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59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141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一只横穿公路的蛤蟆
铁裕
早上十一点左右,我从昭阳区社保局办完申报养老保险手续出来,在公交车站牌前等车时,突然看见一只蛤蟆从青翠的杂草中跳出,毫无顾忌地向公路爬去。
公路上,来往的车辆犹如万箭齐发,风掣电驰般飞过。那喇叭的鸣叫声震耳欲聋,那排气管犹如一门门迫击炮,喷吐出一枚枚炮弹和滚滚硝烟。那场面,像是在进行着一场野蛮而残酷的高科技战争。
而车上的驾驶员,面对这只卑微的蛤蟆视而不见,或是冷漠无情。从车窗里,可以窥视到那冷酷、无情的脸面;那野蛮、凶狠的神态;那狂妄、霸道的目光。
我默然的看着这惊心动魄的时刻。突然,我动了恻隐之心,想拯救这只蛤蟆。但我却因它的丑陋而止步了,只是痴楞楞的看着,在心里默默为它祈祷平安,愿上苍垂怜于它。

然而,那只蛤蟆不知为什么,面对如此凶险,依然义无反顾。
它为什么置生命于度外,要向公路的对面走去?
是公路的那边有它温柔、可爱的妻子在盼它回归?
是它天真、无邪的孩子在等待它回家团聚?
是公路那边有它理想的家园,心灵中的乌托邦?
是它要去执行一项特殊的伟大使命?
是它想进行一次探险,像哥布仑那样去发现新大陆?
我痴痴地看着蛤蟆,胡乱猜想着。
蛤蟆横穿公路时,显得非常的从容、淡定。
只见它时而迈步向前,时而驻足观望;
只见它时而挺胸昂头,时而仰望苍天;
只见它时而躲避车辆,时而低首沉思。
有多少次,它差点被车轮碾掉;有无数回,它从飞奔的汽车下死里逃生。
那情节,惊心动魄;
那场面,慷慨悲壮。
我想:这是一只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智大勇的蛤蟆;这是一只闪耀着生命灵光的蛤蟆;这孤独之魂,这无畏的豪杰,这另类的伟丈夫呵!

我默默地想:生命是多么的美丽呵,美丽的生命能演绎出美丽的诗篇;生命是多么的伟大,伟大的生命能够做出伟大的事业;但生命有时也是脆弱的,脆弱的生命脆弱得不堪一击。
生命,不应只是人类的生命受到珍惜、尊重,动物的生命也应受到保护,因为它们毕竟也是生命。
弘一法师说:“长养慈心,勿伤物命;充此一念,可为仁至”。
因此,我们当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我们有缘来到这尘世,能看看这花花世界,就是一种福份;我们有幸为人,就要有一个美丽的灵魂;我们拥有慈悲,就要善待生命;我们拥有理智,就要分清是非;我们敬畏自然,就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史怀哲说:“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的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然而,从古到今,许多人为了私利,可以无视自然法则,不顾一切的破坏着自然的平衡;有许多人为了蝇头小利,大肆猎捕动物;有许多人为了膨胀的野心,可以发动侵略战争,对同类大开杀戒;有许多人对动物毫不留情的杀戮,丧尽了天良。
洪应明说:“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微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
生命如同一支歌,永远也咀嚼不尽那意蕴无穷的歌词;
生命是一首诗,世世代代都吟咏不完那空濛、深邃的韵味;
生命是一个奇迹,无论是人,或是动物,都能演绎出动人的故事和惊险的情节。
我眼前的这只蛤蟆,虽然只是一个低等的生命。但它却向人类展示了它的英勇、无畏、胆略、气魄。作为人类来说,有的人还不如一只蛤蟆。

这个场景使我又联想到命运。在滚滚红尘中,人人都在匆忙奔走,然而有的人却因意外的横祸而亡,有的人却历经无数凶险,却安然无恙。还有那战争中的士兵,有的身经百战能存活下来,有的还未上战场就死于非命。难道这就是命运吗?就像这只蛤蟆,能在来来往往的车轮下幸存下来,这真是一个奇迹呵!
正当我冥思时,一声长鸣的喇叭声把我惊醒,我再看那只蛤蟆时,只见它以安全的穿过公路。这只在来往的车辆中平安泅渡的蛤蟆,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呵!
我看着远去的蛤蟆,有些激动,也有些内疚。激动的是它平安无事;内疚的是,面对如此凶险的场面,我竟然袖手旁观。
我为自己的自私、胆怯而羞愧、自责,我也为这只幸运的蛤蟆而深深的祝福,但愿它平安、幸福,能安享它卑微而历经凶险的生命。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