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圣琵琶》有感
文/周崇民
巧似书生僧出耶!
泊舟风阻实琵琶。
戏言供养洗叹失,
悲体依然时尚些!
注释:1、圣琵琶:圣琵琶是唐代皇甫氏撰写的《原化记》中,里面的一则。《原化记》原书已亡失,《太平广记》收录了若干则。皇甫氏,大约为晚唐人,名字及事迹无可考。2、巧似书生僧出耶:句的意思是说,无巧不成书。欲游吴地的书生来此,僧院的僧皆先已出行,有些偶然耶!3、泊舟:靠岸停船。4、戏言供养洗叹失:即戏言琵琶、供养琵琶、水洗琵琶、叹失琵琶!先时僧出,书生上岸在这儿的壁上画了个琵琶,僧归看后戏言,邻人们便迷信起来,将之成“圣琵琶”供奉起来。过了些年,书生又路过此,僧又不在,因其而水洗之尽,僧夜归后以失琵琶为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5、体:这里的体是指宗教迷信等已构成社会之现象并且广为流传的不良肌体。

附:圣琵琶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舟,闲步入林,过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路僧室,有圣琵琶,灵应非一,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作者简介
周崇民:1966年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原籍山东省青岛市鳌山卫人,牡丹江电力枝术学校毕业,曾在鸡西矿务局城子河煤矿、鸡西矿务局滴道发电厂等地工作,1995移居青岛市,也曾在佳木斯、七台河、莱阳、长春等地生活、工作、学习过。作品曾发表在《中华诗词》、《长白山诗词》等刊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