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弯弯
文/任迎春
中秋节放假,我们一家人为去哪里转一转商量,我力主回林县五龙镇老家去看看,小孙子积极地支持我的意见。于是我们简单收拾一下要带的东西就出发。沿着五一路往东到市政府门口往北一直走再拐弯到卫辉市唐庄,然后径直向北进入太行山东麓余脉。经卫辉塔岗水库、小店河,过跑马岭风景区,走狮包头水库和正面水库。公路沿途绿水依依,有山有水。路边边上,草坪里早已停放了不少利用假期出来游玩的各种自驾车辆,自行车、摩托车也不少。扶老携幼的,说说笑笑的、水库边钓鱼的,三五成群结对嘻嘻哈哈好不热闹。你看看,水库边边儿上,风景优美处,打着花伞的少男少女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
面对着此情此景,任什么苦恼什么忧愁,早就飞到爪哇国里去啦!
沿途的美景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我的小孙子就更不用说了,面对着绿水青山潺潺清流,他兴奋的不亦乐乎,又蹦又跳欢欣若狂手舞足蹈,一直嚷嚷着要下去玩一会儿再走。
过卫辉和林州交界处的五龙洞风景区岔路到雁顶口,我让儿子停车, 准备稍休息一会儿再走。站在山口,往北望去,临淇盆地一览无余。丘陵蜿蜒,群峦起舞,有高有低,形状各异,犹如海洋中漂浮的小岛,也像在原野上追逐奔驰的大象。西望临淇河,河水时隐时现,犹如一条彩带,自山西太行山上一路颠颠簸簸而来,s 形流过临淇镇、五龙镇。一头钻进鹤壁市近年修建的盘石头水库再不回头。
临淇镇和五龙镇以淇河为界,是我们临淇盆地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人民的母亲河。我的老家就在淇河东离河边三里地的后阳和村,与上庄村、罗圈村、渔村紧紧相连。临淇盆地虽没有南国山水的秀丽优雅多姿,也没有太行山险峻的奇雄伟岸,可是在我眼里,她却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美,有着令人难于忘怀的情。千百年来淇河陶醉着河畔一代又一代的父老乡亲,孕育着千千万万为自己的理想、为谋生计而四面八方外出的淇河游子,我不就是千千万万里面其中的一个吗!
弯弯的淇河千百年来承载着多少说不清道不完的故事,伴随着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与人们的辛勤劳作,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它见证了人们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它见证了淇河两岸子民不怕苦不怕难的硬骨头精神。伴随着人们的操劳、奔波和忙碌,淇河和父老乡亲们一起享受着快乐、幸福和悲伤。
我们也许一文不名,未作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由于我们有淇河人的大无畏精神,遇事不屈不挠,所以当我们年老回首往事时,却不会因虚度光阴而叹息,更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遭遇挫折了,不气馁、不抱怨、不叹息、不悲伤,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土,拾起信心,鼓足勇气,顽强而自信地再搏它一回,不达目的不罢休。而举世闻名的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千军万马战太行重整林县山河的精神,不正是说明和代表了淇河人的精神吗!这就是我们淇河人的性格啊!
正是农民秋收的季节,低头俯望,地里头人们正忙,人们在自己的田地里收获玉米。一阵微风徐徐吹过,随风带来一股沁人心脾的谷香。春华秋实嘛,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有付出,就有收获,何况今年又是风调雨顺的年景。
孙子的喊声使我从遐思中醒来,我仍沉浸在对淇河的想往和感慨之中。
弯弯的淇河呀,流淌了千百万万年,它虽然没有像祖国长江、黄河一样有名、气魄和伟大,但它在我心里,在弯弯淇河两岸生活劳作的子民心里,它就是最最伟大,最最壮丽,最最气魄的,一样地能和长江、黄河媲美,而一点点也不逊色!
因为,弯弯的淇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啊!

作者:任迎春。凤鸣梧桐诗词群诗友,爱好诗词歌赋,长期参与凤鸣梧桐诗词文学社的联诗接龙。作品散见于军魂网,都市头条等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