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儿
文/赵新海

今冬的第一场雪正赶上小雪节气。昨天寒风凛冽,今天就洋洋洒洒的下起了大雪。看着这雪景,使人想起了鲁迅对雪的描述: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在法门寺的美阳桥头上,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农村妇女,高高的个子,头包的严严的,只露出两个大大的眼睛,她站在一个商店门口的雨棚下,手里提着一个大包,焦急的看着过往的一个个车辆,还有匆匆而过的行人。她的儿子在法门高中上学,她是从八九公里以外的家里坐顺车到这里的,去县城的班车从这里通过,但是不去学校那里。学校离这里走大路还要五公里左右,她是给儿子送棉衣的,在这里等出租车。不知为什么,今天的车特别少。雪越下越大,她在这里已经有一个多小时了,无奈之际,她决心步行去学校。
她拎着衣服包,急匆匆地走进了这个银妆素裹的世界。两只黑皮鞋在身后留下了弯弯曲曲的脚印,脚下有些滑,她艰难的走着,不一会满身都变白了。仰起脸,便有一片、两片、无数片的雪花袅娜到发上、睫上,唇上。她在雪地里艰难的走着,放眼望去,树上白了,田野白了,房顶上也白了,田埂和道路都辩不清,连呼出的气体都是变成了白雾,这个白色的世界,就象一片白色的海洋,远望乔山起伏的山峰,就象海洋里那潮起潮落的浪尖。刺眼的雪光把天地照得通亮,如同一幅晶莹的画图。此情此景她不觉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她的名字叫雪儿,出生在秦岭大山里的一个小村庄。听妈妈说,雪儿出生在一个冬天,那年比较旱,农民天天盼望下雨。就在雪儿出生的那一天,恰巧下起了大雪,一下就是七八天,父亲说是这个孩子带来的福气,她和雪有缘,于是给她取名"雪儿‘’。从此以后每逢下雪,她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些。大山里出生的姑娘从小就养成吃苦的习惯,再苦再累的活她都不怕,她学会了涂料技术,跟着男人们每天站在高高的架子上面,啥活也难不住她,老公挣的那点钱根本无法供养几个孩子的上学费用,多病的老人还要照顾。她主动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就像一个拉车的牛,背后都有别人体会不到的辛苦;在她的心里,有旁人无法感受的难处。坚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不能说的心声;微笑的表情下,掩饰着不可露的心情。总把最灿烂的笑容,展示在人前;总把最落寞的心痛,掩埋在身后。因此,在村里她还是小有名气的能干人,人们一提起她,都会不由自主的伸出大拇指!
嘟嘟,一声汽笛惊动了她,差一点滑倒。她换了一只手提着包包,提包的那只手已经有些发麻了,她弹了弹身上的雪花,雪太大了,眼睛都有些睁不开了。冷风瑟瑟,雪花在地上打着滚,她又不由自主的牵挂着儿子了,虽然学校有暖气,但是孩子要在外面活动呢,是不是太冷了。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那条件根本无法和现在相比。既没有这么暖和的衣服,也没有这么好的环境,每到冬天,手和脚冻的像面包一样肿。晚上睡觉拿一个吊针瓶灌上些热水,放到被窝里就算很幸运了。如今社会好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大人受些罪没有什么,反正已经习惯了。
雪儿的家比较贫穷,但是几个孩子还算挣气。大女儿大学毕业又考研了,去兰州上学,二女儿在西安上大学,小女儿看见两个姐姐都能念书,家里经济又特别困难,主动弃学打工,资助她们,好让姐姐们学业有成。公公这几天在西安住院看病,刚做了手术,老公在医院照顾,只剩她和婆婆在家里。她上午还打了电话,问了一下公公的情况,让他安心养病,不要操心家里。
正走着,突然电话铃响了,她费力的掏出了手机,是大女儿打的,女儿问家里下雪了吗,她嘱咐女儿少出门,外面太冷,自己现在在热炕上睡大觉呢,让她不要操心……。他又给二女儿和小女儿打了电话,问候了一下,心里才觉得踏实一些。为了几个孩子,她不知流了多少汗水和泪水,孩子们就是她的希望,每当她有委屈和痛苦的时候,只要一想起几个孩子,她就会精神百倍,重新鼓足勇气,只要孩子们快乐,她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关中环线到法门高中的拐弯处是个大十字,前面连续过来了几辆车,她尽可能的走在路边,这里是一个下坡,不料脚下一滑跌了一跤,由于穿的太厚,动作不方便,虽然人安然无恙,可是衣服包却滚下了路边一米多深的土壕,她几乎是滑着下去拿包包的,费力好大的力气才算上路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心酸和委屈拥上心头,但是一想到儿子需要衣服,自己又打起精神来,咬紧牙关继续前进。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个小时了,终于到学校了。她身上有些出汗了,随即解下围巾,把身上的雪花打完,确认干净时才进了学校。好不容易找到四楼的教室,儿子出来拿了衣服,有些心疼妈妈,硬说自己不冷,这个天气妈妈不该来。儿子已经长的比妈妈高了,她拉着儿子的手,反复看看,是不是受冻了,她告诉儿子,自己坐出租车过来,里面有空调,暖和的很。娘儿俩互相安慰了一番,雪儿赶紧让他回到教室,怕冻着儿子。等她出了学校门时不由的眼泪差点流了出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还需一个多小时,她双腿已经有些发困了,好在两手空空,走起路来轻松多了。刚才去学校的时候太急,没有仔细看看路边的景色,空旷的关中环线上只有她一个人在走着,原来有雪的冬天竟是这样一个附庸风雅的季节,就在那一刻,心中生出了几多的怜爱和淡淡的暖,她此刻真的是喜欢上了这雪花飞舞的季节!借着这份心境她开始从浪漫和旖旎中寻找一缕芬芳,她嗅到了一丝清香……这清香使她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这是埋葬了尘世的污垢,悄然的迎接圣洁到来之前的芬芳、畅然和安恬。猛然抬头,法门寺佛指舍利塔已到眼前,她忽然产生一个想法,停住了脚步站在路边,面朝舍利塔,双手合十,默默的祈祷,祈求佛祖保佑,让孩子们平平安安,学业有成。保佑父母身体健康,公公早儿出院。要是有灾有难,就让我一个人承担吧!只要家人们都好,我就心安了,阿弥陀佛!
她坚信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虽然路上有许多风风雨雨、艰难困苦,但只要坚定信心,一定会成功。她坚持哭泣是自己的事,软弱不要让别人看到。在别人面前要做的事只有微笑。人都说女孩子不要太坚强,否则会没有人疼。可是谁又知道,她如果不自立不自强不坚强,谁在她需要肩膀的时候给她温暖?很多时候,她不是真的要坚强,而是被迫在坚强。
人说十月天短,匆匆忙忙回到桥头,天气快要黑了,过了几趟班车,都已满员,车在这里根本就没有停。刚才走路有些急,身上的汗水还没有干,现在站在这里,感觉到一阵冰凉,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她心急如焚,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样大约有半个小时,身后商店的那位大哥正准备关门,看到她在这里徘徊很久,随即上前问明情况,就让她立即上了自己的小面包车,把送她回家。世上还是好人多,一路上聊天才知道,这位大哥是河南人,在这里已经二十多年了,他们在这里开了一个水果店,他有空就开车拉人拉货,生活还算可以。今天多亏他,要不然晚上不知道在哪儿休息呢。
回到家里,天已经黑了,她二话没说,先把炕烧热,又麻利的给婆婆和自己做了晚饭,等到安顿好了,总算松了一口气,终于能躺在热炕上了。此时才感觉到腰酸腿疼,全身无力,几乎要瘫痪了。虽然今天受了不少苦,但是一想到儿子穿上自己亲手送的棉衣,不再受冻,心里感到一丝安慰,今晚能睡一个好觉,做一个好梦了!
不由想起了古人的一首诗: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者简介
作者简介
赵新海,陕西扶风人,农民。宝鸡职工作家协会会员,宝鸡杂文散文学会会员,西府文学社会员,扶风县作协会员,扶风县诗词楹联会会员,扶风县读书协会副会长。喜欢用文字表达广大农民的心声,作品散见于各大网络和报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