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艳芹,笔名如烟,河北廊坊人;当代先锋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当代先锋文学与都市头条中国文学首席顾问,“中国当代文学最杰出作家排行榜”第二名获奖者,《当代先锋文学(2019秋冬卷)》头条诗人,《当代先锋文学》2019年度“最佳创作奖”获奖者。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作家文摘》《当代先锋文学》《河北文学之声》《中国诗歌网》《诗天子》等全国各地期刊及微信平台。著有诗集《陌上春几行》《忽如故人来》。
当疫情第二次来袭
文/刘艳芹
或者,应该从池莉老师的一篇美文《来 让我们勇敢翻篇》说起。今年元月初,我有幸在《作家文摘》上读到此篇,并转发了朋友圈,一时收到众多网友的点赞和好评。也许大家和我一样感同身受,除了惊诧于作者练达的笔锋、积极向上的精神渴求以及关爱社会的人文情怀,更为这个不寻常的庚子年唏嘘叹息、百感交集。庚子年,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我们在艰难地努力中挺过来了,武汉乃至全国各地解封,人民又过上正常的生活,我们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我们,真地无愧于“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之称。
正当我们满怀欣喜地站在岁末年初,欲意送走这个多舛的庚子时,河北石家庄却传出疫情反弹的消息,短短的几天,二万多人迁徙隔离。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纷纷赶赴石家庄驰援。最让人感动的是世界冠军郭晶晶,这个河北的女儿,在第一时间和丈夫霍启刚一起为石家庄捐送大批防疫物资,为家乡一解燃眉之急。电视画面上,每天播报的新冠确诊病例、核酸检测现场以及白衣天使和志愿者往来穿梭的背影,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石家庄,这个被人们调侃为“国际庄”的城市,有我曾经求学的母校(尽管学校已经更名重建),有至今仍在那里生活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好不好?会不会有危险?忐忑不安中,我第一时间给亲人朋友们送去问候,也送去祝福。平时一向沉默寡言的我,竟也忍不住在同学班级群里留言:除了保重还是保重,除了平安还是平安!——除了这些苍白的语言,除了这些简单而虔诚的期许,茫然中,我不知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一直觉得武汉距离我们很远,新冠也离我们很远,而当石家庄疫情第二次来袭时,才真地感觉“城门失火”,我们这些“池鱼”也将危在旦夕。果不其然,我们居住的小城廊坊固安竟然也出现确诊病例。于是,河北省境内石家庄、邢台、廊坊全域封城。全员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再次成为这个岁末年初的大事件。与第一次疫情不同的是,我们原来从视频上看到的身穿防护服的白衣天使,仿佛空降一般,全部走到线下,零距离地站在我们面前;在相隔一米线的核酸检测人员外,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似乎比上一次多了很多。连续数日,小区门口的音箱反复播放当下疫情的形势和防控与应对措施。万人空巷。一时间,问候和祝福的消息从四面八方涌来,刷爆手机。“河北加油,固安加油——”,这排山倒海的声音,一浪一浪地涌过来,我们身披战甲,却未曾有过一刻的孤单。
因为二次疫情的反扑,有的原定结婚的情侣取消了婚礼,自愿报名去驻守小区做志愿者;有的护士做完一轮核酸检测后,累得躺在地上就能睡着,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她们的手常常被冻成馒头形状。2021年1月6日,河北辛集的护士张丽芳,在支援石家庄核酸检测工作中,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晚上在酒店楼下,张丽芳眼中含泪,朝着家的方向,鞠躬送别母亲。这个画面,不知看哭多少人。
石家庄全员免费核酸检测的图片被传到网上后,海外的网友坐不住了,“看看人家是怎样爱护自己的人民的,在我们这儿,连咽拭子都要一大笔钱……”
因为疫情,小城的所有超市、饭店,甚至药店等全部停业,立时,可以从网上下单的消息被发布出来,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秒到自己的所需;因为疫情,快递业务中断,小区的篮球场被封,酷爱运动的中学生儿子网购的篮球一时间成了泡影。于是,孩子取来装奶的纸箱自制篮球框贴到卧室门后,用废弃的卷子做成纸球,以此来满足自己每天打球的心愿。果真是童心难泯啊!他在自己临时搭建的球场三步上篮的动作,让人看了哭笑不得。但是又能如何呢?
当我站在暖暖的书房里,透过诺大的玻璃窗,看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大爷,每天背着消毒液为小区消毒时,当我看到楼门前的垃圾每天被定时清理运走时,当我看到值守人员不分昼夜为居民进出测量体温、填表登记时,我的眼眶一次次湿润。大美无言,也许,沉默是最好的诠释。
这个小城,我曾一度嫌弃它,嫌它土,嫌它旧,嫌它跟不上大城市的节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可当疫情反扑重来时,那一帧帧感人的画面让人不禁肃然起敬。忘不了,我去小区门口取回大包小包的物件时,两名不相识的保安主动帮我拎回家;忘不了核酸检测前,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我们的志愿者;忘不了隔着铁栅栏给客户送餐的外卖小哥;忘不了每晚睡在隔离房外帐篷里的弟兄……正是这些普通而又寻常的家人,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让我们在疫情面前不再胆战心惊,他们用心底起伏的爱,洒满一个城市的上空。
疫情,让一座城市按下暂停键,也让常年在外打拼的人暂时停下来,在家里安享久违的温馨和宁静。夜晚,一格格悬空的窗子里不再漆黑一片,万家灯火,更接近于人内心的温和。这个世界,总有人在出发,疫情,让我们在路上,也在一个个有家有光的港湾。
不知不觉,阳台上的花儿又开了,大的小的,星星点点,尽显妖娆,像极了窗外的夜空。下午,第三次核酸检测时,孩子对我说:“妈妈,今天的棉签比前两次探得更深”,我亦明显感觉到护士采集时的力度有所加大,甚至有短暂的不适感。此时,遂又想起池莉老师的那篇美文《来 让我们勇敢地翻篇》。是的,这一页即将被我们翻过去。来,让我们勇敢一些,再勇敢一些!
写于2021年1月23日
投稿方式: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 刘杰
首席顾问:刘艳芹 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张小平 魏红霞 杨秀波
顾 问:戴俊明 王笔正
社长:彭永征
总编:彭永征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彭永征(兼)
现代诗歌主编:项俊平(兼)
报告文学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英汉互译主编:倪庆行 魏红霞(兼)
潇湘诗苑组稿主编:周丹(兼)
当代先锋文学微信群网管:李铁峰
法律顾问:刘明
记者:彭谨 杨子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