做饭送吃,迟了口骂,早了棍抽,恶心劣待,常年如此,那母亲任劳任怨,眼含伤泪,从不计较,喜笑来,悲回去。
有一天,当他去赶牛耕地,路过森林,头上众鸟喧哗,叽叽喳喳叫个不休,他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鸟嘴里吟着食物,给自己的孩子在喂食哩,喂完又去寻食,叼来给另一个去喂,这样的眼见事实,不仅一回半次,常日如年,经常看到,由此,他想:这鸟常年这么的喂养孩子,太深情太辛苦了,也许他小时侯,母亲也像鸟一样把自己是这样喂大的,于是他心回意转,感激流泪说:“真鸟化人心啊,他要好好报达母亲的养育之恩,”
当母亲给他以后送吃,他却高兴万分,却忘了丢下手中的棍,母亲还当以前那样,又来打她,心想不通,自刎而死,儿子跪下给她叩头谢恩,含泪陪罪,可也悔之已晚,回家后,用木头雕刻母亲身像。
有一天,他在院内晒粮食,完毕后,就把母亲雕像搬出屋外晒太阳,不料天变如云,黑云翻滚,暴雨倾盆而下,他先把母像搬回屋内,然后再揽粮食,这事惊动上天,这孩子心回意转,改恶从善,真人间孝子也,
刹时,风停雨住,红日复照。
这个故事名叫《金郎刻木》了,从古到今,永远流传,但有的人却不知道,不孝父母,故此,我重新整理,编缉发表,做以宣传,
也是适合当今人所需之孝的,让这个故事永远流传,永远停留在人们心间,做为孝芳之花,清香四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