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平宁抗战纪念馆说
文/牟福明
承平宁抗战纪念馆,承德、平泉、宁城,三市县交界处,位于建厂沟村,角落偏僻,山高林密,交通闭塞,革命老区,热河明珠,红色圣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周治国、王茂松、包文胜之承平宁武装工作队,高桥、杨雨民之高桥部队,计数百名抗日志士,浴血斗寇。今有后方医院、光头山突围战遗址。
承平宁处,热河腹地,南通冀东,北跨辽蒙,战略之要。日寇侵犯,承德沦陷,集家并村,无人区域。统一战线,全民抗敌,反霸锄奸。挺进敌后,开辟热中,转战承平宁。战火纷飞,道梁战斗,击毙敌二十余人。袭击宁城,缴获物资粮食。光头山突围,三沟东沟地区,兵家必争之地,核心区域。伏击战、突围战、游击战,化整为零,周旋抗争,活动分散。十八岁之战士,奋勇抢机关枪,怀抱长眠。记述事迹,四十二位,李运昌、杨雨民、王臣、李忠权诸等。村干部,地方民兵,烈士名录,计三十八位,赵明春、孟兆永、陈荣诸等,于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牺牲。青春岁月,热血沸腾,如歌似血,气壮山河,口耳相传,义举感佩。
鱼水情深,送米送鞋,济伤员,融入血脉。纪玉峰,舍亲子,救战士,送情报,身患疾,鬼神泣。
李铜者,五道河乡建厂沟人士也。家计艰,辍学,当牛倌,老者讲述,抗日故事,耳濡目染。捡子弹壳,雨后,林子里,土坎上,冲人骨,及遗骸。捡遗骨,皆软化,厚葬土。几十载,如一日。
今逾五旬,其性厚诚,赤心爱国。一份承诺,半生兑现。自费筹,复赞助,建碑立馆,其妻相濡以沫,倾力相扶。此市首家个人出资,所立纪念馆,乃三载而成。烈士陵园,图文展板,三间厅展:事件记载,烈士目录,历史文物。铲草填坑,修窗补瓦。老物件:破旧柜、捣药器皿、办公桌、木炭、油灯、菜刀、铲子,几番去寻。觅手雷,留遗书,征实物,网发帖,贴公告,多寻访。其虽讷言,其行义正。
市国防教育基地,于此授牌仪式,接待万余次。老兵王臣,全身塑像,一身戎装。王臣之女,捐五万元;有彭兴旺,捐监控设备,祭奠先烈。韩树军者,资料整理,撰写文稿,布置展牌。
英烈立碑,信仰永存,魂牵梦绕,青山忠骨。莫忘初衷,敬意英雄,朴素情怀,树一丰碑。铭记历史,守候先烈,埋骨青山,寻访凭吊。弘扬精神,传承红色,保护遗址,致力建设。花岗镶嵌,血染风采,肃穆大气,生辉凝重。承平盛世四海宁,德润青山巍巍傲。潺潺溪水边,蓊蓊密林间。悲壮一页,风范永存。再谱新篇,富民强县。凝聚民族意志,汇集百姓力量。饮水思源,不忘来路。
李铜其人,其言质朴,其行壮举,其人挚诚,其事感佩。炎黄子孙若皆如此,则敌可敢侵犯乎?
吾心为之而澎湃,血液流淌。每念于此,怒发冲冠,捶胸顿足,牙血洋溢,涕流满面,身在颤栗,长啸不已。某等不才,虽一书生,当军前卒,誓灭倭寇,饮匈奴血,亲手刃敌,复我故土,壮我中华。
每至九一八,至七七事变,对天长啸,心绪难平,国耻莫忘,奋发图强。希冀后辈,切忌忘祖,祭奠先烈,牢记初心。
嗟夫!纵横天下之事,品尝人间悲欢。悲悲悲,悲已逝之烈士;哀哀哀,哀战争之残忍;恨恨恨,恨妖魔之行径;叹叹叹,叹数典忘祖之辈;起起起,望中华之崛起。忌媚外,勿忘本,莫唱《后庭花》。撼天易,撼地易,撼我中华难!犯我中华,虽远必诛;看我神州,定会兴盛。大哉中华,重振汉唐雄风,傲立环球之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