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勒文苑】谈古论今&趣味美文|《可怜生在帝王家》 作者/徐甡民

【克勒文苑】谈古论今&趣味美文 →《可怜生在帝王家)》 作者/徐甡民

作者/徐甡民
【克勒文苑】谈古论今&趣味美文 →《可怜生在帝王家》 作者/徐甡民

【克勒文苑】谈古论今&趣味美文 →《可怜生在帝王家》 作者/徐甡民
生在帝王家,自然血统纯正,钟鸣鼎食。不过,既在帝王家,围绕权位和争宠,杀机四伏而至血腥残忍的事情,史上多有。汉景帝与汉武帝接连两朝皇帝的长子及太子,就都因蒙受冤屈而死于非命,令人感叹。
(下图汉景帝)

【克勒文苑】谈古论今&趣味美文 →《可怜生在帝王家》 作者/徐甡民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立10余岁的长子刘荣为太子。景帝刘启前后有七位夫人,14个儿子。某日景帝病了,他对太子的生母栗姬说:“待我百年后,望你善待其他的妃子与她们的儿子。”毕竟祖父刘邦死后,吕后残害戚姬诛杀刘氏子嗣,正是殷鉴不远。不料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野史《汉武故事》中说:“栗姬怒,弗肯应,又骂上‘老狗’。”
栗姬显然就此铸成大错。
其一,儿子被立为太子以后,栗姬自持坐稳了天下。景帝的嫡亲姐姐长公主(馆陶公主)欲将女儿阿娇许配给刘荣,以图日后的皇后之位。但是栗姬因为长公主屡次敬献美女给景帝,嫉恨在心,在一口回绝这门亲事的时候,肯定没有给长公主好脸色。这就向长公主挑明了情势:一旦太子登基,栗姬成了皇太后,就没有她的好果子吃了。在栗姬很不讲政治的时候,另一位夫人王娡出场了。趁栗姬与长公主不睦,王娡与长公主交好,将阿娇与自己尚且年幼的儿子刘彻定亲,又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长公主的儿子。这样的亲上加亲不啻于一种政治联盟。
(下图汉景帝)

【克勒文苑】谈古论今&趣味美文 →《可怜生在帝王家)》 作者/徐甡民
其二,栗姬早年颇受宠幸,且生有三子,但是她却意欲专宠,这就太将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了。不过长公主虽然时有谗言,景帝并非全信并且对栗姬还是有感情的,他能够在病重时对栗姬如此交心,说明他对太子的地位以及栗姬日后的皇太后地位都还是确认的。然而栗姬明摆着是吃错了药。于是景帝愤怒而心寒,只是没有当场发作。同时,景帝的“病”也好了。
过了一段时间,王娡又出手了。当时栗姬虽为太子生母,却还未被册立为皇后。王娡暗中唆使某大臣向景帝奏请册立栗姬为皇后,这对景帝无疑是火上浇油!他处死了那个不知后宫情势和景帝心事还以为逮着马屁机会的大臣,同时废黜了刘荣的太子地位。
刘荣日后在“临江王”任上盖房子侵占了一点“公用面积”,被景帝派酷吏郅都严办,最后他在牢里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之后自杀了,当时也就20来岁。
王娡和长公主自然希望刘荣死,因为新立为太子的刘彻也就是日后的汉武帝当时尚且年少。然而关键是景帝很可能为了政局稳定、社稷永续的大局,也希望刘荣死。毕竟帮助景帝平定“七王之乱”的功臣、丞相周亚夫就是公开反对废立太子的。

【克勒文苑】谈古论今&趣味美文 →《可怜生在帝王家》 作者/徐甡民
汉武帝29岁得长子刘据,七岁时立为太子,生母卫夫人册立为皇后。武帝对刘据宠爱有加,悉心培养;太子成年后,又放手让他管事。太子性格宽厚,处事开明。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到了60 多岁的时候,开始犯糊涂。他变得多疑起来,总觉得有人要用巫蛊之术、即以制作木偶再以针刺诅咒的方法来加害于他。因为这样的罪名,丞相公孙贺遭到灭族,甚至自己的女儿和皇后之弟、威震匈奴的卫青的儿子都被祸及。当时受命负责搜捕巫蛊之人的是心术不正的武帝宠臣江充,他借此罗织罪名、广设牢狱,受害者甚众。而太子素与江充不睦,现在对其愈加憎恶。
江充明白,一旦太子继位,自己就难逃杀身之祸。于是江充上奏称,皇帝生病不愈,是因宫中巫蛊作祟引起。在得到武帝授权以后,江充与苏文等人指使巫师在后宫和太子宫中到处挖掘,搜寻埋于地下的偶人。不久,巫师果然在太子宫中挖掘出一具木偶!刘据十分惊恐,他原想觐见父亲,又担心无法说清。情急与愤怒之下,刘据杀了江充,又将江充手下的巫师烧死在上林苑中。
(下图汉武帝)

【克勒文苑】谈古论今&趣味美文《可怜生在帝王家》 作者/徐甡民
如此作为,形同造反。汉武帝命令丞相刘屈嫠调兵平乱。太子兵败逃亡, 悬梁自尽。太子一门除一襁褓中的孙儿被投入死牢,其余皆被诛杀,卫皇后也自杀身亡。“巫蛊之祸”株连甚广,我们学古代汉语必读的《史记.报任安书》中的任安,也是因为态度观望,而被汉武帝下令腰斩的。
然而事件平息以后,汉武帝慢慢冷静清醒下来。太子的“巫蛊罪”显然是被构陷,“造反罪”亦属不实。就在群臣都忧惧惶恐闭口不言的时候,郎官田千秋冒死上奏为刘据鸣冤,这更促使了汉武帝幡然醒悟。这时汉武帝又翻过手来收拾那些嫁祸太子的作乱者:江充已死,武帝下令夷灭其三族,将苏文烧死。随后,内侍密告丞相刘屈氂的夫人有“反动言论”,刘屈氂遂被腰斩,其妻则被枭首。而当时那些对太子刀兵相加以及在平定“太子造反”中立功受奖的人,也都被一一诛杀。
汉武帝晚年丧子,他后悔刘据无辜遭害,便修建了思子宫以寄哀思;又在太子死难之地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意谓望而思之,期待太子魂魄来归。
后世班固对此的评价最是意味深长:“巫蛊之祸,岂不哀哉!此不唯一江充之辜,亦有天时,非人力所致焉。”
(下图汉武帝)

【克勒文苑】谈古论今&趣味美文《可怜生在帝王家》 作者/徐甡民


徐甡民先生新近出版的历史文学佳作《古人职场那些事儿》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下图为本著照片)

撰稿:徐甡民
图文/编辑:张凌清/treesea

本文撰稿人徐甡民先生简介:

徐甡民先生的《古人职场那些事儿》中精彩文摘欣赏(如下)


【克勒文苑】谈古论今&趣味美文 →《可怜生在帝王家》 作者/徐甡民
2021-01-31 18:51:24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