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两、五分钟和我
作者 :全年
说来伤感,生养了六个女儿的父亲一生没有儿子。
在生男生女几近百分之五十的大概率中,父亲比同龄人争取的机会要多,最后却不得不屈服于世人的白眼。
无独有偶,丈夫家里兄弟五人,整个一个篮球队,就算这样,婆母也从来没有放弃再生一个的念头,她拥有一个简单的心愿就是生养一个女儿。事实上,婆母的心愿成了生命中的侈望。
与丈夫结合,单从父辈的生男生女这方面来说就应该算是登对了,旁观者预言,丈夫和我会在对方的环境里狂受宠,不愿意都不行。
我是父母的无奈,青一色性别成长中处于一比五的境地,态势显著,用通俗的话讲,父母培养了一个叛逆的个体。
但是,丈夫明事理,绝不会承续如父母那样无条件的娇纵于我,他常说像我这样张牙舞爪的女人需要明白家庭、义务与责任,需要界定自己。
放不下张狂作态的我,与丈夫经历了一段性格磨合后,忍不住在思想上做出投降:丈夫于我有指导能力,能带我走过生活的坎坷和艰险,是我的菜!
因此,不管丈夫愿意不愿意,给他一个朗朗上口的绰号“四两”,在别人不解的表情中,我不加掩饰的做小女人状:我服呀!
和四两育一子,渐长成人,优点缺点的海了去了,如果允许我表述,我会如大多数父母那样,把无边无际的细节直接拿出来,不修饰,寡寡的直言相倾,就算对方出现焦躁的表情,我仍会拽住对方衣袖,不依不饶。
这样的时候,四两从不插言,他总是调整眼神,把警告飞标一样发过来,直到那个无辜的友人悻悻离开,四两才让我的行为通过他的喉节:话多了。
孩子是生活的主题,养育中有快乐也有苦闷,俗人般如我,铁定是避不开的。
儿子做事拖沓,喊他吃饭,装不听见,让他洗澡,就不反应,实在是叫急了,就回一句:等五分钟。
先不说好坏,这变成了一种习惯,早晨叫醒,回:五分钟。晚上催睡,应:五分钟。
总结发现,只要是兴趣以外,我和四两强加在儿子身上的要求,不论心里有多么反抗,儿子都只回我们三个字:五分钟。
星期日中午与要求睡到自然醒的儿子约好电话查岗,听到电话那头传出四两的声音,我很不满意,才要诘询,四两那边说:放心吧,“五分钟”已经起床,正在刷牙,不便回话。
不经意间,四两就对儿子做了一个传神的总结。
呵呵,现在整整齐齐排列在你面前的就是——我、对我包容有加的四两、还有那个总是抗拒命令的五分钟。
还有个常态也一并告诉你,四两和五分钟高兴时称我为“三八”,按数列排序,我第一,这个不解释,都知道。
作者简介
周祖霞
喜欢天喜欢地
喜欢日出和月起
喜欢晴阳和阴雨
喜欢循环往复的四季
喜欢数千年的中华文明
微信昵称: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