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严的“故事”之九

老 院 里 的 亲 情
(三)
过去的兰州,气候环境和今天相差很大,所以,一到季节人们便要拿出专门的精力去面对季节更替带来的诸多生活问题。
那个年代,城市的基础建设还很差。很多街巷的路都是砖石铺就,坑坑洼洼不说,多高于巷子内的各个院落,而多数院落也没有必备的上下水设施,人们吃水要到公用水站去挑,生活的污水也多是随便一泼自然蒸发了事。
我家过去生活的院落很早以前曾是生产水烟的场房,当年的主人专门在院子的中央挖了一口渗水井以供正常的雨水渗流。早年的八、九月,干旱的兰州每年都会出现短暂的雨季,小到中雨一下就是四、五天,一场接着一场下。起初两天的雨水会被渗水井吸纳,但连续的雨量,这井就无法承受了,院里便到处都溢满了雨水。此时,院邻们会自发地组织起来,手持自家的脸盆排成一字队形,将院里的积水向高于院子的巷子泼,夜里积,白天泼,有时雨量过大,一天就得两次。雨水泼不及时往往还会淹到家里,邻里之间又相互帮忙,“转移”怕淹的家具和米面铺盖等生活物品。
冬季虽无水患之虑,但入冬前的准备却一样都不能少。泥炉具、安烟筒、劈柴和买运煤炭等都是费功费力的活,特别是泥炉具,会泥的,泥出的炉灶火力旺还省煤。往往这时,“有条件”的院邻会主动地帮助需要帮助的邻居。
雪下的多了,清理积雪也是一个问题。但我们这个院子,只要一有积雪,大家便会自发的清理,让院子始终“干干净净”。
提到“干净”二字,不免要说说院子里一位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过来的“老前辈”。当年正值壮年在兰外公安基层单位工作的他,只要一回到家,第一个“任务”便是清扫院里的公共旱厕。清扫厕所本是院里各家轮流的义务。然而,当年“老前辈”却从不计较。可以说,干净的厕所,成为了当年“老前辈”在家的一个“符号”。
艰苦的年月,造就和影响着艰苦年月里生活的第一个人,大家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共同面对和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便甚至是一些灾患。现在想来,“大爱无疆”四个字当年在我们这个住了12户人家的院落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2021.2.3.于兰州

作者简介:森严,男,甘肃白银平川区人,国家机关公务员,一个酷爱文学艺术的业余”选手”。从业四十余年来,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喜欢书法摄影,其书法与摄影作品多次在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近两年开始学写诗歌与散文,诗作以自由体见长,很多作品被自媒体文学刊物登载,个别散文亦被地方纸质刊物刊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作为一名生长在兰州的平川人,家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始终吸引着他,影响着他。


中华诗歌联合会中原文学社编辑部
本期编辑:追梦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