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上的杏花和沟里的杏花霞光灿烂,
蜜蜂翅儿忽闪,
酿造生活蜜一样甜。
唱的戏台拆了,
蟋蟀弹琴弦,
星星泪湿了杏花瓣。
当官回家唱《放饭》:
莫不是我夫妻梦里相见,
莫不是想娘亲头晕目眩。
为娘唱那《三娘教子》:
将冤家送南学去把书念,
盼的是龙虎榜得中魁元。
诉冤的苦板《窦娥冤》:
再不能陪婆婆从早到晚,
再不能尽孝道侍奉堂前。
女人《五典坡》诉说十八年,
十八年雪染两鬓斑,
十八年乡邻常照管。
更爱唱英雄《刘胡兰》。
对干部唱一唱《焦裕禄》:
举步难?难不过红军长征爬雪山,
决心硬,硬是高歌一曲《南泥湾》。
外出的唱一唱《村官高秀明》把家乡思念。
常常唱的《三滴血》唱了一百年:
祖籍陕西韩城县,
杏花村中有家园。
三月唱的杏花艳,
六月唱的枝头红杏甜,
秋天唱的玉米谷子金灿灿,
冬天唱的雪花儿暖。
过大年唱到正月半,
清明报恩祭祖先,
端午爱国念屈原,
中秋月明人团圆,
九月九菊花宴,
又唱到腊月二十三。
饥饿人唱唱吃饱了饭,
乏了唱唱干劲冲破天,
病人唱成了运动员,
糊涂人唱的当了清官,
妇女唱的纳衣服不用针线,
老年人唱的心情好能活一百年,
文化人唱的写文章如花朵一般,
武艺人唱的成了武状元,
挣钱的唱的绿褂子红被面,
劳动人唱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唱迷了醉了疯疯癫癫,
手舞时飞了芭蕉扇,
练飞脚踢了人的脸,
摔胡子缠着了标梭杆,
唱的花蝴蝶飞飞舞翩跹,
唱的吃饭的妹妹打碎了莲花碗,
唱的人做活连轴转,
唱的人鼓起了英雄胆,
呼风唤雨,攻关挪山,
呼儿嘿呦,
唱红了中国幸福万万年!
日子红火家和人平安!
(图片自网络,侵删)
(侯印来,韩城杏花村人,1954年生,师范毕业,中教一级。1971年任教,曾任初小、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班主任等。热心研究,在《语文教学通讯》《陕西青年》等二十多种报刊发文约百篇,省级以上论文二十多篇,十多篇入选书集,如《中学生作文成功途径十韵》发陕师大《写作导报》,95年入陕师大《初中作文系列训练三年级上供九年义务教育使用》。参编出版书十余部,文章获奖二十余种,《新课程作文导航》一书,2003年获中语会"十五”课题专著一等奖,07年获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基金会科研论著三等奖。陕西省作协会员,省语文学会会员及研究员等。部分简介见百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