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呼啸旧了明清的房屋,
那几棵老槐树上的鸟儿吵闹不休,
树下的欢闹声从东头到西头,
摆着西瓜的小桌排了近一里路,
敲瓜声每家门口都有。
吃西瓜的笑闹声惊动了天上头,
留下籽为来年再张口,
小娃高兴的对着井吼!
吃西瓜坐着的井台己拆除,
记忆里的闹腾掉落在井的深处。
老井西边是村上的食堂,☆
白蒸馍红米汤碗里冒油。
全村人起哄儿吃饭人声吼,
拥挤碰撞热闹的世界少有。
轰闹声渐渐变成了哭着诉苦,
馍小了饭少了没了油,
饥饿的碗盆叮当叮当敲着泣憷。

麻雀的嘴啄光树叶,
剥树皮的人像瘦猴,
三根筋撑着一个头。
食堂梦碎了以后,
家家门口端老碗的谝着就菜肉,
一伙一伙娃娃在树下追逐逮猴,
后边撵着一伙汪汪狗,
惊的一群鸡扑噜噜咕咕咕。
树上一群群鸟儿啁啾,
一只猫喵喵往树上傻瞅。
最能制造热闹的是牛驴吵的饲养组,
早先在石头坡上头。
料角搅红土的窑,
两丈宽把阳光里的声儿兜住,
深六丈六风雨无忧,
三个拐窑槽一溜,
开会的社员爱摸驴和牛。
暗拐窑装草,
每晚捉迷藏的吵闹不休。
铡草倒水搅拌了日月无数,
上下工的铃声震散了云雾。
移村东兴旺了骡马驴牛,
铁轮车胶轮车天天轰隆隆走,
碾的土路颤抖,
天天吆喝出来了犁耙耱耧。
油坊场专养那些爱吵的弱牛,
套碾子拉磨接梢就嘶吼。

沟南养母牛,
活蹦乱跳的一个个牛犊,
哞哞声此起彼伏。
南岸桥头独此秀!
地下户时分了牛拆了屋,
从此不见饲养组。
原地院子里枣花蜂儿嗅,
热风吹着椒树挂的红宝珠。
声儿留在了阳光里头!
注:农村食堂是人民公社的产物,低标准时的几年现象。一九六一年五月二十一日至六月十二日北京中央工作会议,取消了公共食堂。
(图片自网络,如侵刪)
(侯印来,韩城杏花村人,1954年生,师范毕业,中教一级。1971年任教,曾任初小、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班主任等。热心研究,在《语文教学通讯》《陕西青年》等二十多种报刊发文约百篇,省级以上论文二十多篇,十多篇入选书集,如《中学生作文成功途径十韵》发陕师大《写作导报》,95年入陕师大《初中作文系列训练三年级上供九年义务教育使用》参编出版书十余部,文章获奖二十余种,《新课程作文导航》一书,2003年获中语会"十五”课题专著一等奖,07年获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基金会科研论著三等奖。陕西省作协会员,省语文学会会员及研究员等。部分简介见百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