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自古丽逸江南、山灵水秀,古越之地、人文蔚兴,先人山高水长之风、两浙钟灵毓秀之境,吸引历代思想先哲、文人墨客来浙江游历论学,是华夏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地之一。浙江省目前正在着力建设的四条诗路文化带,引起了国内外文化界和学术界的极大的兴趣和热切的关注。特别是引起国内诗词界的瞩目。浙江诗路以主要水系(古道)为纽带贯穿全省,勾勒出浙江诗路文化的诗人行迹图、水系交通图、浙学学脉图、名城古镇图、遗产风物图“五幅地图”,“以诗(诗词曲赋)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分别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建设诗路文化带,不但是浙江文化建设的时代亮点,也必将对推动中华诗词文化的继承发展起到突出的作用。《小楼听雨诗刊》是面向全球的一家诗词公众号,因主创者来自浙江,理应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号召,参与到浙江诗路建设的氛围营造中来。从本辑起,特在小楼开始新设“浙江诗路”栏目,刊登诗人们吟唱浙江四条诗路的诗词佳作,与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的微刊《诗联浙江》刊登“浙江诗路”栏目相得益彰,共同为浙江诗路文化带建设放歌高吟。
2020-11-14

刘爱红,字静如。出生于辽宁大连。幼时受父亲影响热爱文学,作品入选多种文学诗刊年度读本及网络诗词平台。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北京诗词学会副秘书长。现居北京。

腾空云外天庭静,近影缠绵,远影缠绵。一抹蓝天、又见雁行穿。迢迢递递唐诗路,听雨前缘,听雨今缘。临海心牵、赋橘说丰年。望里绿还红,歌伴朝还暮。谁个迎寒醉岭边,啖橘题新赋。临海有宾朋,高雁过霜树。露冷风凉蜜果香,香透唐诗路。折过柳枝横,隔屏常相叙。常忆那年上学堂,东岳缘归处。橘影待霜收,雁渡榴花雨。暑往冬来喜鹊应,同赴诗之旅。沐雨新芽,葱茏翠卷,小桥连着长亭。锦玉金芳,忒多古怪精灵。吴侬软语争教我,对柚香、慢理尘缨。忆当年、曲巷斜衿,濯洗琼英。悠悠岁月青梅醒,望南翔夕晚,梧叶心情。伴尔迢迢,雁书相契相倾。秋霞尽处寻幽迹,从别过,细写云程。愿如今,小字珠玑,重叙春声。山依旧,水依旧,山水依依秀。拼个雨花圆,结个东风扣。才别钱塘春水潭。一袖春风,半绿春帘。云边谁解柳莺啼,穿锦花衣,惹玉花簪。赋得词人湖月南。桨影遗幽,鹤渡青岚。亭中抱朴越刀旋,金石轻磨,细雨清涵。柳渡春来桃渡暖,一段春波,一段春风剪。春麓敛眉云缱绻,凤栖梧树春愁盏。春水春声春雨绾,春近珠瑛,春近珠帘卷。谁蹴秋千春欲懒,青荷初度春寒远。钱塘潇潇处,谁晓苎衣寒。曲桥风绿湖影,鸥鸟戏长滩。一片云帆渐远,几处笙箫隐约,春袖说清闲。疏梅摇潭底,鸣鹤渡孤山。油壁车,诗叠月,叹情缘。循湖回望,青鬓玉指掐丝弦。的是芳名留迹,冷落西泠题壁,莫问是何年。枫可待霜重,桂下倚婵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