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过半百话感慨
邓连朝
三十不发,四十不豪,五十将相寻死路。年过半百作为基层公务员基本上到了升迁无望、混天度日,坐等退休的时候了。而医疗卫生等事业部门,则是到了年富力强的黄金时代。同龄人不同岗位的坐到一起,羡慕嫉妒恨有之,感慨有之,更多的是无奈。
据说有一个老卫校毕业的医疗工作者,刚参加工作时,病人都找老医生看病诊治,年轻医生无人问津,自然收入也很低。看着老医生春风得意,自己坐冷板凳,心里很不是味,职业幸福感荡然无存。机缘巧合,调到了行政部门,虽然没有当上实职正职,但也掌握着一定权利,前来咨询办事的络绎不绝,很有存在感,风光一时。然而时过境迁,干部年轻化,年过半百又不是正职,基本上被边缘化。再看看跟自己一道毕业分配到医院的同学,熬过了坐冷板凳的苦日子,现在都成了医院各科室的老医生、乃至老专家,德高望重,前来看病的纷至沓来推不出去门,收入不说日进斗金,也是每月过万,在小县城里小日子过的很滋润。反观自己,从政多年,业务荒废,每月三、四千大洋,单位里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两相对比落差很大。此时此刻,肠子都悔青了。遗憾的是,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
同龄人中也有从事教育行业的,干了大半辈子,尽管心里不服老,但是各种学习培训,各种新花样,各种新理念,令人应接不暇。更令人郁闷的是,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听自己上的课。在各种评比中,都被年轻人超过,年纪一大把,成绩平平,压力很大。又不到退休年龄,上不上下不下的,不说活受罪,也是很难得。领导都比自己小,尽管不满意,但又不好意思说,而是实行“打入冷宫”的冷处理。同为事业部门,医生越老越值钱,而老师越老越招人嫌。带着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遗憾,扳着手指头算计着退休前的日子。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各学校都缺老师,明知道老教师不中用了,还赶鸭子上架,非得让干着一线老师的活,白白丢人现眼不说,还得误人子弟。
女怕嫁错郎,男怕进错行。同样的干几十年,老年光景何以差别这么大?到底是出行好,还是不出行好,都有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正是没有定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年过半百,人生基本定型,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岗,善始善终地熬到退休。是非功过,自有人评说。即便是萤火虫也要发出太阳的光和热,所谓老牛本知夕照晚,不待扬鞭自奋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哪怕再多的丢人显眼,哪怕再多的冷嘲热讽,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也就足矣。
改变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改变不了别的,只能改变心态。年过半百了,不能再争强好胜了。所谓泰山崩而眼不眨,多些从容淡定,多些风轻云淡,多些荣辱不惊。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冯道,五代十国时期的不倒翁,很值得学习借鉴。所谓人比人活着,货比货拿着。《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邓小平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年过半百,没有了与年轻人比权量力的资本,没有了与领导抗衡的朝气和潜力,就多些一切看淡,就多些软磨硬抗的打太极,就多些避实就虚,就多些我老了我怕谁的“死猪不怕开水烫”。没有了打败对手的力量,但是输阵不输人,却有着战无不胜的心态,却有着冷眼向洋看世界的强大内心!战胜力量的是时间,战胜时间的是智慧和心态,没有智慧,但至少要有心态。年过半百,就要有个好心情,就要有个好心态,就要有这样的不服老的精气神!
人生最难的莫过于战胜自己。所谓战胜自己,主要的还是心态,还是心理,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什么了不起。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大半辈子都过来了,经过了多少大风大浪,何必在乎眼下的一点小挫折。小人也罢,君子也罢,正面冲突也罢,明刀暗箭也罢。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时过境迁。一切都是浮云,无为无不为,道家思想给了我们太多的启迪。战胜自己就是战胜自己的看不开,战胜自己的斤斤计较,战胜自己的不识时务,战胜自己的固执己见和冥顽不化……战胜自己就是放下、就是腾空、就是超凡脱俗、就是豁达潇洒……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对错,只有适应,没有是非,只有适合。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君子不与命争,争也白争。年过五十知天命,什么是天命?你的选择,你的机遇,你的奋斗,你的归宿,都是天命。国际歌唱得好,一切只能依靠自己。当然一切也只能归功于自己,或者怨自己。古人说得好,听天由命,安分守己。五十知天命,就是要这样自己开导自己,就是这样自己给自己找台阶,就是这样自己给自己解脱,就是这样自己悦纳自己。
豁然开朗,茅塞顿开。都要讲一个悟字,所谓悟字,就是我的心明白了。年过百半,大半辈子过去了,一切都该明白了。富贵贫贱、成败荣辱都是有原因的,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不行春风,安得秋雨。春华秋实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年过五十,就要大彻大悟,年过五十就不要再执迷不悟,年过五十就要举重若轻,年过五十就要一切顺其自然。
年过五十是人生的一个坎,闯过这个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年过五十是座山,爬过这座山,就会渐入佳境。年过五十,是条河,趟过这条河,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同龄人,让我们一起闯过这个坎,一起爬过这座山,一起趟过这条河。
2021年1月31日早晨于颐和绿洲

作者简介
邓连朝,河北省基础教育专家库成员,邢台市读书达人,邢台市邓连朝创新工作室创始人,中小学高级教师教师。目前正在致力于打造自信教育和家庭教育。临西县散文学会副会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1992年小说《队长》荣获第二届华夏青少年写作大奖赛优秀奖。2017年8月13日以来《父亲您走好》等五篇文章发表在《牛城晚报》。在《邢台教研》《邢台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拉萨教育》《河北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

不要微名,于灵云,滨海作协会员!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咏娃》编辑;《剑鸿的诗意人生》编辑;《可爱小池塘》专栏作家编辑;《季风的草塘》编辑;《雪域阳春文苑》宣传部长!曾任《南时文苑》副总编;《三湘四水》专栏作家编辑!她本着感恩的心态写诗当编辑,不图任何回报!她的教学口号是: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口碑!她的人生信条是:受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受人涌泉之恩,拿命相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