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齐秀娟)在《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重点工作(六)中,明确提出郑州市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50个精品村、300个示范村。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产业作支撑,瓜果产业具有赏食兼用、药食同源和生态绿化等功能,在落实乡村振兴方面将大有作为。
一、瓜果产业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瓜果产业就是郑州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的地区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如中牟西瓜、荥阳软籽石榴、二七区樱桃以及新郑大枣等,并带动了休闲、观光等农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但该市瓜果产业发展存在品种结构、生产模式等技术储备不足,区位优势不明显,产业体系化、组织化程度低,经营主体技术薄弱等问题,导致产业现状与黄河流域未来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相关建议
就如何发展好瓜果特色产业,助推郑州市乡村战略实施,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储备的前瞻性布局。
一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和研发,丰富品种供给并服务地方产业装型升级,如上海、浙江引入全红即食型猕猴桃带动了猕猴桃产业休闲果园的发展,可实现亩收入8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二是构建该市主要瓜果种类的主推技术体系,如甜樱桃矮化密植早丰产技术使新郑市龙湖镇等地大樱桃提早1~2年结果,可实现提早收入每亩一万元以上;三是加大贮藏保鲜和加工能力研发,增强产业造血能力,同时抵御销售端风险。
二、培育瓜果特色产区和高标准示范园区。
一是打造郑州瓜果特色产区,要认真进行产地环境优选,选择适合的产业发展方向,减少产业种植端风险并加强品牌培育,引导经营主体注册“三品一标”,进行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打响地域品牌,如西峡猕猴桃、灵宝苹果都是较为知名的地域品牌。二是创建高标准瓜果生产示范园,并积极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三是研制从产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瓜果生产地方标准并推广应用,例如湖北十堰针对当地主要果树树种制定了全产业链地方标准。
三、创建“瓜果+”综合体的新业态新模式。
一是挖掘瓜果产业潜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提高产值;二是推动创建以瓜果为基础的特色小镇,例如陕西周至县打造了以猕猴桃为主体、中医养生及休闲旅游融合一体的 “有机猕猴桃国际养生小镇”;三是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推动瓜果产业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相融合。
四、构建瓜果生产现代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设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支持科研机构针对经营主体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提高生产技能。二是建立产区网络化技术服务体系,推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与产业服务融合。
(作者:齐秀娟,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研究员;政协郑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