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子论诗
诗如其人,要论修养和品性。文字要有涵养,一字一句皆有分寸。让人看着顺心,听着顺心。
古人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并且是根本。
诗的修养是诗人的修养,诗的品性是诗人的品性。浅薄的诗人,常说话难听,道德不可能高深。
在这个肉弱强食的社会,有许多不公平,诗人也会遭遇一些不幸。但好的诗人,从不怨天尤人,内心平静,有阳光。
诗人不是道德的化身,不可能不染一粒灰尘,有时不干净。但他的文字必须干净,那是他跳动的灵魂。
诗的语言文字,遇到红灯要停,不能一路畅行,要合符规范,不能违背社会公德和制定的法则,让人感觉有良好的品性。
如果是给一个人看,则可赤裸裸地,毫不隐晦。如果要发表,则要有所顾忌,不能太露骨,不能不讲社会文明。
下半身诗人,是语言的娼妓。灵魂落入到了红尘,变为贱人。却不知羞耻,大摇大摆地,走在文字的大街上,可怜可恨。
诗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所以,《诗经》原本三千多首,最后留下三百零五首,又叫《诗三百》。百分之九十几的成为垃圾,被扔掉,变为历史踩过的泥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