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乡愁
文/任迎春
随着年龄增长,我愈来愈怀念故乡,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一切的一切常常在我心头萦绕挥之不去。是啊,从我参军到西藏,后转业到新乡,离家40多年了,期间虽然也不断回家,但总是时来暂去,忙生计,忙时光,不曾好好地回味故乡。直到现在,临近退休了,满满的乡愁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
我小时候,正是国家困难时期,记得那时候农村的日子苦,一年四季要靠摘野果挖野菜填补。每年的四五月间,经过一冬的孕育,加上几场春雨的滋润,待野菜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的时候,刚拔出来的野菜嫩绿、脆生、爽口、味美,是食用的最佳时机。每当放学后或星期天,我们都会约上自己要好的小伙伴,挎上各式各样的小篮子或者小箩筐,手拿镰刀、铲子,仨个一群俩个一伙儿,纷纷来到附近的田间地头挖野菜。这时候,你会发现,在山坡坡上,地边边旁,到处都是孩子们挖野菜的身影。
那个时候,我们小孩子把野菜挖回家后,经大人们挑选摘好,用清水反复洗净后,则依照不同的口味,清炒、凉拌或者做饺子馅。那时候的野菜,纯绿色无污染,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极为丰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不像现在,汽车尾气,农药、肥料,水质污染严重。在那个清苦的年代,野菜真的是帮了人们的大忙。
五六月份以后,山坡上的酸枣树和各类果木树开始挂果,酸酸的、涩涩的各种不成熟的小果子就成了我们小伙伴们利用各种方法採摘的对象,一直持续到果子成熟,大队、生产队防不胜防。那时候生产队里都有专门看林子的人,中午时分你听吧,看林子的人喉咙都喊哑了,“我看见你了,快出来吧!”“那是谁家的小孩呀,看我逮着你,告诉你家大人叫打你哟!”“好,你不出来,告诉大队罚你家工分噢!”尽管看林子的喊破了嗓子,我们一群群小毛孩嘻嘻哈哈、东藏西躲和看林子的捉迷藏,打游击战,只气的看林子的人吹胡子瞪眼干着急没有办法。
说起家乡的各种果子,品种繁多,现在想起来仍叫人直流口水:酸枣、软枣、柿子、山楂(山里红)、梨子、李子、杏子等等,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可以食用的野果。
然而,自从我参军,至今离开家乡四十多年来,我再也没有品尝过家乡的野菜野果。现在,市场繁荣,菜市场瓜果蔬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爱人偶尔也在菜市场上买到一些野菜,但吃起来总觉得没有以前家乡的野菜爽口。各种水果也没有以前孩提时代在家乡偷摘的不成熟的各种小果子好吃,更品不出那种青涩的酸酸的、甜甜的味道。
近一段时日,久居闹市的我,常常会忆起小时候在家乡的“美丽心情”。每当这时,老伴总是半开玩笑的对我说:“哎呀,你是不是又想起去上荒(家乡的一个地名)摘杏子刨远志(家乡山上的一种药材)啦”
是的,老家山青水秀,空气新鲜。绿树、红花、果香、鸟叫、虫鸣,还有徐徐清风,潺潺的水流,孩提的欢闹......一切的一切无不充满了甜美的旖旎秀丽风光和田园自然静怡气息。
年轮长了一圈又一圈,我心中的乡愁也一年年的愈来愈浓,我渴望再品尝家乡的野菜和山坡坡上各种青涩的小果子的愿望也越来愈发强烈。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间,我思念家乡还不光是想吃梦寐已久的野菜和山果,那里更是生我养我的故乡,那里有我热情纯朴的邻里乡亲,有我祖宗和祖父母、父母的坟茔,有我情深意长的兄弟姊妹和宗亲族人,还有和我曾经一道在田边地头挖过野菜和去上荒林子里摘过果子的童年小伙伴们。
不过,我已经和爱人商量好了,退休后,待春暖花开时,我们将和儿孙们一起回林州五龙镇农村老家,到上荒、燕沟、寺沟、淇河边去故地重游,到地边再去挖久违的各种野菜,到山坡上去摘酸枣、採野果、挖小蒜,带孙子和外孙女到淇河边去逮小鱼、摸螃蟹、捞小虾。届时,还要带上干粮、水果,找一处风景秀丽、静旖优雅的地方,寻一块平坦些的石板,再铺上几张报纸,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野餐,一边给孙子和外孙女讲我儿时有趣的故事,那将是多么惬意!多么幸福!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向往的憧憬啊!!
作者:任迎春。凤鸣梧桐诗词群诗友,爱好诗词歌赋,长期参与凤鸣梧桐诗词文学社的联诗接龙。作品散见于军魂网,都市头条等网络平台。

主播简介:
蝴蝶兰,实名马景艳,中共党员。中学高级英语教师,三晋名师。性格开朗,热爱生活,热爱本职。业余时间喜欢陶醉文字,酷爱诵读,用声音打动自己,感动别人。近年在多家平台发表诵读作品千余篇,希望在声音的世界里遇见更好的自己,用真情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