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罗林,本名罗绪林,上海人,生于20世纪60年代,年轻时就爱好文学,曾公开发表过一些诗歌。喜欢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诗歌吟唱美好的生活。上海浦东新区作协会员,曾出版诗集《拾日子》。
以后以后,我的风衣
文/罗林
这张旧照片
做成的风衣,一直萦绕
在耳际
万达广场的灯光有些湿漉漉的
忙碌的身影
穿梭着
冬天很干燥
岁月在下雨
这件风衣,为什么这样纠缠
落寞中,煽情
把梧桐树叶熏得四处飘伶
枯黄的身影
缝补拼接我的心事
伸出的手
再也探试不到那份情感
以后以后,我的风衣
就请独酌
春的雨滴挂在上面
秋的雨滴挂在上面
2021.1.24
【今音评论】
风雨过往,没有犹豫
罗林这首《以后以后,我的风衣》这首诗歌的一个诗核,被安置在了第四段第一行“伸出的手”。它定位于一个世象:当你失败的时候,听到的都是嘲讽,如果你一旦成功,耳边非常动听,这一些对诗歌人物来讲,都是风言风语,他是诗歌中“这件风衣”的一部分(详见第一段和第三段)。这也是属于诗歌的结构处理。并以凸起的方式由第二段和第四段来予以陪衬。
但它的引子却来自于第一段第一行的“旧照片”,而且也被处理成一个三音节的行结尾方式的目的,就是要体现出本身存在的破节奏处理,完全是用比照每行尾的双音节来进行。这时候,诗歌的一条暗线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它的轨迹是“旧照片”、“风衣”和“伸出的手”。
同时这三者的纵向连贯,也就自然成为诗歌的骨架。也有人叫它为诗歌的主线等等。同时,也会有读者在猜测这首诗歌的运势如何。当浏览完四段十九行之后,善于思考的和富有个性的读者,会从诗歌人物的影子中看到自己曾经的身影。
比如第四段第一行“伸出的手”,如果按照逐行解读方式即为“探试”以外,还存在着能够显示这首诗歌语言张力的试温感觉。而感觉的对象,也将成为这首诗歌的结果,将在评论的结尾处提示。
诗歌人物在履行的时候,有意识选择了一个能够增加、积蓄和培养人气的“万达广场”环境。
像这样的有意而为之,也可以被看作是诗歌的创作思路清晰。清晰在有心和有情这两个方面的认识能力结构。由此区别客观中所存在的实力和品质的不一致,所要表达的是破除迷信于,即,有实力就等于有好人品的认识误区。
而在诗歌当中,只仅仅是用“冬天很干燥/岁月在下雨”(详见第二段第四行和第五行)进行了概括。如,概括事物发展的程度和状态,是用了两个副词“很”与“在”。在所处的段落结构当中,也由此和该段第一行的“万达广场”形成反差。
同时也把这首诗歌所要反映的地域环境也做实了。如果抽去“万达广场”的地域定位,会使得这首诗歌“风衣”的飘逸感更强。诗歌人物在这首诗歌中所看到的世界,其实和生活中的有些人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比如说,人物要比常人显得更加跳跃,直接看到了最根本的地方,那就是,其实做好人,做好事,好运自然来。这首诗歌的特征在于四个字,没有犹豫。因为,犹豫容易白给。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香江资讯网2020年度人物评选,荣获国际文艺界文艺传播使者、世界诗人金桂冠大奖赛卓越终身成就奖、繁荣世界诗歌奖、2020年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家之一。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