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57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139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盘河山中看雾山 彝良路上走泥丸
铁裕
周未,昭通山野徒步群又开始了富有挑战意义的行走。
这次行走的计划是:自乘公交车到火车站乘坐火车,然后在田梁子下车,集合完毕后徒步。
这一期的行走特点是:以山路为主,行程36公里,经过曹家坪,去看倒流水,再过放马坝,然后走到盘河镇,行走结束。应该说,这是一次高难度的行走。因此,总领队在公布路线图时就强调:体弱者要量力而行。
我没有去过盘河,早就听说那里的山势险峻、风景优美,因而欣然前往。
我们乘坐了一个多小时的火车后,到达田梁子下车。我抬头一看,只见天地间几乎笼罩在茫茫白雾中,近处的花草、树木、藤蔓,远处的高山、危峰、悬崖,都在袅袅娜娜的浓雾中,时而隐遁,时而裸露。

当我们开始徙步时,才发现:路是那样的泥泞、蜿蜒、陡峭,而有的地方根本无路,而是些凹塘、水坑、烂泥。然而,面对如此难走的路,群员们没有一个退缩,而是满怀信心的去把路途丈量。
走着走着,雾更大了,路也更难走了。但在迷茫的雾中行走,别有一番情趣。你看那茫茫浓雾,时而如幽深的梦,时而似虚无的幻;时而又涌滚成朦胧的抒情诗,时而又写意成硕大的水墨画;时而演绎成缥缈的仙山,时而又幻化成美丽的神女。
一会儿就到了曹家坪,这里四处环山,山中有山,山连接着山。我们爬上一座山后,却又见浓雾涌滚而来,那迷茫的雾仿佛在随人而行。
你走,它挥之不去;
你停,它缠绵而绕;
你看,它袅袅娜娜。

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雾中的山形各异,有的半隐半现,有的悄然静卧,有的仿佛在沉思,有的宛如在低吟,我不禁想起一句诗来:
烟波缥缈隐险峰,上下左右各不同。
我边走边想:人生于世,时而如一抹尘烟,烟雾缭绕;时而如一个魂梦,若在千里烟波中,悄然凋落;时而又似万里晴空,有着诗意般的优美,也有着荷莲一般的清莹。
是啊,心境、意境、仙境、幻境、环境,皆在于此凡尘中的心。可谓心随意念动,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于我?若是我不悲、不伤、不念,岁月静好、无恙。因此,我们无需去强求,去奢望,因为千生百世,皆是因缘而起,也因缘而灭,荣华富贵,上苍早已注定。
我们行走于山中,处处是山,山山有雾。于山中看雾,既有诗的朦胧,又有人的情怀。然而,更有一种美好的期盼。
那浓重、苍茫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
时而仿佛是从天上轻盈地落下的一个宽而厚的垂帘,将山野轻轻地罩住;
时而又似奔涌的江水,在山野间一泻千里;
时而又如惊涛骇浪,拍击着悬崖;
时而有形时而无形,时而朦胧时而淡雅。

李隆基诗云:
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多美的诗,多美的雾啊!我边走边欣赏。谁说雾是阴冷、潮湿的?你看这雾美丽而温柔,美得性感、绝伦;美到极致、醉人。
在雾中行走,总觉山不转,是水在转;溪水不流,是雾在涌;岩石不立,是松在卧。是呵,这是美丽、温柔、大气、潇洒的雾的一大杰作。
这雾不是那种“雾锁山头山锁雾”的浓雾,浓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
这雾不是那种“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迷雾,雾得使人愁惆、困惑;
这雾不是那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的大雾,雾得叫人伤感、迷离;
这雾是:“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的晓雾,它宁静而雅致;
这雾是“花间明黯飞轻雨,今宵好向郎边去”,它清新而自然;
这雾是“江雾霏霏作雪天,樽前醉倒不知寒”,它清爽而流畅。

总之,这雾给人以清爽、美丽、优雅、大气、古典的感觉。它美就美在洁净而亲切,妙就妙在温柔而恬淡。
也许,一位诗人在看到了这雾后,才诗兴大发,随即吟道:
浮云在水月在天,极目尽处是青山。
织锦缠腰叠叠翠,子规今夜愁故园。
许多人恨雾、怕雾、厌雾、骂雾,将它说成是妖雾。其实,雾是朦胧的象征,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在遇寒冷凝结之后,漂浮在空中的小水点。可以想象,如果山川大地没有了雾的点缀,哪还有朦胧之美?你再看诗人是怎么吟咏雾的:
氤氲清岚绕青山,层峦耸翠幽谷然。
好是人间有情处,美景良辰奈何天。
这回是我第二次到彝良去徙步。去年,我早就领教了彝良的泥滑烂路。
当我们走到一座山野时,已无路可走,只有沿着山野慢慢前行。而山上稀泥如汤,荆棘似刺,行走极为困难。有的群员满身是泥,有的摔倒在地,有的体力透支。而两旁又是悬崖绝壁,根本没有攀援之处。行之如临万丈深渊,观之使人生畏。然而,再大的困难都难不倒山野人。
路再难走,我们依然前行;
路再遥远,总是在吸引住我们向前。

我想: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多去走走那些陌生的地方,就会有一种久违的感动,一种心怡的清新。在行走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无论是好是坏,是长是短,是美是丑,那一切都是生命的礼物,都是上苍对我们艰辛的付出后的回赐。
行走,是一种生存的方式,也是一种人生的修行。你如果不去行走在,怎能看到千千万万座朦胧、雄浑的山野?如果不出门,又怎能跋涉过万万千千条奔泻、湍急的河流?
山高自然能掩凡俗,水深可以洗濯尘心。在痛苦时,自有一种快乐涌现,那是行走的潇洒;辉煌过后,会有一种失落,那是在狂妄之后的一种沉淀。
人生在世,是耶、非耶、强耶、弱耶、贫耶、富耶、贵耶、贱耶,都要在人生之路上走过。行走就是一种体验。
不走,怎么会有感悟?
不看,怎知世界之大?
不悟,怎会有庄周梦蝶而把人生看淡?
不思,怎会有比干因直言而惨遭七瓣?

佛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行走,就是洗心;
行走,就是感悟;
行走,就是剖心;
行走,就是沉思。
活着,我们不要过多的指责别人,让自己痛苦,只能在修行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如果总是说别人总对不起自己,那是因为自己修行不够。
群员们边走边说要去看倒流水。我想:这地名真是富有禅意与诗意啊!不知是哪个高人取的,难道他想时光倒流,返老还童?难道他想青春永驻,长生不老?可是,世间哪有真正的倒流水呵?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倒流水。
再走了一会儿,就到了放马坝。一些村民看到我们好奇地问:你们是来干什么的?有群员说是来徒步的;也有的群员说是来玩耍的;而我在心里说,是来修行的。
我们继续往前走着,许多群员虽然很疲惫了,但依然向前迈进。是啊,行走,我们需要的是一颗无畏的心,一双种勤劳的脚步。只有往前走,才会有新的机遇;只会有不断的思悟,才会有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我们的徒步虽然艰苦,但却能让心灵清爽,将目光放远。

为了生命的那束圣光,无论怎样,我们都得行走。
行走使我们知道,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尘世的幻想,而繁华只是尘世的包装;所有的辉煌都会化为云烟,而富贵只是身外之物,一切的虚名都将泯灭在荒野之间。只有脚踏实地的行走,才会抵达远方。
昨天再美好,也走不回去;明天再难,也要迈开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才会走到有梦想的地方;也只有不畏艰辛的走下去,才会有健康的身体,才会闻到幸福的芬芳。

图片由作者提供 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