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里的那些美好
雨,一连下了好几天,今日终于阳光明媚。午后,我在阳台上整理花草:有些花开败了,摘掉;有些叶子枯了,拔掉,然后浇水、擦灰尘……做这些零碎琐屑的事,四周都是安宁的,心在这份安宁里滋生出丝丝的喜悦。宛如一些美好的时光,因为短暂,让人贪念。当我整理好阳台,不经意往外望,刚刚移走的阳光,撒在楼前的花树上,美人树上那一朵朵粉艳的花,愈加显得娇媚,冬日的阳光最是温暖美好。
小时候的冬天,最喜欢的也是阳光。喜欢和外婆搬块凳子坐在小院里,外婆纳鞋底,我守在她身边,静静地看屋前来来去去的人。外婆自小绑脚,三寸金莲无处买鞋,所以整个冬天,外婆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坐在阳光里纳鞋底。外婆的头发虽已全白,却一根根梳得纹丝不乱,外婆脸上的皱纹在阳光里深如沟整。但此时的外婆却是我记忆里最温暖慈爱的,因为她会边纳鞋底边为我讲青短王子的放事,那一刻,阳光暖融融的,我的心里也融的,感觉很是美好。

冬天里有些夜晚会下霜,下篇的早晨格外的冷,但我却不能我喜欢拿着一个小塑料袋,到屋后的菜园子里去检藏块,冬天菜园,一大片的包菜、花菜、还有大头菜。叶子都大大的,操示像一把小伞,全里常常缓着露珠。晴冷的日子,那些露珠就成了晶莹的霜块了。伸出小手,轻轻地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块冰霜,放进小塑料袋里去,便觉得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了,尽管小手被冻僵了,鼻头被冻红了,尽管最终那些冰块全都化成了水,但我还是乐此不疲。
菜园子周边有一丛丛野菊花,这是严寒冬日里依旧开得灿烂的一种花,黄灿灿,明艳艳的,上面一层薄薄的白,那白,就是霜。野菊花周边的草和叶,也是一层浅白,放眼望去,天地之中的万事万物,似乎都铺上了一层薄霜了,每一户人家的鱼鳞瓦,斑驳的矮墙,树梢叶尖,甚至连池塘的水面上,路边的黑泥土上,也星星点点撒着些白霜,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宽厚慈爱的霜包裹在怀里了。霜里的草依旧绿着,花依旧灿烂着,水依旧冒着温暖的烟。然后太阳出来了,那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那一整个世界,都轻轻把身上的霜一抖落,迎着阳光,热腾腾地开始了美好的一天。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有时会莫名地想起小时候冬日里的那些美好来,想着,想着,内心的狂热就如窗外的阳光,一点点被激发出来,觉得生命里因为有了这些美好,人生就有了期盼,有了希望,就觉得这一生都是美好的了。



苎溪桥寻古
苎溪桥是厦门四大古桥之一,就在集美后溪镇苎溪村口,可我因为孤陋寡闻,曾经去扳头游玩多次经过她身旁,却没有下车仔细看过她,直到有一天在一本书上知道了她的历史,便心心念念想去拜访,以解心中遗憾。
这个周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不觉又想起不远处的苎溪桥来,于是邀了几个文友,兴高采烈往苎溪桥奔去。
车从公路上拐进山路,便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喧嚣远去了,车水马龙不见了,放眼望去都是葱葱绿树,心顿时安静了下来,似乎连空气都是清新得不沾染一丝尘埃,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一转头,苎溪桥已在眼前。
走下车,但见桥头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写着“苎溪桥”三个红色的字,石碑的后面便是苎溪桥。苎溪桥没有像彩虹样的漂亮的拱,也没有雕着千姿百态的动物,只是用五、六块再五、六块宽宽的粗粗的石板简单地平铺着,一直铺到对岸,没有任何修动。石板间还长着几棵青草,它就那样以最简朴最自然的姿态,静地横跨在芒溪桥上,从宋代一直静静地守候在这里,用她坚实的身躯,护送着千千万万人到对岸。

走上苎溪桥,望着脚下早已被磨得光滑的古老的石板,我的心情忽然变得度诚:这一块石板,这么厚,这么重,古时的人是如何把它放在宽宽的苎溪上的啊?我又往桥下望,我发现苎溪桥的桥墩很特别,中间宽宽两头尖,样子像一艘船。朋友介绍说,这叫船形桥墩,苎溪桥有八个桥墩,设计这样的船形桥墩是为了减轻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古代人真是聪明啊,我不禁在心里暗暗赞叹。
走过些溪桥,回头望,见这座7米多长的古桥静默在青山绿水间,静默在夕阳余辉里,忽然有一丝感动漫上心间:这桥下缓缓流去的溪水,可还是曾经的那些水?这欲坠的夕阳,可还是曾经的那一枚?曾经牵着老牛扛着犁和走在桥上的那个农人去了哪里?曾经在桥下唱着歌儿洗衣的姑娘又去了哪里?时光匆匆去,岸边那头吃草的老牛,依旧不紧不慢啃着青草。

“临风桥上感当年,古道蜿蜒入绿田。依旧夕阳晖碧野,犹闻石际马蹄喧。”当年,古同安连接漳、泉两地的驿道从村里穿过,两边的米行,布店、客栈、房屋此连,人烟稠密,热闹繁华,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芦溪铺,如今,苎溪村不见了,喧嚣远去了,只剩这座古桥,在田园风光里,静静地位立着,成一幅美丽的画。
苎溪桥头,有一座观音寺,寺中供奉着苏皖一带著名的泗州古佛,据说是村民从田中挖掘出的元代遗存,别具一种有异于闽南文化的特色。寺庙前有两棵高高大大的木棉树,绿叶繁茂,耸入云天,不禁想象,在花开时节,这两树木棉花该会何等壮丽!到那时,我还要回来,看看苎溪桥,还有木棉花。





柯月霞,中学教师,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会员。集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生活 创造》《福建教育》《厦门教育》《集美风》,厦门日报晚报等。爱旅游,爱阅读,爱写字,渴望凭着文字,与你,与世界自如地交流。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优雅》、《一杯茶的幸福》、《最美的时光在路上》,厦门女作家合集《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