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月
文/张晓丽
诵读:水风
之一
从李白走到苏轼。走到“春江花月夜”。
“月初”在《诗经》中绽放温情的诗意。
张生和莺莺在《西厢记》里对月抚琴。
从文字中捞出一个个月亮。都不是我的。
我在城头仰望家的方向。
都没有银杏树旁跳过花墙的升起。
没有我的尖锐。没有我的婉约。
有一点空旷。也有婆娑的树影儿。
我的月亮属于一垛垛秋收过的秸秆。
属于细碎。属于美好。属于苍凉。
属于102国道穿过的村庄。
照亮心跳。夜色里回家的窗。
之二
想找一瓢慰红尘的烈酒。
想让那轮白玉盘倾听一回我的任性。
这一刻想变成那只麻雀。
平凡地寻找遗失的麦粒儿。
趴在城头上,看你明亮的脸庞。
童年始终都是岁月肩头不老的宝石。
带着小娃的欢喜读这一季月光。
读你此刻的惆怅。远方偶有狗吠。
今夜你是家乡的幕布上素颜的画像。
之三
不再贪心。不再想拥有整个世界。
只需要你来打扫我的枯萎。我们对影。
漆黑的路上有你的清朗。犹如今晚。
我在我的城头。忘掉情愁爱恨。
和树枝起舞。鸡鸭鹅集体发言。
请允许我随意。随意扔着石头。
随意画着粗犷。发出一种朔风的声音。
人间太正经。喜欢做一个疯子。
只有这里允许。有爱不嫌天涯远。
在年轮里一天天走近。我的昭昭。
之四
走得不快,还是喜欢车马更慢的时光。
人间给了我太多矛盾。清浅地笑。
一如你淡淡的眸眼。只明亮不说话。
千百次重复一个动作。拍下一处缺圆。
无意义的事儿就是有意义。
最简单的场景。最柔和的清晖。
离家在外的孩子把他们贴在胸膛。
据说那里有三千柔情,五千开阔。
故乡沉默着牵手“中秋”的温婉。
开启陈酿。有大把的光阴。
北方没有桂花,有摇曳的光影。
有你就够了。有醇香的玉米高粱。
之五
拯救不了乾坤万象。做着我自己。
想把今晚的月儿描绘得美一点。
想把今晚的月光随意安放。
儿时的那个伙伴儿是否到了月宫。
想和那个他再走一遍有清笛的晚上。
童年固执地说把它送给了萤火虫。
哥哥说把属于我的半块月饼放在了天上。
不再吵架。平和的烟火。
冬至之后我蜷缩的脊背日渐昂扬。
小雪悄悄来过。看不够的眉眼儿弯弯。
亲情的声音在呼唤。要过年了。玉月无尘。
流淌一份抒怀,我折叠好明亮。心情舒展。
之六
金戈铁马的喧嚣凝固。城头清月寒。
英雄主义回归田园。有多少遗落。
历史都不记得。哭泣着辨别回家的路。
唯有月光高悬,她看过地狱人间。
她说不怕不怕。长江东逝。
黑的会黑,白的会白。
雾霾会散去,江山会走回强健。
而我带着酒杯,与尔同销万古愁。
而你带着琴声,我们芙蓉月下醉。
清清浅浅。笑看一世流年。

作者简介:张晓丽,曾用笔名诗意地栖居xiaoli。辽宁锦州人。英语教师。文学爱好者。辽宁省作协会员。自然地行走,爱大美人间。写有温度的文字,生活简单就好。

诵读者简介:水风,写作者,爱好朗诵,摄影。著有作品集《西窗静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