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琼崖红色故事 《琼崖火种》
作者:鹿松林
诵读:小龙儿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在嘉兴的红船上,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神州大地东南西北中,共产党人如星星之火,带领着全中国劳苦大众,踏上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征程。1920年,琼崖进步青年徐成章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回到家乡。他与冯平等人在海口筹办《琼岛日报》和《琼崖旬报》。1921年4月《琼崖旬报》正式出版。他们明确提出以改造琼崖为宗旨,积极介绍新潮流的文化,介绍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欧洲社会主义学说。1921年冬到1922年初,中共中央先后派出早期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罗汉、鲁易、吴明、李实等人到琼崖开展革命工作。他们在琼山,海口、琼东等学校,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2年上半年,鲁易,罗汉,徐成章等人在海口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琼崖分团。

领导和发动青年联合各界开展了一场反对日本掠夺西沙群岛资源的斗争。同年秋,经吴明请示党中央,同意吸收罗汉、鲁易、王文明、徐成章、王大鹏等十多名先进青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而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琼崖活动的力量。到了1926年初,中共广东区委派来了王文明和罗汉,他们在海口市中山路关帝庙秘密成立了中共琼崖特别支部,罗汉任书记。王文明负责在恰当的时机,找到保密地点,召开中国共产党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可是在海口什么地方召开这个秘密的会议呢?这时就有了一个特殊的神秘人物,他就是当时海口的大盐商邱爵一的大公子邱秉衡。邱秉衡是王文明的同学。他们曾经一起在上海参加过闹学潮,组织过学生运动,他们还一起印刷进步杂志,一起宣传革命的道理。

邱秉衡听王文明对他说,共产党要在海口召开秘密代表大会,王文明问他在什么地方可以开呢,邱秉衡毫不犹豫的说,这件事儿非我家莫属啊!王文明告诉他,秉衡啊,这要是被当局知道了,可有灭顶之灾呀!邱秉衡坚定的说:文明兄,我是了解共产党的事业的。我深深知道,你们共产党才是中国老百姓的大救星。这样正义的事情,我能不帮忙?这件事儿就这样定了。邱秉衡先生啊,他就是我们海口人民杰出的代表,就是我们全琼崖人民的代表啊!他当时代表着一种正义的力量,代表着一种追求,一种对改变中国,改变琼崖的渴望。

1926年6月15日,在邱秉衡的掩护下,在海口市竹林村邱家刚刚落成的新宅,也就是现在的海口市解放西路竹林里131号邱家大院,我中国共产党人,秘密召开了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代表,代表着当时琼崖240多名地下共产党员。中共广东区委派来了特派员杨善集,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领导机构:王文明任书记,罗汉、冯平、许侠夫、陈垂斌,黄昌炜、罗文淹、柯嘉予、何德裕、李爱春、陈三华(女)、周逸、陈德华共13名同志当选为中共琼崖一大委员。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1位:王文明、罗文淹、冯平、许侠夫、周逸、何德裕、李爱春、黄昌炜、陈三华(女)、陈垂斌、罗汉。

当时由于特殊情况,柯嘉予、陈德华没有参加一大会议。特派员杨善集同志在会上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精神和广东区委对琼崖工作的指示。王文明同志带领全体代表面对着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遵守党的纪律,不怕流血牺牲,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从此,琼崖大地的革命火炬,就在海口的竹林村,在海口市人民心中高高举起。这火炬,引导着琼州大地上的星星之火,燃烧起熊熊的革命烽火!这次会议,是我琼崖大地革命的源泉。这股源泉从海口出发,如河流,如大江,如大海,向琼崖的原野,向琼崖的四周流淌,蔓延,奔腾!

诵读简介:
高雨铭(小龙儿),全民悦读海口阅读会少年朗诵艺术团团长,2012年(龙年)出生于北京,喜欢阅读和讲故事,3岁开始跟爷爷学习国学,读的第一首诗是【唐】孟浩然的《春晓》。
因为喜欢阅读和讲故事,拜鹿松林爷爷为师傅,从此就爱上了讲中国共产党红色故事!
责编: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