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说过年
文 / 赵 志
提起过年,
我这个老铁路最有发言权。
过年是什么?
是中国人的香火灯盏,
是各族人民的宗谱翻篇,
是华夏儿女的万家团圆。
说的再细一点,
是党中央的提前布署,
是政府的有力实践。
是军人的保卫,
是铁路职工的加班加点;
是名行各业的辛勤劳作,
是警察及交警的利箭高悬。
其实过年,
就是一次富人的盛宴、
和穷人的特大迁徙,
各行各业的人们,
把乡愁和思念,
寄托在一张小小的——
民航、汽车、火车票上。
跋山涉水,
千里迢迢;
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家乡。
然而却发现:
故乡犹在,
但变的物是人非,
免强融入其中间;
小聚数日以后,
花光了一年的积蓄,
年过完便又匆匆离乡;
重新回到那个——
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地方,
继续打拼、奋斗、亮相;
留给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
无尽的牵挂与思念。
就这样周而复始,
就这样年复一年。
也有融不进去的城市,
亦有回不去的故乡!
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
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乡;
它乡融不了灵魂,
故乡安放不了肉身存放。
己变成为这个年代——
艰难辛酸的写造,
人们把年少和无知给了故乡,
把卑谦和有礼——
送给了它乡和远方。
但是,它乡并没有善待,
只有故乡未曾不弃不嫌。
若是在家乡安稳,
谁愿意远走它乡?
在无人问津——
行路坎坷的陌生城市,
拿辛劳和尊严换钱,
回到家乡又拿钱换点尊严。
从庚子到辛丑,
又多了一个疫情出现,
回家过年的道又增了检查点,
外出打拼的路又多了检测核酸。
也许,这就是时下——
真最真实的生活拍片!
要我说,世上本无春运,
背井离乡外出的人太多了,
就产生了这个特定的名堂。
春运根本不是满足,
而是几亿迁徙者的无奈与辛酸;
飞机公路和铁路线上,
有多少人奔波在这三大线上?
站在新春的门槛边,
我要许下个良好祝愿:
祝全国以及全世界华人,
我的兄弟姐妹及师长,
愿你们飘泊万里河山,
归来依旧见到柴门小院。
祝人们阅尽人生百态,
归来未改的是初心不变;
愿你们踏破百丈红尘,
归来仍还是翩翩少年。
愿人们过个辛丑好的年,
了却人间骨肉的思念。
岁月不老、吉祥长伴,
老人和孩子以及我们,
永远是幸福安康。
也愿我的铁路同事们,
祝你们春运顺畅,
新春美好、过年快乐,
确保一路平安!
作者筒介:
赵志,网名志存高远;男山东菏泽郓城小屯人,大学文化,政工师,中共党员,太焦铁路人,曾为郑州铁路局长治北车站(副处级)调研员;1974年3月至1976年7月曾在山西长治县北和下乡插队,现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上党晚报》特约记者;《上党文化》特约记者;太行文化旅游促进会顾问;山西省知青文化创业研究会理事;长治市微电影协会会员,郑州铁路局书画协会会员等;坚持文学、文艺创作四十年,文章大多散落在各大报刊、杂志以及媒体网络,美篇阅读量为85万人次;曾获中华“孝亲杯”全国文学大赛十大作品;华夏杯第二届“相约七夕”全国爱情诗华夏精英奖;《世界爱情诗刊》金诗奖;主要著作有《晋城北车站志》、《春华秋实》、《远去的荷塘》、《太行拾贝》、《我在北和当农民》、《我的铁路情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