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严的“故事”之十四

“推 冰 桥”
再有十多天,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就要到来了。然而,每逢过年,老兰州城区的往事,就像那泛黄的老照片一样总在眼前浮现。
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早年春节期间兰州黄河河面上的“推冰桥”景象。
据上了年纪的人讲,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西北地区的气候和今天相差很大,秋季雨水丰沛,入冬后,不但雪多且十分的寒冷。随着气候一天天转冷,穿城而过的黄河便开始结冰,从一开始的“糊”状,到一方一方的冰块,最后结成大片的冰面直至整个河面全部封冻。然而,湍急的河水是不会让河面乖乖封冻的。所以,起初上游会有大量冰块向下游推送,当“一波一波”的冰块推至兰州城区下游的桑园峡口时,冰层会因为后来冰块的推压而大面积隆起,高低不平的冰块布满整个河面。此时的冰面尚不够结实,仍处在“活跃”期,驻足河边能够清晰地听到冰面下沉时发出的“咔咔”声,夜深人静这响声听来更真。当“咔咔”声消失,冰层的“运动”也将“结束”,冰面也变的平整结实,此时的黄河也就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冰封期。
黄河的封冻,标志着春节的来临。此时,兰州城区的河面一派热闹景象,购置年贷的、走亲拜友的,冰面游戏的,步行的、骑单车的、还有驾着马车穿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色人等一应俱全。当年,过年的热闹劲,冰封的河面就是一个缩影。
河面的封冻,标志着冰桥的形成。这在那个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的年代里,可以说为黄河两岸的人们在繁忙的春节期间往返过河节省了很多脚程。冰桥持续近一个月,一直要到七九即十五过后才开始解封。此时,热闹喜庆的年也算过完了,新的生活也将开始了。
河面的封冻,相当于大自然在绵延的大河上架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天然冰桥。当年,这冰桥的推送与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相反,今天的人类,竭泽而渔,无度开发,致使全球气候转暖,灾祸连连。早年冬日那宏大的冰桥只能冰封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上了年级的人茶余饭后的美谈。
2021年2月1日

作者简介:森严,男,甘肃白银平川区人,国家机关公务员,一个酷爱文学艺术的业余”选手”。从业四十余年来,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喜欢书法摄影,其书法与摄影作品多次在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近两年开始学写诗歌与散文,诗作以自由体见长,很多作品被自媒体文学刊物登载,个别散文亦被地方纸质刊物刊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作为一名生长在兰州的平川人,家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始终吸引着他,影响着他。


中华诗歌联合会中原文学社编辑部
本期编辑:追梦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