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路
原创 王亚平 邵阳
文字的舞台
(纪实长篇小说连载之116)
【116】
那边还在争赵财、赵忠,不知道该叫什么名字。
笔者也搞不清楚到底该叫他什么,干脆还是叫他赵主任。
赵主任说:“听说你在铁路上混得还不错?又是先进、又是典型的,我在市里都听说了,真是飞机上吹喇叭,名声远扬啊!”
周冰洁愣了一下,他弄不清这位造反起家的领导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读不懂他看似热情的眯成了一条缝的眼睛。
就含糊其辞地说:“我其实,也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平平淡淡吧。你听说,听谁说的?”
赵主任说:“嗨,你就不用那么谦虚了。你也不要管我是从哪里听来的,我当然有内部消息。哎,”他突然顿了顿,用充满诱惑的声音说:“哎,你给我说实话,想不想——当官?”
“当官,什么官儿啊?”这个周冰洁感到八竿子打不到边的字眼让他一愣,不解地看了这位主任一眼,“我祖上八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们那个村里也没有那个当过官。”
“嗨,我说你这个人就是,死脑筋!他们当没当官管你个屌事?你就说你!你,对,你本人!想不想当吧?”
“哦,我想当,我想当就能让我当了?你别千里迢迢地跑到这里来拿我开心!再说了,我想当怎么了,不想当又怎么了?”
“不想当那就另当别论了。当官是好事,多少人做梦都想当。你看过过去一个什么什么电影没有?一个受了批判的电影,《兵临城下》,那个小个子国民党兵说,‘我做梦都想当官!’你还不想当!你要不想当我也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呀。可你要是想当,那我还真的是能帮得上你的忙。”
他附在周冰洁的耳边说:“我有个哥哥在组织部门当官,是个实权派。他说提拔谁就提拔谁!”
周冰洁冷笑着白了他一眼:“那你还不先提拔提拔自己?”
赵主任急了:“看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相信革命群众?我推荐自己?怎么说我也是老革命造反派了,斗私批修这么多年了,我连这点觉悟都没有?你这不是废话嘛!”
周冰洁说:“拜托你了,你别来、来拿我开心了。”
他差一点顺口说出:“你别来害我了!”

赵主任说:“怎么你就认定了我一定是拿你开心呢?我说的可全都是真心话!你想想,你是大学生,有知识、有水平,还有能力。而且表现也很好。他们要推荐一个这样的人到地级班子里去当领导,你说,你不够条件,还有谁够条件?事实上,我已经向地区的组织部门推荐了你。信不信拉倒吧!”
由于认真和激动,他的脸都涨红了。
让人闹不清他讲的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
周冰洁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心想,你别在我面前演戏了,我吃你的亏吃得还少吗?况且他也实在不想再和他纠缠了,就含糊其辞地说:“好好好,我相信你,相信这都是真的。我想当官,想当官行了吧。我感谢你。感谢你好了吧?我晚上还要放电影,还要准备准备,拜托你先找个地方去休息休息,我也不留你了。”
说着连推带搡地把赵主任“请”出了办公室。
世上有许多事还真是有许多“巧合”的。
周冰洁后来真的当了官,先是副科长、科长,后是副局长、局长。
人家是三年五年一个台阶,他是一年一个台阶。
短短的几年,他就被提拔成了地市级领导干部,而且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没干几年又被提拔到省里,紧接着又到了中央某部门。

那个年代干部提拔很快。
有的先前一天还在地里耪土、或者还在车间里织布,第二天就到了北京,进了中南海,当了全国人民的副总理。
有那么一个人,年龄不过三十来岁,在家是农民,后来当了几年兵,当了几年工人,再后来靠造反起家,当了造反派头头。是典型的集“工农兵”于一身的那种人。
结果被老人家看中了:“让他来嘛,到中南海来嘛。我们谈谈。”
老人家一句话,八亿人口的大国,三、四千万党员的大党,一夜之间就冒出来个三十多岁的党中央副主席。
这个穿着军装,梳着锃亮的小分头的年轻人,第一次代表中央政治局在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做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的时候,全场的“十大”代表们几乎都惊呆了,他们没几个人认识这个年轻人,都在底下互相打听,这人谁啊,从那儿来的?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呀?
主席台上的老帅老将们也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央政治局常委里面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个奶油小生!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喜欢就请关注一下,点个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