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鬼故事,当时认为是大人们专门用来吓唬小孩的。听得多了,也确实有些害怕鬼,讨厌鬼,更怕见到鬼。
一次,一位勤劳又善良、老实又本分的砖瓦匠讲,他遇到了鬼,但没见到鬼,鬼也没伤害他。
以前烧砖瓦没有机械,全靠人工制作,很劳累。先把土用水和成泥,再用砖斗子把泥托成砖坯,一斗能托三块砖坯。砖坯在地上晾晒一天后,架成垛,彻底晾晒干透备烧。瓦坯则经过人工转轮制作,晾晒而成。那时烧砖瓦的窑也很小,在地上挖个深坑,留好架砖瓦坯的平台,烧砖瓦的火道,架好砖瓦坯后封顶,点火烧制。待砖瓦烧透后,从窑顶灌水呛窑,使砖瓦变成蓝色。因为过去人们建房都用蓝砖蓝瓦。
从前人们都敬畏天地鬼神,砖瓦匠做砖瓦要用土,晾晒砖瓦需有好天气,烧砖瓦要用火,呛砖瓦要用水,因此砖瓦匠比普通百姓更迷信,烧香敬神更虔诚,上贡更勤快。
烧砖瓦需要不时向砖窑内添煤,为了方便不误事,砖瓦匠烧窑时晚上通常就睡在窑道里。

这位匠人讲述了他的一次奇遇。有一天晚上烧砖,他睡在窑道里。心中想着填煤,故睡得不踏实,迷迷糊糊,似醒非醒。朦胧中他听到有人向他喊:让一让,让一让。他睁开眼,身旁却没有人。他又入睡,“让一让”的声音又响起。几次三番搞得他睡不着。几天烧砖熬夜,他太疲乏了,决定不再理会,安心睡觉。这次他睡得很香,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已睡在离原来睡的地方有一丈多远的煤堆上。他害怕极了,吓得一夜再没合眼。他百思不解,向人说起这事,有位白胡子老人说,你遇到鬼了,你挡了鬼的道,鬼给你换了个地方,给你开了个玩笑,鬼没伤害你,说明你是个善人。于是,他不再害怕了。第二晚去烧窑换了个地方睡,再也没有发生过这种事。
第一次听到这件奇事,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也许是这位匠人在故弄玄虚。可时隔一年,这类事却又在我们大队真实上演。
1961年,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集体收入,改善社员生活,各大队都组建了副业队,搞多种经营。我们城关公社在礼大队在村北搞了个副业队,有养猪场、油坊、磨坊、碾坊、弹轧花坊、苗圃、果园、还有砖瓦场,当时社队副业搞得红红火火。

砖瓦场建有两个烧砖瓦窑,从偃师县佃庄公社请了两位砖瓦师傅。有一位师傅姓张,他身强力壮,不仅手艺高,而且很健谈,爱说爱笑,待人和蔼可亲,爱逗小孩子玩。那时,我在余庄完小上学,副业队正好在去学的路上,上下学都要经过那里。只要不耽误上课,我和小伙伴们都爱在那里逗留,看张师傅做砖瓦,听他讲故事。他知道很多,讲起来没完没了。他还写得一手好字,他用粉笔在门框上写了一幅对联:“笑看祖国建设日新月异,闲谈英雄人非小人之辈”,至今我记忆犹新。
我俩还发生过一次有趣的对话。那时电影很少,为了看电影能跑十多里路也要去看个新片。一次余庄要演电影,电影名是“我知道”。下午放学,张师傅问我余庄今晚演啥电影,我回答:“我知道”。张师傅说,我没听清,你再说一遍,我又重复一遍,“我知道”。张师傅说,我问你电影名是什么?我一本正经地回答:电影名是“我知道”。张师傅有点生气了,说,我知道你知道,你不知道我还会问你干啥。我委屈地说,真是“我知道”,我不骗你。看来说不清了,晚上张师傅去看了电影,才知道我说的是真话,没骗他。

随后,张师傅就经历了同类怪事。一天烧窑,张师傅睡在窑道里看火,睡梦中仿佛有人推他说,快醒醒,躲躲!他醒来身边什么人也没有。张师傅又进入梦乡。同样的提醒又在耳边响起。反复数次搞得张师傅心烦意乱睡不着觉,他想干脆不睡了,索性卷起铺盖卷向窑道外走去。当他刚走出窑道,就听到窑道内“扑通”一声响。张师傅放下铺盖返回窑道,只见从窑道顶掉下一大土块,正好砸在他睡觉的地方。于是他赶紧对天祈祷,多谢神灵搭救,多亏早走一步,否则就没命了。看来冥冥之中还真有神灵。
原来,在挖砖窑时,曾挖出一个墓葬,棺木已损,仅有遗骨。善良的张师傅小心地捡拾遗骨又埋在别处,并焚香烧纸祷告,不该打扰逝者,这实属无意,敬请原谅,委屈死者迁居他方,每年清明还去祭拜。
张师傅讲了他的奇遇,还领我看了现场,我真为张师傅庆幸。认为张师傅确实是好人,好人终有好报。

有关鬼神的故事很多,饭后茶余人们也都传播。流传最广的是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的巨著聊斋。一个个鲜活的鬼怪妖狐形象跃然纸上,流传世间。电视剧聊斋主题歌《说聊斋》唱得好: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都到心头来。鬼也不是鬼,怪也不是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感慨,此中滋味谁人能解得开……
其实,人鬼妖仙皆为一体。人鬼的区别仅在于气息,气存则为人,气绝则成鬼。人修炼不精则为妖,妖能妖言惑众,兴风作浪,有时会危害社会,危及百姓,但妖比人本领大,能量大,凡人不能与其相比。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得道则成仙,这是人最高的期盼,仙能除妖,惩恶扬善,造福万民。
人鬼虽殊途,“和谐”是同理!

作者简介:马生彩,生于1948年,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一组人,69年参加山东曲阜防山炮兵部队,74年退伍后历任村干部,2015年出版文史资料《在礼百年》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