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答孙子问
作者/诚弈
答孙子问,既有乐趣又充满挑战。
(一)戴口罩
随着疫情的缓解,特别是知道承德属于低风险区域后,就恢复了晨练的习惯。如果白天天气好,也带孙子在小区里玩一会。
年后第一次带孙子下楼,对他的要求是必须戴口罩,他答应了,头一回戴这种口罩可能不习惯,不长时间,他就说,不舒服,嘴巴湿,不顾劝阻,把口罩扯下,不断的用手抹嘴巴和脸颊,我说,你既然戴不住口罩,就不能在外面玩了,于是回去了。
在阳台上看到熟悉的小伙伴在外面玩,很是眼热,又要出去,并且保证一定能戴住口罩,我们再次下楼,可能是与伙伴一起游戏的快乐,冲淡了不舒服感觉,从此也就习惯了,只是每次回来一进门就摘下口罩,赶紧去洗脸。
昨天(3月10日)回家上楼过程中,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为啥前一段时间反对戴口罩呀?”我说没有呀,他说在香港。哦,明白了,香港动乱时期,乱港分子戴口罩或面罩游行集会,香港出台一个“反蒙面法”,规定游行集会时不许戴口罩面罩,我们曾在家里议论过这件事,现在他还记得。圣人早就有言:无可无不可,时也,势也。这,他不会懂。我思考了一下,说:“那时候香港有些人,破坏公物,抢商场,打警察,戴着口罩做坏事,是为了不让人们认出来,从而逃避惩罚。当时针对这种情况,规定游行集会的人不许戴口罩或面具,而在其它场合是可以戴的。现在我们出门必须戴口罩是为了防止冠状肺炎病毒传染,对自己和别人都有好处”。说着,我们已经回到屋里,他摘下口罩又去洗脸了。
援鄂医生和护士的脸颊被口罩捂的皮肤发炎、勒痕斑斑,孙子的脸,在春风的吹拂和阳光的照射下,摘下口罩后,上好像还戴着一付白色的透明口罩。

(二)航母
航母玩具,时间久了,被拆的七零八落,只剩下光秃秃甲板。宅家期间,就用积木搭航母,随心所欲,可大可小,花样翻新,搭载的武器都是最先进的。有一天玩兴正浓孙子忽然问:“航母为啥有个母字?”我问:“你是不是想说为什么不叫航父?”孙子笑着说:“是呀”。我想了一下,说:“可能是航母比航父更为贴切吧,航母是以舰载飞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舰载飞机编队的海上活动基地,负有后勤补给、战机保养和维修的责任,也是士兵休息的地方。其作用就像动画片里的小动物,由母亲带着出外捕食或游玩,母亲在途中要看管、照顾、保护孩子那样”。他听了以后陷入了沉思。纠结这个问题的不只是孙子一个人,我在网上查询,还真有这个问题答案,与我的回答大同小异,但如下内容我不知道:航母英文AircrtaCarrier直译是“飞机的运载者”,中文“航空母舰”是从日文汉字里直接搬过来,再配上汉语的发音,简称“航母”。

(三)没有硝烟的战争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电视上经常说,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孙子就问:“啥叫没有硝烟的战争?”我说:“过年放鞭炮产生的那种有特殊味的烟就是硝烟。两国之间打仗,都会开枪开炮,弹药爆炸就会产生硝烟。现在治疗新冠肺炎,治病救人,使用的是各种医疗器械和药物,不是枪炮子弹,不会产生硝烟,所以说,抗击疫情,是病人和医生与病毒作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作者简介:李朝胤,笔名:诚弈。中学化学教师,从教四十多年,现已退休。平时爱好文学创作,喜欢阅览和读史。偶有所感,即付诸笔端。有作品见诸于网络平台和《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