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曾 与 死 神 擦 肩
文/吕晓蓉
人生的路程短暂而又漫长,当你匆匆走过,再去回望时,不免唏嘘不已,只觉得时光如过驹、回忆无穷。
每一个人的人生是不一样的,就如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我的人生确有些传奇,有些巧妙的契合,有些不幸之中的万幸。
这就好像,在冥冥尘埃中,有一双温暧的手一直在帮我,在保护我;有一双慈祥的目光一直在关注着我。
我想这个随时随地关注我的人,便是在我这一生中,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却让我幸免于难的“命运之灵"!

这件事发生在我九岁时的童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
那时我的家住在一条老街上,老街上全是木房子,一栋栋木屋紧紧相连。
那些木屋的檐边和轩栏上飞龙雕凤,古色古香,颇具当地诸多少数民族的特色。
一间间铺面的商品玲琅满目,街上整日热闹非凡,买卖的人群穿梭来往。
这就是小县城里最繁荣的商业街。
这条街大约只有五、六百米长,中间往右边进去,有一个巷子,两边都是铺面,中间三米宽的路面上全是由青石板铺成。
晴朗的天气里,你若从这里走进去,光滑的青石板路面能照出你的影子。
沿着这条青石板路,向里走一百多米,迎面你可见到一宅大院。
一副大槽门,厚重的两扇槽门旁有一对雄伟的石狮长年驻守着。一看便知这里曾是有名望的官府世家。
我的家就在这个大宅院里。
这个大院子里住的是本族人,都是亲戚关系,由一个老太祖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到我这儿是第五代了。
这个大宅院造型很像N字型,一竖一横再一竖,幽深曲折。
一间间两层楼的木屋外观大气,楼层栏杆上都雕饰着精美图案。
一条长长的青石板小路从槽门起,横横竖坚,曲曲折折地直延伸到院子深处。
初来窄到的人,来到这个院子,就像走进迷宫。
这是县城里的一所最大的古建筑群了。
我的童年就生活在这个大宅院。
童年的记忆里,这座大宅院是非常热闹的。
长辈们有好多,我称呼大奶奶、二奶奶到五奶奶;爷爷们也自然有五位了;爷爷下面的伯伯与叔叔就更多了,竟然有十几位。
长辈们对我们这些孩子,都亲切有加、关怀备至的,会使我们这些孩子,感到很温馨。
旦逢院子里有人办喜事,便张灯结彩,鞭炮声就震耳欲聋。人来人往的,好一派喜气洋洋。
我们院子里的小朋友们就更兴奋了,在人群中走呀、闹呀,一排排地抢着奔向红漆长凳,在上面挤呀挤的,谁把谁推下了,其他的人就拍手称快……
这些童年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清晰。
至今,那长长的巷子里。似乎还萦绕着我们孩童时代的嬉闹声……
那些童年时的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也如电影镜头,常常浮现在眼前……
其中,有一件刻骨铭心的记忆,比起那嬉闹声还要深刻。
那是我们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跳田"游戏时候发生的事儿。
那个冬天,好像是快要过年了,院子里的小朋友都聚在一个小坪坪里玩。
我与几个女孩子正在玩“跳田"游戏时,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拿着一把装着火药的玩具手枪,很神气地走到我面前说:
“你给我老实点,不然我会给你一枪!"
我很不服气地说:“你敢?"
可话音还没落下,那个男孩就拿着手枪对着我的额头“呯"的一枪。
顿时,我额头上就有鲜红的血流出来,男孩见状也吓住了,其他小朋友连忙喊来了男孩的爸妈。
那男孩哭着说:“我不知道枪里有火药”,他妈妈连忙背起我,奔向医院。
给我止血上药的医生说:
“还好,若稍微打偏一点点,打到太阳穴位上,这小女孩就没啦。”
男孩父母听了,脸都吓白了。
唉,我真命大!
至今,我的额头上还能看到一块小小的疤痕,它是抹不掉的童年记忆,是我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痕迹。

也许这“飞车”的说法,大多数人不理解。
是参加越野飞车吗?不是。
是杂技表演吗?不是。
那是什么呢?
这个“飞车"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
1984年的春天,那时我刚参加教育工作,分配在县城近郊的一个中心完小任教。
学校离县城只有二十华里。
那个年代还没有公交车。
由于要照顾两岁多的女儿,我只好不住校。天天骑着一辆自行车,从县城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县城,早早晚晚地往返跑。
那时,我还很年轻,我骑自行车的水平也蛮高呢!
我骑在我的那辆永久牌女式自行车上,飞奔在县城至清溪完小的路上,沿途清丽的风光让我心情很愉悦。
春光明媚时,我迷恋马路两旁青青的田野,感受和煦的阳光,还有那暧暧的春风的吹拂。
骑在自行车上一路飞奔,多么惬意啊!
可是有一天,我差一点点就命丧黄泉了。
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
因为我担任班主任工作,要去得早些,早读课之前有升旗活动。班主任老师必须提前到校把准备工作做好。
我骑着自行车,心急,一心想快点,一路上以飞快的速度前行。
在一段下坡路段,我也没放慢速度,车轮飞一般地行驶着。
突然,在交叉口,冲出了一辆拖垃机,向我横撞过来。
我来不及刹车,拖拉机的车头把我连车带人撞到了路边。我又翻了两三个滚,滚到了路边坡下的一块稻田里。
此时,田里正有两位农民在耕田,田里还有浅浅的积水,有秋天收割稻子割下稻穗后留下的一茬茬锋利的禾骨朵。
两个农民发现出车祸了,立马放下农活赶紧跑来将我扶起,他们把我全身打量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大伤,就笑了,直说我命大。
我也惊魂未定地扫视了全身,竟然完好无损,只是全身衣服透湿,满是泥巴。
" 命运之灵"又一次眷顾了我呀!我激动不已。
我连忙谢了两个热心肠的农民,爬上田埂,来到马路边。
那个拖拉机司机,正在帮我修理自行车。他见我有惊无险,就很庆幸地对我说了很多很多对不起的话……
我也就很无奈地说:"没事就好,今后我们都得注意呀,在交叉路口,又在下坡路段,得刹车慢行呀!"
我不顾满身的泥巴及湿淋淋的衣服,继续骑上自行车向学校奔去。
到了学校,学生们都已排着整齐的队列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了。
我满身泥巴,湿淋淋地,像个落汤鸡似的从操场边经过。
学生们看见我这模样,都抿嘴笑着。
不用我解释,我的狼狈形象,已说明了一切。同事们都能理解我今天迟到的原因了。
当我来到办公室时,一个同室住校的女老师见我这状态,立马去家里给我拿了一套干净的衣服,催我换上。
她关切地问我怎么回事?
我把经过告诉了她。她听后,很是惊愕,连声地说:“大难呀大难,惊险呀惊险……”
我也十分庆幸自己,大难无恙!但愿后福!
我的人生很平凡,平凡得如一颗微尘。
几次遇险,都与死神擦肩而过,免遭伤害,这是我的幸运;既然命运之灵如此眷顾我,赐福于我,我就得好好地珍惜自个儿的生命,让我的人生过得有意义,也让我对别人有意义!
2021年1月12日于长沙
欣赏湖南城步才女吕晓蓉老师的佳作《我曾与死神擦肩》,感觉温馨可人,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在写法上新颖别致,很值得推崇。现就本文的写法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全文重点写了作者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两个故事:一是“我被枪击过”,二是“飞车”。两个故事写法各不相同。
在写“我被枪击过"之前,做了大量的铺排,描写了县城一个古色古香、气势恢宏的大院,描写细腻,可谓淋漓尽致。同时还介绍了大院里的人,有长辈,有晚辈,有大人,有小孩儿。特别是对小孩儿做游戏的描写更是具体,把小孩儿天真活泼的特点展露无遗。这些描写看似多余的,其实没有一处闲笔。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为后文“枪击”做了很好的铺垫。然后具体描写被“枪击”的经过。这个过程主要是用语言描写来展示的,节省了很多文字,避免了冗长的叙述,显得言简意赅。这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技巧,值得学习。写游戏和“枪击”,两相对比,冲淡了散文的悲情色彩,写出了作者坦然面对这飞来横祸的心理,也表现了作者的大度和仁爱。
写“飞车”,同样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作者家在县城,工作在乡下的学校,因为有两岁的女儿在家,所以天天骑自行车上班。一路上风光无限。“春光明媚时,我迷恋马路两旁青青的田野,感受和煦的阳光,还有那暖暖的春风的吹拂”。多么迷人的春光啊,那时年轻的作者青春在飞扬,激情在燃烧。可是不幸的事情在不经意间发生了。那个星期一的早晨,作者感到学校去上课,车速特快,在马路拐弯处,拖拉机冲出来,把青春靓丽的作者撞飞到农田里,狼狈不堪,但是安然无恙。通过这样的对比,那被撞的不幸,笼罩在美丽之中。“死神"仿佛变成了“幸运之神”。其实这是作者乐观心态的表现,是美丽心灵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升华。
读雨露老师的散文,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当她被小朋友"枪击”时,被拖拉机师傅撞飞时,她没有去找别人的麻烦,没有去向别人索赔。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值得我们尊敬。如今社会上有人专门到马路上去“碰瓷”,以此讹诈别人的金钱。这种人与雨露老师比起来,多么卑微,多么渺小!点赞雨露老师的佳作!点赞雨露老师的人格!(点评:杨山坡)
欣赏才女吕晓蓉佳作《我曾与死神擦肩》,文字细腻,感情真挚,叙述清晰,才华过人,用笔写就人生,用心塑造自我,用情感染读者,用爱温暖周围。有福的人在遭遇危难时总能机缘巧合,贵人相助,将危险慢慢消磨,不管是9岁被玩伴误伤,还是刚参加工作被拖拉机撞飞,都在“吉人自有天相”中化解。人的一生,总有这样那样的磨难,或者病魔,或者车祸,或者家庭变故,或者其他,当不测来临,悲伤和痛苦总会缠绕身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想方设法去化解,去解决,让生活重获阳光,让命运自己掌握。才女无疑都是秉持积极向好的人生态度,把日子过的有声有色,把工作做的风生水起,欣赏学习。(点评:李花满园)
作者在散中的开头颇为感慨地说,她的人生确有些传奇,有些巧妙的契合,有些不幸之中的万幸。
她说,仿佛有一双温暧的手,一直在帮她,在保护她;有一双慈祥的目光一直在关注着她。
她曾遭受过多次的无妄之灾:一次差点被火枪误杀;另一次差点被拖拉机撞死:还有一次,是在另一篇散文《相遇》中写过的,因车祸而差点丧命。
在冥冥之中,她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幸免于难。这命运之神屡次战胜了死神,这就让读者感到:困难乃至灾难在某一种人生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严厉的导师。
这正如契诃夫所说,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作者的散文,写到两次遇难,虽写得一波三折,但并没有写得那么沉重,而是颇为轻松,这就让散文有了人生的希望之光,让主旨有了积极的内涵。
我看这篇散文的时候,便想起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多起类似作者的经历。我想,不少读者也会这样。
这篇散文启发了我们、感悟了我们,同时也教育了我们:
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亨利•门肯如是说。
其实,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乐观地对待困难、对待生活,包括乐观而忘我地对待爱情和事业。
我很喜欢作者在散文结尾的几句话:
人生很平凡,平凡得如一颗微尘。
几次遇险,我都与死神擦肩而过,免遭伤害,这是我的幸运;既然命运之灵如此眷顾我,赐福于我,我就得好好地珍惜自个儿的生命,让我的人生过得有意义,也让我对别人有意义!(点评:吴仰生)
欣赏才女吕晓蓉佳文《我曾与死神擦肩》。流年烟火,素锦绵长,作者 的一卷心语墨香,拜读后时刻温暖着心房,字字透着真情,句句暖着心扉,感动着读者。翻检光阴,回忆岁月的断章,任清浅的文字填满年轮的沟壑,在静好中垒砌一个又一个流年的花絮。作者的人生很有传奇色彩:9岁被玩伴火枪打伤,上班途中被拖拉机撞飞,因车祸而差点丧命《相遇》,多次与死神擦肩。一个又一个的生活故事,惊心动魄,一波三折,落墨渲染于银屏之上,描摹着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这是何等的积极心态!许多时候,生活由不得自己去选择,更不会给我们打草稿的机会。勇敢倔强地昂着头,向前走,让生活充满阳光。 人生,亦如沧海拾贝,那些五彩斑斓的,光辉了岁月,灿烂了流年;那些暗淡无光的,陪衬了童年和青春,点缀了前路。沧桑荏苒,无论何种境遇,何种经历,都丰盈着我们的人生旅途。打捞美好,品味甘甜。人生,简单就是快乐,淡泊即是心安!好好珍惜生命,让生命有意义。这是才女老师的人生独白!值得大赞学习。
该作品是当代文艺的一缕清风,文字干净,叙事流畅,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其情感之真切、意义之深远,品格之高雅,尽显于斯。展现了作者的人文风彩,更能激发读者热爱祖国报孝桑梓的热情和信心。(点评: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