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那牵牛的时光
青青草
那天读老乡山山的文章,看到文中写到了她的爷爷,我和山山是一个生产队的,早年还给她爷爷牵过牛呢。看了她的文章,不禁勾起了我一段儿时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在生产队里,山山的爷爷是耕地的老把式,可也是上了年纪,一条腿还有伤病,需要一个稳当听话的孩子跟着他赶牛耕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牵牛童”,队长挑来挑去就选中了我。
记得,牛里有头黑犍,性子有点暴,起初我很害怕,不敢靠近它。这时,山山的爷爷就拍拍我的肩说:“别怕,看我给你调教一下它。”于是他拉着黑犍的鼻子,大声呵斥着,这黑犍就老实了。渐渐的,我和牛儿成了好朋友。我抚摸着牛儿的头,给牛儿喂草,牛儿会温顺地用舌头舔着我的手,有时还会扬起头发出”哞哞”的叫声……
耕地的时候,我牵着牛儿在前面走着,山山的爷爷肩上拖着长长的牛鞭,一手扶犁,一手扯着缰绳,嘴里不停地吆喝着,三头牛使劲地往前拉着,遇到牛不听话偷懒,就一鞭子甩过去……
那时候,我虽然年龄小,但对扶犁耕地也是跃跃欲试,看老人高兴的时候,就央求让我学着扶犁耕一会儿。一开始老人不放心,后来,见我很执着,也就同意了。刚开始学的时候,深一脚浅一脚,犁总是扶不稳,老是东倒西歪,有时还跑犁,老人跟在一边手把手地教,时间长了,慢慢就掌握要领了,也就顺手了。最有趣的是学耢地了:肩拖长鞭,手拉缰绳,岔开腿站在耢上,努力掌握住平衡,把地耢平,一边吆喝着牛儿,一边晃来晃去,感觉自己好威风啊!
休息时,牛儿趴在松软的土地上,眯着眼睛,嘴巴在不停地咀嚼着;老人坐在地头,慢慢喝一会儿水,再用纸卷上一支烟,吧嗒吧嗒地抽着,一边吐着烟,一边静静地望着远方;我呢,则喜欢在地里跑来跑去逮蚂蚱,把逮来的蚂蚱,用釉草串起来。有时老人高兴了,也叫我坐在他的身边,给我拉上一段呱……
时光飞逝,一晃就老了。如今在农村,赶牛耕地已难得一见了,然而,小时候与山山的爷爷在一起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忘不了那段与老人朝夕相伴的日子,忘不了那地里散发的新翻泥土的气息,忘不了那淳朴的农村老汉,拖着病腿,躬身扶犁的样子……
作者:青青草,本名,宫顺,退休教师,五老志愿者,爱好写作与朗诵,用声音播撒真情,以心灵品味人生。代表作有《迎春花》《又是杏花飘雨时》《雪花的思念》《这个春天,你好美》《夏夜小茶桌》《警旗猎猎铸警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