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度感动偃师.平安建设优秀个人
(通讯员 曹晓靖 白雪)李淑环,女,1987年进入河南省偃师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从青丝到华发,她已在检察战线默默奉献了34个春秋。她先后在办公室、政治处、未检科等部门任职,本着干一行就要干出名堂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探索,孜孜以求。

作为一名未检检察官,她爽朗睿智、细致严谨、务实敬业、充满爱心,把无声大爱洒在工作岗位上,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工作机制,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铺平他们的回归之路,点亮他们的远航之灯。
她延伸未检职能,以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助推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共同构筑“无死角”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她把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和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有机结合起来,让法律走进未成年人心中,增强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她联合学校、关工委、教体局、妇联等相关部门,多管齐下,深入刚性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倾心打造以未检检察为主导,以学校、家庭、关工委、教体局、妇联为依托的未成年人“五位一体”观护帮教体系,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和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共70余人;她主导创办了“关爱课堂”,坚持“寓教于检,检教结合”,将罪错未成年人及父母一并作为帮教对象,通过“问题家庭”的自新来帮助“罪错少年”悔过,对那些失足少年,她总是不遗余力地用心去挽救和感化,她说:“我想和这个孩子再谈谈心,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有改好的希望。” 对那些未成年受害人,她倍加用心关爱,善于总结分析、发现问题,最大程度为未成年人成长构建法律屏障,她用真情、宽容之心铺就失足少年重塑人生、感恩回报之路,帮教的罪错未成年人无一再犯。在办理涉嫌性侵未成年人及校园安全等案件时,她研究总结个案背后职能部门存在的问题,发出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营造纯净、安全的校园环境。

她联合来自教体局、关工委、市场监督局等社会各界力量,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困境儿童等多项活动,全方位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联合多家单位对网吧、宾馆等进行检查,营造校园周边平安有序的社会环境;对学校周边经营市场“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专项整治活动进行执法监督,发现三无商品、“五毛食品”、危险玩具等当场要求予以下架或收缴,并追根溯源下发整改通知书;会同市关工委、市教体局等九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就“检校共建”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等达成共识;利用“四官”服务进基层契机,开展“法治教育进村居·家庭”活动,助力《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落地生根。
她及时发现解决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其他社会问题,持续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口前移”,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借力“智慧检务”,做实做细“互联网+未检”一体化保护工作,以一点带三线打造偃师未检宣传品牌,形成“以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宣传为中心,抓牢学校、家庭、社会法治宣传三条线”的未检宣传格局;编导策划的2020金秋《开学第一课》在偃师融媒体面向社会直播;宣讲的《防范诈骗,你我同行》深受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喜爱;制作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宣传海报和自护手册,在多地市推广;创作的《开创普法新模式 视频送法助成长》荣获洛阳市检察机关优秀检察新媒体原创作品奖;撰写的法治宣传稿件50余篇,被人民法治网、今日头条等40多家新闻媒体转载转发数百次。

她始终保持“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积极践行“工匠精神”,提品质,创品牌,把看似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2020年4月,她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的非常时期,以春季复学复课为契机,创新普法模式,围绕疫情防控新问题、新情况,以案释法,精心创作了长达40余分钟的法治教育视频《春天来了》,该课件先后上线 “乐教乐学”、“腾讯视频”、“河南省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等网络平台,收视率高达数百万,获得最高检“微点赞”。后该课件登上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并成功入选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法治教育优质课件。
因工作突出,她先后荣获最高检“从事检察工作满三十年”荣誉勋章、“感动偃师平安建设优秀个人”等,荣记“个人三等功”三次、“个人嘉奖”八次……一串串闪光的荣誉,无声地记载了她坚实的足迹,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检察官的使命与担当。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34年从检生涯,弹指一挥,她无怨无悔,锐意进取,用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坚守为民初心、践行检察使命。未来,她将坚定信念,爱岗敬业,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在未成年人检察事业上继续砥砺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