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爱霞,笔名,小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日照市作协会员、桐乡市作协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分会常务理事。多种体裁作品在《人民日报》数字、《西部散文选刊》《黄河文艺》《青年文学家》《中国纺织报》《浙江工人日报》《山东工人报》《农村大众》《黄海晨刊》《当代散文》《齐鲁晚报》《作家导刊》《桐乡文艺》,百度、搜狐、腾讯、头条等国家、省市级纸媒、广电网站发表,征文朗诵摄影数十次获奖。2020年度,单篇获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全国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二等奖、“香山杯”新时代美丽中国诗文大赛三等奖、全国抗疫征文优秀奖、连续三届获《黄河文艺》作品排行榜奖。有作品收入《经典杯•华人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选》《新诗百年•中国当代诗人佳作选》《中国当代优秀作家散文选》等,有系列作品在《胶东散文十二家·冯爱霞卷》推出。
------------------------------------------------------------------
告别过往 ,相约暖阳
作者/朗诵:冯爱霞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迹,我们又一次站在人生路上,挥手告别。我们走过寒风暴雨,走过四季轮回,有山重水复的迷茫,有柳岸花明的顿悟,有跋山涉水的艰辛,也有阳光绚烂的彩虹。一年又一年,就这样在告别中走向明天,总有一份感动入怀,总有一种激情涌动。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场告别和相约,曾有多少人走进我们的视野,又有多少人离开。我们常喜欢用“终于”长吁短叹,终于毕业了,终于结束了,仿佛告别就像是一种解脱,最后才发现,那些自以为是的如释重负,才是让我们怀念的东西。就像所有的曲终人散和分道扬镳,到最后留恋的不是离场,而是没有好好地告别。车站的告别,远行的告别,朋友的告别,亲人的告别,新旧更替的告别,每天都在不同的城市上演,不同的角落演绎。有些告别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有些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遇见,可有些告别,却成了永远的再也不见,所以,不管哪一次告别,都要倍加珍惜。
一路走来,能引起记忆的东西很多,虽然时光一去不复返,但思绪却从未凝滞。一些事,一些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渐渐模糊,次第斑驳;而有些人,有些事,则能住进心底,虽然已是遥远,却还会在眼前不断闪现,就像已故去的亲人,每到喜庆的节日,还会看到他们的笑脸,听到他们的呼唤。我常常想起,曾经一起走过的同伴,一起欢聚的时光,一起相处的岁月,那些含着馨香的日子,总会触动我柔软的心底,时光深处,依稀能见到他们凝眸的微笑,关切的目光,贴心的祝福,每每想起,就有泪水盈满眼眶。想起孩子们毕业季,老师同学深情的相拥,依依不舍的回眸;想起告别熟悉的老地方,那里曾留下我足迹和回忆的港湾,即使再从容地告别,也会心潮涌动,化为波澜。还有告别一路经过的风景,一起走过的风霜,一起追寻的远方,一起撑伞的雨巷,甚至告别老去的父母,和布满皱纹的沧桑。但我仍然相信,一个个告别,依旧会穿越尘烟,丰盈漫长的生命,串成一粒粒珠子,化为生命的烙印,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和财富呢?
每当与朋友告别,我就会想到《送别》这首感怀的歌曲,也就想起一个故事。在李叔同年轻的时侯,有一年冬天的夜晚,大雪纷飞,他的挚友许幻园来到他的门口,没有进屋,只是远远地站在门外雪地里,对着李叔同大声说:叔同兄,我们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吧。然后鞠个躬,头也不回地走了。李叔同站在大雪中,也没有出院门,只是看着好友远去的背影,默默地站了好久。很多人都叫他,但是他没有一点的回应,那一刻他完全陷入了自己的世界里。然后转身回到屋里,挥笔含泪写下了那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朋友的告别,无助的凝望,深深触痛了他灵魂深处,从而也促就了这首经典词句的诞生。也许我们不是李叔同,但是希望朋友中也有一个许幻园,即使彼此告别可以不进家门,可以长时间不联系,但视为知己,懂你便好。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生活中,我们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守住了心灵的宁静和坦荡,为家庭努力,为社会贡献。虽然忙碌,但从未抱怨,我们靠自己,我们为家人,在努力的途中,跌倒又爬起,在前进的路上,坚强也乐观。
过往的2020年,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难忘的一年,感动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危害。我们国家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以人为本,打响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医护人员、人民子弟兵、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告别了亲人,勇往直前,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不畏艰险,挑战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成了最美的逆行者。全国可谓是上下一心,全民抗疫。这一年,我们遇见了很多人,也失去了一些人。我们感动着,我们坚守着,见证过很多的温暖,那些用生命守卫的医护人员,那些为国为民捐财捐物的人,他们的义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股大爱的力量,如同明媚的暖阳照耀在脸上。还有一些点滴的瞬间令我们温暖,在你摔倒时有人扶起;在你困难时有人帮助了你,虽然素不相识,却伸出了援助之手。春季依然花开,夏季依然柳绿,秋季大雁依然南飞,冬季依然白雪皑皑。
在疫情期间,我常常被感人的事迹所泪目,利用业余时间,发自内心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文学抗疫,在多家报刊媒体发表了数篇抗疫的作品,其中纪实文学《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获得有关作协组织的全国抗疫作品优秀奖,许多读者发来感言,留下点评,都被平凡的抗疫英雄们感动不已。原来文字是有温度的,也是有能量的,我记录了疫情期间自己的所见所感,也为抗疫发出了一点萤火之光。女儿也圆满完成了八年本硕连读的学业,告别了学生时代,成了一名地市级医院的医生;小儿子也告别了童年,结束了小学阶段,进入了中学的学习,我送给他的礼物,是为他写了一篇散文《童言童趣》——致小儿即将告别的童年,发表在了省级文学刊物上,因融入了我浓浓的母爱和一些教育理念,文章深受一些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作品参赛后,还荣获了“首届吴伯萧散文奖”。儿子把杂志抱在怀里,动情地说:“妈妈,我爱你。”我说:“妈妈也爱你,是因为你的故事,妈妈才获得了大奖,妈妈更要谢谢你呀。”我想,这也是我送给孩子童年,最好的礼物和纪念吧。多年前我们也告别了故乡走向远方,当我再次回到故土,看到的是家乡旧貌换新颜,如同遇见了北国的江南,也仿佛遇见了自已,未来可期的模样。
原来,告别,其实也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成长的开始。时光无语,岁月含香。人生,恰似一场花开花落,是清晨到黄昏的距离,是月圆到月缺的长度,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流转,季节在悄无声息中交替。回首曾经逝去的年华,随着记忆的沙漏,只留下斑驳的痕迹,因为走过而美丽,因为经历而丰盈。
告别昨天,岁月无悔,拥抱明天,坚定信念。感谢那些生命中的暖,让我们的心有所依,感谢爱我们的人,不离不弃,感谢朋友们的帮助和陪伴。在通往时光深处的长廊里,留有我们期盼的花红和祝愿,多年之后,这世间所有的美好,所有的努力,都会被打上寒梅傲雪的笑脸。那时,我仍会在光阴里用一支素笔,写时光不老,绘岁月情深,画雨打芭蕉,等老的写不动时,也会在夕阳中回忆过往的故事。
岁月更迭,光阴如流。时间的风帆又一次启程远航,站在流年的彼岸,捧一片雪花的轻柔,捻一朵梅花的幽香,不管风调雨顺,还是风雨绵绵,都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不管道路平坦还是坎坷,我们依然向前,愿岁月情深,山河无恙,告别过往,相约暖阳。
声明:插图来自网络,配音来自作者。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投稿请关注“当代作家文学”。联系主编:13887114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