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神县高台镇河坝子社区500亩茶园基地欢迎你!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三十五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一
黔颜半月为特征,铁面无私看包拯。
为民做主不畏上,除暴安良抚百姓。
诛戮侄郎不枉法,老嫂比母识恩情。
千年传颂开封府,定国安邦天下平。
二
为臣忠诚看包拯,弹劾忠臣与奸佞。
争谏屡屡犯龙颜,忠心一颗为朝廷。
想法主张写奏疏,直说不曲见耿正。
不伪辞色不趋炎,不结派系不党争。
出色工作真实干,身兼众职体力行。
屡次抨击不法徒,深得赏识步擢升。
一生俭朴真清廉,衣食均与百姓同。
己严还望后子孙,若仕当廉与清正。
召对强权与时弊,有勇有谋胆略生。
刚而不愎谏言术,天姿峭直之性情。
至刚至纯清官样,为官品格世人明。
正义化身史中看,几人能及过包拯。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诗人,书法家,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