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黾咋不见了?
侯文君原创
童年时期,家乡的小河常年水流潺潺,河里的鱼鳖虾蟹都是有的,而且最多的是汛期回溯的小鱼挤成疙瘩。那的确叫人惊喜,每年我都到河里玩水,我是喜欢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啊。
曾经有个叫大麻子的人多次出没于河畔,孩子们顽皮,就喊着:“大麻子会捉鳖,大麻子会捉鳖!”那人很生气,就歇斯底里地回骂:“我会捉你,我会捉你。”乌龟我们是捉不到的,但有种叫水黾也叫水蜢的水生动物今天却引起了我的不尽遐想,缘于学斌大叔所写的短文《水黾》。
水黾(音shuǐ mǐn)身材修长,扁身大腹而背硬,是种水陆两栖的小型水生昆虫,常见于湖水、池塘、河沟、水田和湿地中。长了六对精细的腿儿,看似弱不禁风,但动作极其灵活,非常轻盈。用手逮那是万万不能的,它机灵乖巧得不可思议,驰跃自如,比跳蚤可要迅捷快速。我们还给它起了个诨名叫担杖勾子。
平时,它舒臂展腿,在水面自由自在的游泳欢歌;在情急之下,它还可以展翅飞翔。孩子们都对它羡慕已极:我在水中能飞该有多好。很多时候,孩子们总是喜欢望着明镜似的河水池塘发呆,那时候的水清崴得醉人,可爱得熏心,陶醉得痴迷。于是,这些叫做水蚂蚱的小虫就给了我们许多的快乐和猜想,更何况水黾还有飞马之称。它够自由自在了,够无忧无虑了,够海阔天空了。
出于好玩,为了捉几只水黾,曾经在一个小溪里,我跟几个小伙伴费了一晌午的功夫,用脸盆把一截小溪的水最终掝干了。大家非常惊喜,期盼着水黾到手的奢侈把玩。个个摩拳擦掌,看你哪里跑!可是还剩几捧水的时候,回头一看,唾手可得的精灵蓦地就杳无音信了,难道它会土遁?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万物之灵的人竟然也对它束手无策?
惆怅之余,瞥眼看见,前面的小溪水里,还有湿地草上竟然多了几只悠闲自得的水黾。唉!我们白白忙活了半天,却是一无所获:小溪里的水掝干了,水黾却踪迹全无了!但它又活灵活现地赫然入目了,就在眼前的水里抑或草地,其生命力的顽强、倔强、奋进让我惊叹不已。还有的是我村那年水库逮鱼,抽水机抽了几天几夜,原先的群鱼最终竟然只捉到一条。村人不解,那群鱼呢?难道被人偷捞了?可是夜里也在抽水啊。
后来才知道,原来鱼儿为了生存是把自己封闭在了泥里,这是此类种群的自我保护意识。明白人知道,它们就藏在了泥里,即使库底干枯,龟裂的泥里就有鱼儿的仓库;些许存水,就能使其苟延残喘。让一条鱼引诱捕捞者如同蚂蚁面临种族灭绝的的荒火,可以抱团结队赴汤蹈火,死得其所啊。更别说繁衍迅速的老鼠为了种群的繁荣昌盛,还要主动计划生育,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每年都要弄死几窝。
我就想了:万物都有其生存法则,无论其高低贵贱,适者生存啊。可是现在呢?人类环保意识的淡薄,野生动物华南虎、新疆虎还有本地的狼、狐狸、野獾和猞猁绝然不敌人类的刀枪剑戟,活灵活现的群体都已烟消云散,就连野生的野兔、乌龟、螃蟹、蚂蚱、金蝉、山水牛、蟋蟀等等也几近荡然无存,幸存者也在饕餮哀鸣。须知它们不是无能,个个可都有着自己生存的拿手绝技。老虎的爪牙、黄鼬的臭屁、毒蛇的信子、蝎子的毒子、泥鳅的滑皮、壁虎的尾巴、蚱蜢的翅膀……它们无一不是有着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
多少年了,它们活得自由自在,惹谁了,最重要的就是这些水陆昆虫实在珍稀;可是呢?碰到的对手是人这个最凶恶的敌人,它们自叹无能为力,祖传看家本领竟然也对人束手无策。
前一段,我细心观察了这一细节,从水库、从河道、从水塘,最后也到了水井,水黾竟然都不见了。梦幻中,动物们在哀叹:灭草剂真的厉害。人类是否也该反思自己呢?你保护好自己了吗?翦灭自然动植物的最后呢?

作者简介
侯文君 山东沂源人,中学退休语文教师,文学作品《鲁阳杂俎》系列百多万字,多有发表和奖赛获奖,另有周易和民俗作品多多。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