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年
作者/山谷幽兰(刘彩兰)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指新年拜家中尊长及到亲友处祝贺,是人们相互走访祝贺春节,表示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
拜年,古来有之。大年初一头一天,少的给老的拜年。大年初一,人们见面第一句话大都是“过年好”!互相问候、寒暄,这句话包含着浓浓的年味儿。 进入腊月门,人们就开始走亲戚拜年啦 ,拉上一大车吃的喝的,七大姑八大姨,娘亲舅舅一大堆,搞得人忙的不亦乐乎。这种拜年今天且不论,今天单说说我家正月初一的拜年。
我婆家家族大,人口多,老老少少四世同堂现在人口达到80多口人,生活工作在各行各业,是一个关系融洽、和睦团结的大家庭。
每年的正月初一早晨,各家都早起吃完饺子,抱着孩子,老少一大群人先去给 最老的长辈拜年,然后以此类推,见面都互相鞠个躬、作揖,问候一句“过年好”!然后,长辈给晚辈小孩子一个红包压岁钱,图个吉利。现在压岁钱也水涨船高,一般给三百五百了,十几个孩子就得好几千出去了,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月工资了。拜的是长辈,乐的是孩子。 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当初我刚结婚那年,为了给婆家8个侄儿侄女压岁钱,我换了8张两元面币的新钞,初一早晨,刚刚起床收拾停当,一群孩子鱼贯而入,齐刷刷跪在地上给我和先生磕头,嘴里说着同样的一句话“老叔、老婶过年好!”我就每人发了两元压岁钱,孩子们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再去其他长辈家拜年,然后,我们也赶紧收拾去给长辈拜年。那时的两元钱还叫个钱呢,因为每月工资才四十多元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都逐渐长大成家立业了,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现在,孙辈最大的都二十四、五岁了,再过几年,估计我就得成太奶奶辈啦! 但不管时间怎么流逝,我们家族正月初一早晨一群人集合在一起,挨家给长辈拜年的习俗依然延续着,没有改变,没有动摇。只是由当初的给侄儿侄女压岁钱,变成了给孙辈的压岁钱了。岁月催人老,子孙在不断繁衍,我们也在不断老去,但再老,只要长辈还在,我们就会在正月初一的早晨聚齐,拖家带口去给长辈拜年,给晚辈孩子压岁钱。
正月初一早晨,早早地起来,熬粥、包饺子,准备几个小菜,因为讲究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吃罢饺子,我们就去给长辈拜年去,一大早的忙乎。到了集合地,一大家子好几十口人已经都到了,见面后,在彼此一声声“过年好”的问候和祝福中,体味着浓浓的年味儿,也开始了新的一年的人生旅程。
但2020年春节由于一场疫情,为了平安,大家响应政府号召没聚在一起过年,初一早晨也各自待在自家里,没有聚集互相拜年,显得有些冷清。就这样,家族持续了多年的初一早上聚集拜年、给孩子压岁钱的仪式取消了,改成了电话、微信拜年了,心里还真有些不适应呢。
拜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国的民间习俗,也许哪一天这习俗不再浓厚了,但见面一句“过年好”,相信也会心生温暖,安享岁月静好。

[散文副主编简介]刘彩兰,玲珑文艺社入驻主播,网名山谷幽兰,本科学历,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热心公益事业,多才多艺。擅长散文创作,多篇作品在报刊和平台发表,师从于著名播音导师东明老师学习诵读,做多家平台主播,曾获第三届文川诗歌朗诵竞赛三等奖,希望用自己的声音诠释生活的美好。

【总编简介】黄艳玲,玲珑文艺社社长,网名玲玲,笔名玲玲语玲珑,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第五中学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像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兰西县诗词协会副主席,兰西县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兰西文苑》杂志编辑及担任多家网络诗社平台副社长及执行主编,在头条上创建了《玲玲语玲珑文艺社》。在教学工作之余爱好摄影及文学创作,多篇作品发表在报刊和各大网媒,并有部分作品获奖,著有文集《玲玲语玲珑文集》。

【玲珑心语】《玲玲语玲珑》文艺社(简称玲珑文艺)是文艺爱好者的圣地,是创作的乐园。本平台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全面展示文艺爱好者的才华。《玲玲语玲珑》文艺社的文艺爱好者有一腔对文学和艺术的痴情,以诗心装饰凡心,以美景净化俗心,以声音温润儒雅,以真情消弭矫情,以积极豁达的阳光心态行走在文学和艺术空间,用文学和艺术表达着自己对人生、情感乃至生命的温暖诉求。《玲玲语玲珑》文艺社已经敞开了宽广的胸怀,来吧朋友,带上你的激情,带上你的憧憬,带上你的浪漫,带上你的婉约,带上你的狂放,带上你的美景。以诗为媒,以文会友,以景结情,以声投缘,愿你我携手同行。《玲玲语玲珑》文艺社设有十个专题:小说、散文、诗歌、诗词、楹联、书法、摄影、美术、朗诵、戏曲,欢迎文艺爱好者踊跃赐稿、大力支持!

总编:黄艳玲
推送:玲玲语玲珑文艺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