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勰的《文心雕龙》有一则高度凝炼了写作神技和巨大艺术效应的名句:“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腹有诗书,方能造就凤藻龙章,《冬月,雪落成冬,诗意如月》寻声律定墨,窥意象运斤,是一篇“万涂竞萌”、“刻镂无形”的凤藻龙章。
作家开篇,即出语不凡。人们常会把“寒冬腊月”这四个字连在一起,形容节候和入冬后的天气严寒。但作家却别出心裁地在“寒”“冬”后各加一顿号,使“寒、冬、腊月”成了三个短语并列的联合短语,这不但为下文这“如冰封下一泓清泉”的“岁月温度”、“如雪落中的一垄麦苗”的“青青的希望”的畅意陈述埋下伏笔;且这联合短语,语意铿锵,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
作家说“一袭素衣,联袂着寒月、腊月。雪落冬至,诗意如月。”于是这如月的诗意,就在作家“寂然凝虑”、“悄焉动容”下,如开挂一般。
“孤独如千山鸟飞绝,寂寞如万径人踪灭”是唐·柳宗元《江雪》的写照;“惊风乱飐,细雨斜侵”是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的颔联的节缩和改写。“惊风”指猛烈、强劲的风。唐·孟郊有《感怀》诗,道:“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飐”读zhǎn,风吹物使颤动。“惊风乱飐”“细(密)雨斜侵”道尽了柳宗元因永贞变革失败后的政坛昏暗,仕途险恶和人心背离。
“春水悠悠”的“子陵钓台”,演驿的是东汉高士严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之召,拒封“ 谏议大夫”之官位,来此隐居垂钓的历史典故。
“渭水河畔,直钓守候”,《武王伐纣平话》下册载,是姜太公离江面三尺,直钓无饵垂钓,并自语“负命者上钓来”的历史典故。
“濮水秋波里那张冷峻的脸”,是说庄子濮水垂钓的故事。庄子在河南濮水悠闲垂钓,楚成王闻讯, 派官员赶赴濮水,邀庄子进宫,愿将楚国治理大业拜托给庄子,被庄子婉言谢绝。
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时代背景的历史人物的历史作为,作家作了精准到位的判定,作家认为严子陵“太妩媚了”;姜太公“太功利了”;庄子“太执着一念于逍遥了”。

作家用“寂然凝虑”这把通灵宝钥,启动了“思接千载”的诗词典故之门。把古圣贤的高风亮节、治国理念展现在戮力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国人面前,让国人缅怀,让国人惦念。这对于“一篙一橹一孤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雪”的这种“定格在历史的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清朗中”的寒江独钓的寒士们之外的虽汲汲于功名,却纯粹是为民为国的高士、先贤们,何尝不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岸。
作家“思接千载”后,“悄焉动容”,于是浮想联翩,神游八极,“视通万里”也就不在话下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作者就把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借诗、词,历史掌故,一个个请了出来,让他们舒朗地定格在“历史的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清朗”中。
顺便提一下,作家行文的路数灵活多变,归结寒江独钓的“冷峻孤傲”,用若干个数量词短语,组成四个关联的短语群“一篙一橹一孤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雪”,顿挫,跌宕,具象,清新,令人耳目一新。“河水一弯,扁舟一苇,茅屋一点”这三个主谓短语,且谓语皆为数量词,量词又极准确。这种写作手法,不由使我想起了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的著名诗句。秀彬忘年交,“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作家“视通万里”的陈述,并未罢手,在“柴门风雪,白屋黄灯,晕染着其乐融融的温馨。”的主旨的提挈下,古典诗词再度出现,“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雨一更”,出自清·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原诗句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那畔:那边;一更:一阵。聒碎:吵闹声。山高水长,“身向榆关那畔行”的纳兰,一驿复驿一驿,思亲头白;一更接一更,凄然心悲。作家在“视通万里”的当下,把“家永远是生命的原乡”,连缀在心伤情悲的“山一程,水一程”之后,变颓丧为希望;把“母爱永远是幸福的皈依”,连缀在“风一更,雪一更”之后,把“柴门风雪,白屋黄灯”这凄怆的归家之旅,变成了“夜归人的暖暖的希望”。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分明是唐·孟郊的《游子吟》的截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分明是唐·刘长鲫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诗。这“冬月的人间词语”,导出的是“母爱在,家就在”的至理,十四亿中国人,视祖国为母亲,母亲健在,家国梦圆,这是我们永远的企盼!
2020年12月28日(美评第Ⅱ季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