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会仁 (北京)

最近,我在研究海南的各种财税政策和中央对海南的支持力度。海南的各项政策出台都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海南省长冯飞是产业经济学家出身,从工信部调到浙江,然后从浙江副省长调到海南任省长。显而易见,海南要先布局各项产业结构和各类高科技项目,中央很多政策要在海南先试先行,海南的发展不仅要借鉴国际上发达城市的经验,比如新加坡和香港,而且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海南的各项发展措施,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提前设计好各种政策和措施,要能落到实处,提前布局好产业,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产业和先进服务产业。有人说,“要想富,先修路”。海南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建设肯定这几年会大量投入,建设刻不容缓,但必须先要立规矩,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这就好比修路必须要设计红绿灯,在城市十字路口,如果没有红绿灯,车和行人怎么过马路? 社会也是如此,无信用不立,要优化海南的软环境建设之一,就要优先“信用立法”,最后实现“信用立省”,把信用这张牌大大打岀来,海南的软环境就会大大优化,外资敢大胆进来投资了,有钱的民企也敢去海南了,退休的老人敢在海南养老了。海南的信用建设应该要及早提上议事日程。这里所指的信用不仅是个人的信用和企业的信用,更应包括政府的信用,要把信用建设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打造海南的信用资产,这将成为海南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有人说,社会信用好比交通一样,信用好的人就能在高速路上一路畅通无阻,信用不好的人在生活中就会处处遇红灯。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红绿灯呢?红绿灯最初的存在是为了确保交通秩序。我想到了老家的小县城,前几年虽然有红绿灯,但开车的司机和行人都在潜意识的抢先通行,车不让人,人不让车,交通事故时不时就发生了。后来整治了一段时间,司机和行人慢慢遵守交通秩序和交通规则,交通事故也就大大地降低。交通领域的“红绿灯”可以很好地应用到信用领域和社会领域。建设信用“红绿灯”和社会“红绿灯”非常重要。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 让信用成为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的“通行证”、“荣誉证”、“导向证”、“优化证”、“风险证”、“资产证”、“减负证”、“身份证”。一个人如此,企业亦如此,政府更应如此,到最后,社会变成了信用社会。企业和个人都讲诚信,市场才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政府如果讲诚信了,许多政策就会有连续性,社会就会减少投机而增加投资,犹如吃了“定心丸”一般,企业就会发展,经济就会活跃起来。
最近看到许多明星大佬在海南注册影视公司,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好事。但是也要设计好规则,防止出现以前新疆霍尔果斯出现过的漏税情况,大大地侵害了其他地方的税基。这两天传出消息,上海的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核定征收政策可能会被取消了。这个消息对中介行业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很多人可能因此会失业了。但对整个税收体系来说,这是一个补漏洞的好消息。很多优惠政策本来是方便当地的小企业,结果经过一通运作,衍变成了一个“寻租”的工具,往往就与初心渐行渐远了。这些政策完全可以在开始设计时运用信用管理体系进行。比如成立影视公司时首先要求明星本人的身份认证,不可以用他人挂名;其次,影视公司必须注册资本到位20%,实行验资制度,每年年底要让中介机构审计报备一下年底资金,核实缴社保人数和实体办公付租金情况,这样完全可以避免皮包公司。海南可以在中央的政策下,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创新海南特色做法,大胆先试先行。面向全球,吸引投资,吸引人才,吸引技术。可以适当借鉴一些大城市的先进做法,让许多好技术,好项目优先落地海南,并且生根开花。例如,杭州实行的“先看病,后付费”的医疗政策,看似大胆简单,实际这背后就是社会信用系统在担保,是信用资源,是大数据资源。例如,在商业环节,海南可以借鉴美国的无条件退货模式,消费者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退货,这样倒逼销售者和生产者保证质量。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海南的文章,旅游岛的名片虽然深入人心,但海南岛的形象真的不是太美好。个别人不讲诚信,个别企业不守信用,海南购物的环境不好,海南的物价有时漫天要价,海南个别菜巿场脏乱差,海南的房地产乱象丛生。这些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场面,处处可见是不讲诚信,不守信用,问题普遍存在,不好现象多如牛毛,很大原因是信用部分缺失,这成为海南发展的一个“瓶颈”。一个失信的社会,高昂的成本无处不在。个别欠债的人开着豪车,住着大房子,就是不还钱。社会诚信实际上就是社会秩序,社会的诚信就是社会的“红绿灯”。现在好多人合伙开公司,最开始的时候因为讲面子而利益不分,规则不明,最后往往因为诚信问题打得不可开交,双方成为仇家,对薄公堂。有人咨询我合伙开公司注意那些事项,我总劝说“亲兄弟还明算账”,况且还不是亲兄弟,一定要事先说好各自诉求,最后落实到纸面上,双方只有签订好协议,然后才合股入伙,否则不要轻易入伙,说好了利益分配,再谈入伙不迟,这样的企业才能长长久久。在一个信用社会亦是如此,要先明白到底想要什么,“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最后信用社会才能建立起来,“人无信而不立,社会无信则乱。”
在不久的将来,我相信海南会成为一个“信用海南”。那时南海的风吹来,微风拂面如沐春风,清香袅袅沁人心脾。
作者简介:丁会仁,江西都昌人,博士,独立作家,学者,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海南金融发展促进会财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有《税务管理》、《大国企业》、《口碑-雷军和他的小米之道》等十几本专著,发表多篇文章在《人民日报》《新华网》《作家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