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相逢 造福于民
——观赏锦江水库有感
•徐贵照•

政通人和,万象更新,国家面貌日新月异。怀着欲增加河山旧貌换新颜的直观感受,以提升理性认识的心态,一天与几位文友相约,走近恩平锦江水库登高眺望,一卷山水相逢,壮观绣丽画图尽收眼底,情不自禁联想翩翩。
库区群山环抱,贮着一泓碧水。放眼近景,山峰林立,山峦青翠,丛林葱茏,花木婆沙;晶莹碧水如镜,一丛丛青翠树木倒影其中,微风轻拂,倒影轻盈舞动。极目远眺,望不尽头之山峦连绵起伏,雾锁群山,一片迷茫,朦朦胧胧;漫无边际之库水烟波淼淼。山光水色熠熠生辉,美不胜收。山因水而壮观,水因山而绣丽:是水滋润了群山,方能满山青翠,郁郁葱葱,尽显壮观;是山构成了库区,才贮得一泓碧水,一片绣丽。一言概述,是山水相逢,构成锦江水库,显现壮观绣丽、娇艳迷人。

然而,喜见这里山水相逢壮观绣丽只是表面之观感,透过表面观感,查阅锦江水库之由来 及其建成后产生之惠民效益,会赫然领略到,其山水相逢,构成水库,尽显壮观绣丽,凝结着当地党组织不忘初心造福于民的心血,凝结着当地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奋力拼搏,敢于改造河山的崇高精神品格;领略到它蕴藏着并可发挥出无穷的正能量。
翻开历史,1958年12月,佛山地区党政领导机关,组织带领全区市县干部群众骨干,在这里——恩平西北部锦江上游群山间开始兴建锦江水库,经两次停建续建,1970年10月,佛山地区和14个市、县党政领导身先士卒,带领青年民兵6000多人进行施工大会战,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群策群力,克服重重困难,使工程快速高质推进,到1973年7月,锦江水库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水库控制集雨面积362平方公里,总库容4.18亿立方米。主坝用水泥大石砌成,长345米,高63.2米,坝顶宽6米。这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水资源保护、养殖以及调节锦江水质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可灌溉农田13.95万亩;主坝后电站装机容量19500千瓦,年均发电量5500万千瓦时。锦江水库建成以来,彻底消除了锦江历史以来经常洪水泛滥之灾以及天旱之年恩平大批农田龟裂之灾,还为下游村镇提供清洁的水源,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恩平人民和开平部分村镇群众受益良多。历史事实见证,本文题目和前面所说“山水相逢,构成锦江水库,造福于民”恰如其分。
2021.1

【作家简介】徐贵照:祖籍广东省恩平市,1939年8月15日出生,中共党员,职称编辑,恩平广播电视台原台长兼总编辑,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会员,江门市作协会员,江门市民协会员,江门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江门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江门五邑华侨历史学会理事。文学创作擅长散文、小说、诗歌,有众多作品在国内外各种报刊发表,并曾多次在省级、地级、县(市)级各类主题征文评比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