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赏:组织委员陈鑫的扶贫故事:《为党旗增辉 让群众满意》「飘舞的剑」(10辑)

为党旗增辉 让群众满意
——织金县纳雍乡组织委员 陈鑫
2015年8月我调整到纳雍乡担任组织委员。到任后就被党委政府安排负责联系两个村的扶贫工作,我没有怨言,但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是任务嘛安排了就执行,目标是只要完成任务。
到村后,我组织两个村的驻村工作队队员无日无夜的开展大遍访、大排查工作,工作开展过程中就遇到有无理取闹,有游手好闲,争当贫困户的群众。通过几天的排查走访后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想法完全被颠覆了,知道这份工作不是任务,而是责任、是担当。
走访朱才国户
家住顺山村的朱才国户是众多贫困户中典型的一户,上有年迈多病的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子女读书,2012年国家危改项目修建的房子没有门窗,一片狼藉,无法入住。朱才国小学文化,没有技术,人又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整个家没有家的样子,老婆过不下去跑了。

要想扶起朱才国,摆在面前的两个关卡就是解决住和懒的问题。为了改变朱才国家的住房条件,我积极协调部门帮助解决,得到了帮扶单位林业局的帮助,帮他维修房子,装修门窗,安装水管,让他和子女有一个稳定的居住环境。
住房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解决懒的问题。我经常到家中给他做工作,去杨柳煤矿给他联系工作,让他到煤矿就业。刚开始工作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把打工放在心上,但经过多次沟通后,朱才国逐步有了上进心,现在在煤矿正常上班,经济来源稳定,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娶上了新媳妇,一家人小日子越过越滋润。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群众就业难是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主动请战,舍小家,顾大家,二话不说,积极投入抗疫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此时就是我践行初心使命的时候。疫情期间,我想方设法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组织驻村工作队员对未就业劳动力进行送岗及推送岗位服务,推送岗位7000余个,解决就业4000余人。对在家无法外出的劳动力采取劳动力就业培训,通过培训解决让他们短期内实现再就业780余人,通过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人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展短平快产业,让在家无事可做的群众都有事情干。
组织群众在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产业基地务工
脱贫路上没有的壮举,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凡的扶贫故事。当看到贫困户脸上绽放的笑容,听着他们感恩的话语,我觉得这么多年无日无夜,无周末无节假日的走村串寨为群众谋发展都值了。
作者简介:陈鑫,男,穿青人,贵州织金人,1983年10月生,200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5年8月至今任纳雍乡组织委员、人大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