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勒文苑】精品散文→ 《浦东“硬八样”》 作者/倪辉祥

《悠悠浦东情》倪辉祥 著 文汇出版社出版

作者/倪辉祥照片

作者倪辉祥应邀在电视台做访谈

美文《浦东“硬八样”》作者/倪辉祥 发表于《新民晚报》
【克勒文苑】精品散文→ 《浦东“硬八样”》作者/倪辉祥

【克勒文苑】精品散文→ 《浦东“硬八样”》 作者/倪辉祥
“硬八样”,也被叫作“八样头”,浦东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菜式,由八样菜构成:扣三丝、蒸三鲜、走油肉、扣碗鸡、咸肉水笋、红烧河鱼、羊肉金针菜和肉皮汤。各家有时稍有变动,比如嫌羊肉膻味重改用黄芽菜烂糊肉丝替代的。经济条件差的人家酒水薄点,单用八碗菜待客,富裕点或是爱面子的人家,有加上一个什锦冷盆与一道点心八宝饭的,也有开上六样或是八样热炒的(不过热炒往往是以猪肉与猪内脏为主)。

【克勒文苑】精品散文→ 《浦东“硬八样”》 作者/倪辉祥
别看“硬八样”都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属于经济实惠型的普通菜,但是制法讲究,是蕴含着浦东人智慧的自成一体的菜系:一是讲究刀工,扣三丝不仅丝细,而且均匀,火腿丝、肉丝、冬笋丝,三对面竖起来,戴上一只香菇帽,浇上高汤,就是一道既赏心悦目又口味极佳的功夫菜;二是讲究油锅的操作,肉皮、走油肉、熏鱼等都是要进油锅的,尤其是肉皮,火候油温与拉发均须恰到好处,开得好,中空一包汤,吃起来特别爽口,开得不好,就似牛筋那样嚼不烂;三是讲究浓油赤酱,走油肉“走”了油之后,须加入料酒桂皮茴香酱油重糖等,经文火煨煮,至肉颜色晶莹剔透,上笼一蒸,味道甜糯酥香。用料普通而能烹调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造就了浦东厨师老爷的名声。解放以前,十里洋场的饭店酒家就有不少聘用浦东的本帮厨师。

【克勒文苑】精品散文→ 《浦东“硬八样”》 作者/倪辉祥
当年我回乡插队,对烧酒水这一行产生了兴趣。逢到宅村上谁家婚嫁办喜事,我总会自告奋勇地去当厨师老爷的助手。久而久之,就学到了配料、烹饪“硬八样”的一些过门与诀窍,遇上有人家因轧脚而请不到厨师时,我就会毛遂自荐。有了一点小名气之后,聘请我去当厨师的人家逐渐多了起来。实践的次数一多,我这个土厨师在宅村上开始有点名气了。到了恢复高考,我考进了上师大,成了一名大学生,我就金盆洗手了。

【克勒文苑】精品散文→ 《浦东“硬八样”》 作者/倪辉祥
可是,多年前我又重操了一次旧业。原来是我原先宅村上的同姓兄弟大毛头突然来访,人还没坐定,就说:“我在台湾的父亲要回来过春节了!这次老人家要带台湾的妻女来,想品尝品尝浦东的‘硬八样’,让她们也来饱饱家乡菜的口福。”可是临时上轿串耳朵,哪里还请得到厨师?大毛头硬缠软磨:“请你无论如何要帮我这个忙。”
老实说,烧大毛头家的这桌菜,我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的,果然吃得台湾客人眉开眼笑。席间,戴着金丝边眼镜、西装笔挺的海外游子还端着酒杯跑到厨房里来敬酒:“想不到你这个大学生竟然有着这么高超的厨艺!”

【克勒文苑】精品散文→ 《浦东“硬八样”》 作者/倪辉祥
现在,再要烧“硬八样”已经不行了,因为大家都已动迁,没有了烧“硬八样”的条件,比如说,总不能在煤气灶上开肉皮吧?不过,到了浦东,还是可以吃到“硬八样”的,以“硬八样”为主的正宗浦东本帮菜馆越开越多了,因为不失“硬八样”的原汁原味,所以深受顾客的欢迎。

【克勒文苑】精品散文→ 《浦东“硬八样”》 作者/倪辉祥

美文《浦东“硬八样”》作者/倪辉祥 发表于《新民晚报》
>>>>>>>>>>>>>(END)
撰稿:倪辉祥
图文/编辑:张凌清/treesea


本文撰稿人倪辉祥简介:

倪辉祥的部分书作照片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倪辉祥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灿途》,已被上海文艺出版社列为向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献礼的重点作品。

《灿途》倪辉祥 著(书作照片)文艺出版社出出版
美文《浦东“硬八样”》作者/倪辉祥 发表于《新民晚报》

【克勒文苑】精品散文→ 《浦东“硬八样”》 作者/倪辉祥
2021-01-31 16:23:18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