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会负约,2021如期而至。新的征程,新的坐标,新的使命。不负时光,踏歌而行。2021年,我们将掀开新的一页,我们将迎来新的生活,我们将换上新的心情,我们将踏上新的列车,我们将开启新的希望。
新年来到,从零开始,全新启航。
2021年,让我们一起迎接新的一秒、新的一分、新的一天、新的一年。
让我们一起留住2020的快乐,记住2020的成功,告别2020的失意,习惯2020的压力,攒起2020的经验,撑起2020的人气,拼搏2021的新年,迎接2021的新颜,把2021的目标放得更远,把2021的成就夺得更灿烂。
2021年,我们一起再起航!
新年贺词 朗诵: 燕子

燕子,本名傅燕,甘肃省兰州市人,桃源国际诗歌集团朗诵团副总裁。桃源国际诗歌文化传媒金牌主播。热爱生活,喜欢阅读与朗诵,爱好唱歌及主持,感恩生活愿以声释美,以声传美!丰富自己,温暖他人!在《桃源诗歌文化传媒》《相约金话筒》等多家微信平台担任主播。


本期上刊诗人
何舒
天问
张维清
叶虻
刘金山
常利民
海燕
那片树叶
老远
雪丰谷
钱智伟
周围
竹林居士
金强
庒湮
流沙

本期诗评老师
夜梦无痕
原来的我
梦在深巷
涅槃
离兮(子楚)
金楠

【简介】
夜梦无痕,原名郭胜利,湖北省红安县人,作品散见于各刊物。

原来的我,原名丁玉军,让诗守望灵魂,余生时光里温暖远方那一片世界。

梦在深巷,梁朵。江苏常州人士,喜爱唯美文字,一些小诗和散文发表于各平台和网站报刊。喜爱撰写像薄荷那样的清新文字,用几枚简单的词汇记录最真实的情感。擅长临屏写作诗观:让所有文字跟春天一样清新

简介
王士勋,笔名涅槃,天津市宁河区教师,区作协会员。作品曾在《辽河》《天津日报》《满洲里日报》《天津诗人》《新泰日报》等报刊和多个平台发表或参赛获奖。
诗观:诗是浓缩的生活。

简介:
离兮,河南焦作。喜欢古今文化,书法和一些简单的情感文字。

简介:刘平,笔名金楠,六零后。曾任教于高中,任职于司法部门。喜欢诗歌和歌词,乐于创作。诗歌散见于《世界诗歌网》《中国爱情诗刊》《北方诗歌》《诗博刊》《作家新视野》等。歌词发表于《词刊》。
诗歌赏析


天地之间(农民工组诗)
作者: 何舒(贵州)
1、油漆工
彩绘的手,能把
人生
铺天盖地。让更多的颜色
开在时光空白之处
锈迹之物
被刷得锃亮。可太阳是个骗子
不经意间透支了
多少年光阴
相聚,只好扳着指头
把日子一分为二
2,装卸工
装上的,让闪光之处
怒放。来年缺雨
有干不完的庄稼活
陈年旧账
根本没时间叙述
卸下的,能包罗万象
茫茫世间困惑,让乍现的阳光
治愈。只等一声令下
休息的日子
会读一读有关你的诗
3、水电工
细细的暖,流进千家万户
填充了寂寥与空虚
孕育出五味杂陈。收获
让光阴一退再退
以至勤劳的汗水喂养肉身
瞬间的闪亮,吞噬了
你弹奏的小曲。被时间穿越
间歇停下时看见
故乡的庄稼痴痴地望着我
无数小草与叶子叫着我的名字
4、爆破工
一声声,来自地表下的声音
在梦想里,左冲右突
何尝不想让日子发出幸福的芽
在挥手间,乡愁
便开始锈蚀爱情的味道
一条引线,披在身上
安全与无奈同时奔走
其实,另一头牵着的硝酸铵
我并不比它们高。温暖的话语
穿越硝烟,充实一份满足
5、砌筑工
雪在下,我仍与欲望争夺
种在石头上的种子,希望
别误韶华。尽管日子不动声息
铁锤敲击岩石的声音
响切云霄
刻在石块上的车票已改签
尽管修饰和雕琢,有时会想
这薄凉的人世,饮下一杯热酒
能不能暖一片叶,暖一枝花
直至尘世的七情六欲
夜梦无痕读诗
像种田一样种植高楼的人,从异乡种植出的楼房节节拔高,咄咄逼人。面前是钢筋水泥,背后是乡愁离绪。留给我们的,只有夜晚和闪烁的诗句

作者简介
何舒,贵州省三穗县人,诗歌爱好者,贵州省诗歌学会会员 ,著有诗集《转角遇见幸福》,作品散见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入选多种诗歌选本。

《冬暖》
作者: 天问
过了长江,感受到你一点点加码的力度
身体缓慢变薄,植物变厚
雨水折断、弯曲、分岔,从针眼儿漏下
黎明接住晨鸟的叫声反复洗手
欲翻开一副长着冻疮的黑色的牌
河水流到南方才算液体,才有动感
才能酝酿风暴。天地动荡,颜色摇晃
此时,车窗外光线正好,而雁迹可疑
我看见一片高洁的羽毛被风吹远
在红尘中受领方向,不知沿途……
想作一首诗献给,南方的
娇娇而来的冬暖
却没有一行积蓄的诗句高过嘴唇
只把两目凝神的观望
九十度平行于铁轨
夜梦无痕读诗
春来了,春天真的来了。从那些鸟鸣草盛的黎明开始,而我们所掌握的所有词语,还不足以完美此刻的温暖。
《天边》
作者:天问(上海)
他已经很老了,老得
记不住自己年纪,和蒙古族名字
他爱说草原、羊群和马头琴
说他有个情人——在呼伦贝尔
有时,他痴望着窗外自言自语:
“等能骑马了,就回去看你”
子楚评诗:
这是一个老人的灵魂所在,很遥远的地方寄托着他的梦。看了以后,一种落日余晖的沧桑感让读者触动。
可能我们都会有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很多年以后,也会同这个老人一样怅然而自语吧。
天边其实也就是心间,作者文笔湛秀蕴深,值得学习。

作者简介 :
天问,居住上海。热衷诗歌创作,诗数千首。部分刊于纸媒版面,多见于微信诗歌平台。崇尚无功利主义创作,在诗词里寻找心灵的微笑。若有缘,只一行文字,彼此便懂。

炊烟
武汉:张维清
多么熟悉的声音,它在呼唤远方
一缕思乡的炊烟,是三月从天空抽出的一丝丝细柳,缠痛了我的乡愁
它的色彩,是父亲借苦涩,时节和黄土酿造的
它的香醇,是母亲在黄昏里调出最美的味
它是一口钟,挂在山头的夕阳里
喊父亲放羊的时光
它是村口,眺望魂牵梦绕的游子
那是我辨清,领我回家的山坳坳
那是我种下肠愁,花开花落,游子痛心彻骨,回不去的地方
母亲从火灶里,纺出的那根线
怎么也缝补不好我的忧愁
父亲勾画的那个上抑的箭头
测着家幸福的指数
风砍不断,雨淋不湿,也从不沉沦
宛如一支难以撑控的笔
书写一副狅草
一条路,多像我屋前折弯的那条河流
让我看到了,起伏的人生
铺满荆棘,风雨和坎坷
原来的我读诗:
就此作而言,作者对于构筑炊烟之时,已经在意境上搭建起框架结构,使得他的诗歌在语言上有了后现代主义的风格,语言的逻辑讲究连贯性、有序性,在最后一节出现了跳跃性,他的语言观本身就具有了前瞻性,并且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愁”的言语方式,从而有了后现代主义的写作特点。
故乡
作者: 张维清(武汉)
不敢惊动这个词,否则,我的乡愁和悲伤,滥泛
不敢拆开这个词,里面装着溪水村,湖南棚子,还有我躺过的那条河,走过的那片芦苇荡
用炊烟,黄土,疼痛煮一壶老酒
与久别的故乡碰杯
我的泪在摇晃,因为我握住了故乡的久违,深情和缱绻
把故乡的明月
当母亲的一滴泪来读,当父亲的一封家书来读
读出了母亲立在村口,父亲站在山头,眺望
散落山上,零零碎碎,光秃秃的旧坟
那是爷爷二十年的新家
清明,等着我拎点香火,哀思和祈祷
屋前的几只麻雀叫喊,仿佛让我听到小村的乡音
从一个树上跳到另一个树上
宛如我从异乡回到了故乡
稻草人,在凄风苦雨中,挥旗,守望那片田野
与我的故乡长得很像
金楠 推荐语:
一首乡愁诗表达诗人对故乡尤其是亲人的思念和痛楚。语句还可以再精炼一下。

作者简介:
张维清,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诗刊、中国诗歌、长江丛刊、长江文艺、长江日报、湖北日报、芳草潮等刊物上发表诗歌一百余首。撰写个人诗集,乡土、父老乡亲、风语、春暖花开、四部。先后获武汉市99位诗人诗歌奖,财政部财政文学诗歌二等奖。

长句
文/叶虻
我的目光注定还是要
穿过那片低矮的树丛
到达来年之茂盛的山岗
即便你无暇同行
但我获准以万物之名义
复苏这片代替遐想的原野
在我远行归来之前
那片木棉挨近的窗楹
那些我们伫立良久而又
不忍离散的青萌旧日
我们还可以用微创的泪水
让这时辰 假以时日
原来的我读诗:
你在最阴暗的角落里去挖掘自我灵魂,将往日旧事一一去复活,因而加深了诗的表现力,使读者品一壶老酒,听一曲古典音乐一样,曲调那么明晰稳健,音韵优美,又开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拟人化手法,即象征主义。把诗中主人公形象地描述了人身各个器官之间的可以互相转换的关系,同时也指出物质层次的一切和内心的精神层次又互相变换、互相提升。

作者简介:
叶虻,北京人。诗歌和散文散见 《南方文学》《贵阳晚报》《诗歌周刊》《人民日报海外版》《东方文学》《美国清风文萃》《新西兰先驱报》《蒙特利尔华人报》台湾《南华报》等报纸和杂志期刊;诗歌作品曾多次获得网络文学优秀奖,作品入选《中国网络诗歌年鉴》《北大百年新诗选》等多种诗歌合集。作品多半以上为爱情题材,有情歌诗人的美誉。

大寒
文/刘金山
窗外,有凛冽的寒光闪过
依然没有看到,那个仗剑而行的人
风声翻译出来的软刃,似乎更具凌厉的指向
坐下铺纸研墨,继续替代那些苍老的草木
邀约一场雪。至于来与不来
我都必须将这封书信进行到底
落款之前,我必须说到悬崖
和悬崖之下的冰河蠕动
梦在深巷赏析:
刘金山老师的文字将大寒的特点描写的非常自然。用词用句也是非常老道,每一节之间丝毫没有断裂,层次之间衔接自然。窗外的冬景象一幅画呈现得干干净净。

中年赋
文/刘金山(河南)
想当然的华丽,大多都被
抖落在身后的来路
霜雪停歇,鬓角成为它们最适宜的居留之地
鱼尾纹是光阴的河床,自此以后
涨潮就有泛滥之势
应做的梦,几乎都做遍了
却也明白了,有些毗邻而居的美好
已注定此生无法抵达
渐渐的,喜欢用淡然和坦然
涂抹,每一个举手投足的动作和表情
甚至必须掏出来的谎言
不惑之年,开始熟稔于假惑
仅剩的半支蜡炬,须加倍地挺立并燃烧
光影,昏黄而微弱;而我
正被迫与它合二为一
涅槃 读诗
我也人到中年,诗人写我心。“有些毗邻而居的美好 已注定此生无法抵达”,所以,面对生活“淡然和坦然”,我们就像燃烧的蜡烛,过去的时光“霜雪停歇,鬓角成为它们最适宜的居留之地”,现在“仅剩的半支蜡炬,须加倍地挺立并燃烧”。时光不再,好好生活。诗人很注重提炼生活之语,经典之句频出。点赞。

作者简介
刘金山:笔名黄河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人。喜欢文字,相信文字可以驱走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快。

出于礼貌
文/常利民
小山北麓有一条小路
脚印修成
我试着登上几步
前面是散落的陵墓
——这些,被心事揣进怀里的人
我并没有穿过,又
踩着自己的脚印退回
我并不信奉鬼神
只是不想惊醒一些
终于可以安静睡去的人
这,使我有了高尚的感觉
梦在深巷赏析:
老师开篇两句特别干净利落,也就是一句能说出的绝对不会啰嗦。作者将登山路上的叙述简单陈述了一下。结尾以一句结束。很棒!

【作者简介】
常利民,河北唐山滦州人。兴趣广泛,尤喜文字。游荡于诗海边缘。

母亲的花园
文/海燕(北京)
我剪下洋牡丹的叶子
像剪掉背上的芒刺
我举着韭菜花,蕾丝花举着我
绿苔里藏着溪水,鸟鸣
花园在疯舞
石子,伸出残缺的舌头
我听到推门声,打开土地
听到蚯蚓探入地心的腹语
万物的魔术,在相同的海中
而香石竹拿着的红色花瓣
像母亲脸颊长出的日出和黄昏
梦在深巷赏析:
意象与物像相结合的文字,才是上乘之作。整首作品像作者轻描淡写的叙述,可是,文字里透着某些思想。诗者的境界,在一动一静之间产生。

作者简介
海燕,北京人,
【华人诗者联盟】
【海燕精品文学】
诗歌平台创始人。
喜欢诗词,愿向各位老师学习。
诚交诗友。

大寒
文/那片树叶(河北)
数九,数着数着
就数到大寒了
好冷的名字
别急
我已经为你准备了羊皮袄
还有一壶好酒
只一个转身
你的名字就热乎了
看,春天已经爬上枝头
在向你招手呢
涅槃 读诗
诗写轻松、美好、希望。大寒,“好冷的名字”,诗人却说“只一个转身,你的名字就热乎了”。寥寥数语,我们就感到了温暖,可见作者写作功底深厚。
诗,不在乎长短,只要脉络清晰,诗句精炼,内容充实,给人以向上。就是好诗。此诗,把一个寒冷的节气写的这样轻松,又使人看到了“春”的枝头。为作者点赞。
遇雪
文/那片树叶(河北)
一场雪
接受冬天的邀请
落下来
把大地洗白了
一个戴红领巾的孩子
走在上学的路上
雪还在下着
身后没有脚印
只有一枝鲜艳的红梅
在飞雪中悬浮
金楠 推荐语:
诗人用雪中孩子转换意象为雪中梅,更显生长绽放的美丽。

作者简介:
那片树叶,男,河北。早年做过新闻报道工作,在各级报刊发表稿件若干。近年来业余学写小说、现代诗歌,主要在网刊上发表。

创口贴
作者: 老远(湖北)
那一日在村口
带刀的一别
将难舍难分的亲人们
活生生地割开了
怀抱梦想
捂紧疼痛远行的亲人
身上留下一道
流血不止的伤口
一张张人民币的创口贴
没有任何疗效
唯一有疗效的创口贴
就是一张回家的火车票
涅槃 读诗
诗人很注意抓住生活里常见的素材,以小见大。作者和亲人分别,在外打拼生活,当然是为了谋一份职业,挣钱养家,更好的生存。但是,分别的苦痛是一道深深的疤痕,再多的人民币也不能治愈,“创可贴,就是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作者回家的渴望很简单,可是,在这个疫情弥漫的时候,能实现吗?我读出了一颗游子归家似箭的心。

作者简介
老远,又名袁子弹,湖北省阳新县陶港镇上徐村袁均立湾人。喜欢看诗学诗写诗,一些诗发表在《诗歌月刊》、《诗歌周刊》、《富川双月刊》上。曾在中国诗歌流派网任编辑、主持。

兰园纪事
作者:雪丰谷
怀旧,是一块思想的空地
面积可方,也可圆
记得早先,门前槐树上
绿叶交替掩护过麻雀
早先的母亲,摆弄针线
就像树木摆弄阳光
就算剪了块乌云,当补丁
照样能弥补人世的缺陷
唉,没了槐树,这个冬天
时间只剩下光秃秃一片
子楚评诗:
这简短的几行表达出了一份浓浓的真情。作者以怀旧开场,回忆着生活的点滴,虽是平常也是最深刻的念想,从槐树到麻雀,再到母亲摆弄的针线,这些记忆犹新的画面都是作者生活里最珍贵的。
从精炼的文字中能够看出作者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的个性,很好的一首小诗,拜读欣赏了。

作者简介
雪丰谷,原名王永福,南京人。下过乡,当过兵。作品散见国内外报刊杂志,还被选入各种选本。出版过诗集《诗无邪》等。

御碑亭
作者: 钱智伟
金莲桥前,重檐,歇山顶
当中须弥座上,一块碑,行草
圆润,浑厚,富贵气
那是关外来的十全老人
我转两圈,左看看右看看,正看看反看看
叫宁古塔没有塔,叫爱新觉罗呢?
三代文治武功,蘸着斩立决的朱色笔
文字筐成狱,装三千冤魂
阿弥陀佛。惠山寺暮鼓晨钟
石碑已经立了三百年
子楚诗评:
此游记堪称精品,挥洒之间独抒性灵。从“惠山寺,暮鼓晨钟”到“石碑已经立了三百年”表现了自然的风情和韵味,作者从一桥一碑中融化悠悠情怀,寄托了他恬淡的襟怀。

作者简介
钱智伟
网名茅屋寒士,60年生,偶有作品见诸于报刊网络,现为中诗网、世界诗歌网江苏频道编辑,五星文学网散文副主编。

后半辈子
文/周围(河南)
无论是谁
指着一堆大麦或稻谷
厂门口坐着的稚嫩孩子
都甜甜地喊它们
酒
孩子打小玩在酒厂
父亲是酿酒的
每次
听到这样的回答
父亲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他说
孩子好眼力
看穿了
酒
是粮食的后半辈子
子楚评诗:
人生如酒,生活亦然。作者更是看的透彻,“酒,是粮食的后半辈子”,其实在说,孩子是他的生命延续。粮食酿成的酒,稳定了生活,“父亲总是笑的合不拢嘴”朴实的画面感一上来,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自足常乐,更是让孩子有了梦想和希望一样。
好诗,欣赏。

作者简介
周围,原名周学齐,湖北红安人,毕业于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研究会会员。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解放军文艺》《中国诗歌网》《诗刊》《中国乡村》《河南日报》《河南诗人》《大河报》《郑州日报》等军内外报刊杂志和网络发表新闻报道、小说、诗歌、评论500多篇,30万余字,多次在全国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

池塘边上的凝望
文/竹林居士(河南)
池塘
收藏了大树
也收藏了我的思想
只有云
匆匆忙忙
自顾自的飞翔
金楠 推荐语:
诗人使用对比的手法把树与云进行对比,同时隐喻两种事物、两个情景。


迎春
文/金强(江西)
风儿扬起发梢
把思念高高举起
吹过河流,掠过田野
寻找失落的春意
那抽绿的萌动,轻盈草尖上
质感的舞蹈,闪烁眼帘
那枝头渐浓的耳语
表露心迹,韵足味长
借一缕阳光
邀一阵清风
打开胸襟,迎春入怀
万紫千红总是
人间至味与清欢
金楠推荐语:
诗人用“风”扬起春意新颖,以“失落的春意”落笔疫情,妙到好处;结尾以“清欢”隐喻疫情之下得心态。

【作者简介】
金强,江西婺源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凤凰美洲总社副社长,凤凰美州爱情诗社长,中奥多瑙诗社副社长,中国诗歌周刊编委,长淮诗社主席团成员。作品
收录到《中外汉俳诗选》《中国诗歌精选》《中国当代诗歌作家》等诗歌书籍。报刊杂志有美国费城《海华都市报》菲律宾《时报》《世界日报》《诗路》文学月刊《天柱》诗刊《浙江文艺》诗歌专刊《中原诗刊》《安徽诗人》《南北作家》《山风》诗刊《现代诗美学》《中国诗歌周刊》《上饶文艺》等。

我是谁
文/庒湮
没有依托,没有悬挂
脸上的沧桑透出鸡鸣
牵着的自己的影子
像一条黑色的渺无人烟的悬崖栈道
踩着月亮崎岖的脚印过来
我是谁
由于先天不识梵文,加之
被人间烟火上千年熏蒸
我的成长历史仅现一鳞半爪
——先是被划为泄露人间真相的囚徒
后被一个衣不蔽体的女人捧为烈士
从此,人魔两界都有我的指纹
于是,白天偷吃太阳
夜晚剁捣月光
只在有雪的傍晚才与天敌隔海对视
并互通名号:火光
金楠 推荐语:
诗人用光与火构成人间烟火的互通名号,来隐喻二者无处不在。

作者简介
庒湮,原名严钦农。男,1962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
我是异类,在天堂和地狱间自由出入,跟人鬼神亲密接触,因而,我能轻易识别哭声和笑声。
诗歌是我独有的宗教,我在诗里寻求释放和救赎,既娱人,更渡己,在喧嚷的尘嚣里,做自己尊敬的人。

年关
文/流沙
眼瞅着年关
再一次悄然眼前
心惊肉颤
岁月都去哪儿了
曾经的热情,为何
会龟缩成冰凉的
鹅卵
且将新桃换旧符
兴许
除夕夜的声声爆竹
能够炸出一个
崭新的天
金楠 推荐语:
看似写年关,实则写春天和对抗击疫情的渴望。

作者简介
流沙,农家子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风中行走。喜爱旅游、摄影、垂钓。夜深人静时,也会思考着摆弄几句诗文,以示苟安。




《华人诗者联盟》
《海燕精品文学》
联合文学平台
精英团队
总裁: 海燕
执行总裁: 涅槃
秘书长: 李彩云
诗歌顾问:
涅槃 李彩云 庄子蝶一 梦在深巷
金楠 周静伟
特邀诗评:
涅槃 墨磨人 橙石 修哥拾贝
原来的我 夜梦无痕
陈仕珍 子楚
现代诗主编:
耿建文 麒麟
逍遥 天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