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骆驼
范天云
茫茫瀚海,行进着一队队骆驼。任狂风怒吼,黄沙扑面,倔強的骆驼,仍高昂着头颅,目视前方,翻过一座座沙丘,越过一道道沟壑,坚如磐石,黎明的曙光在它心中闪烁。凭着这顽強的性格,驼铃就是它心中的歌,它征服了无尽的坎坷。勇往直前,这是人们对骆驼精神的赞美,对骆驼艰苦跋涉精神的肯定。
在祖国的大西北,在阿拉善额济纳的怪树林,在宁夏的沙坡头,在新疆的塔里木,随处可见不少的骆驼。骆驼的功能,已从运送物资转換成供游人乘骑和观赏拍照。可骆驼不知疲倦的精神尤在,为满足游人的需求,每天要在主人的驱使下,驮着游人,一遍遍的在沙丘上爬上爬下,它们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浑浊的黄色染遍了天宇和大地,染黄了每天梳洗打扮的太阳。沙尘暴多少次吹折了雄鹰的翅膀,却不能把骆驼奈何。骆驼——沙漠之舟,坚毅顽强的骆驼,踏出了沙海中的一条条航线。
画面令我神驰情追,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你看,在高天流云之下,沙海莽莽,空寂无人,惟有一支驼队在漫无目标地跋涉前行。稳健的脚步在沙海上留下了坚实的印痕,单调的驼铃在空旷的天际回荡着响音……这不禁令我想起了古人的诗句“塞沙莽莽出关道,骆驼夜吼黄云老”。当代大诗人郭沫若也曾这样歌颂骆驼:“骆驼,沙漠中的船,你,生命的山,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引导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生命线!”……
小时侯家住呼市青城公园附近,当时青城公园有许多动物。而园中就有二、三峰骆驼。它硕大的身架,温和的性情,令人与之亲近,有时甚至拿根胡萝卜去喂它,也全无畏惧之情。后来到了新疆塔里木,就常常可以看到长途跋涉于塔克拉坞干沙漠边沿的驼队,尽管它们有时看起来很疲瘙,一副慢条斯理的样子,然而心中却油然升起无限的敬意。后来逐渐学习掌握关于骆驼的知识,知道骆驼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家畜,其历史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
尘世上的骆驼有单峰和双峰两种,而今存世仅一千五百万头左右。由于长期在艰苦恶劣的沙漠环境下生存,骆驼具备常人难以想象的特质。它的眼帘可防风沙,它的胃可储水源,它的足底有肉垫,可长途跋涉,它在沙漠中可疾行如马……它吃苦耐劳,忍饥挨饿,坚忍不拔、始终如一……这一切铸成了骆驼辉煌的品格,在宇宙的生命群体中,骆驼可谓独具一格出类拔萃,遥想那归汉的文姬、出塞的昭君,都曾在驼背上摇曳生姿。
骆驼的品性在它身上也许是无意识的,而一旦为人所拥有,就会产生无穷尽的创造力。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若果能如骆驼一样不避风沙,不畏艰险,不计得失,不忘初心,目标如一,砥砺前行,目标一定会实现!则终将无往而不胜!
骆驼真是有灵性的动物,真不愧是大漠人最忠实的朋友。有骆驼为你作伴,你尽可以在沙漠中放心远行。在那干渴的旅途上,骆驼可以凭着极其灵敏的嗅觉,帮你找到三里以外的地下水源。
在风暴袭来的时候,骆驼会用它那高大的身躯,为你筑成挡风的墙,围起温暖的房。卧倒的骆驼,是挡风御寒最好的毡房。
在你迷失方向,不知归途的时候,把领头的骆驼放开,它会像一匹识途的老马,从容不迫地把你带回家。
骆驼,迷茫大漠的灵魂;骆驼,浩浩沙海的知音;骆驼,沙漠生命中真正的强者!骆驼浑身是宝,但最可贵的是骆驼精神。它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从不因有重大贡献而趾高气扬,却常常因完不成任务而感到羞愧。机械化、电气化、现代化,是可以减低骆驼的作用,但永远不能代替的是骆驼精神。啊,壮美的骆驼,你只知奉献,不知索取。啊,高大的骆驼,你从不追求虚名,只知兢兢业业;啊,敦实的骆驼,你从不挑选食品,只知勤勤恳恳;啊,淳朴的骆驼,你历经酷暑奇寒,从不退却半分。为开拓美好生活,一生只知道前进,奉献,跋涉,拼争!
从沙海骆驼想到骆驼精神,进而联想到在沙海中艰苦奋斗的拓荒者,无尝不是如此呢!具有骆驼品性和精神的戈壁建设者,她们努力跋涉,一往无前,在祖国的大西北的沙海戈壁之中,建设着美丽、富饶、和谐、团结、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垦区。
人们赞美骆驼,皆因它吃苦耐劳又温顺的性格和适应贫瘠、恶劣环境的能力。它勇往直前,决不言退。这是千万年来生存竞争、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的结果。骆驼吃的是草,且是最低档的草,贡献给人类的却是多样的“宝”。它是人类的好伙伴、好帮手。“木兰不作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新疆等干旱的沙漠地区。骆驼体毛多为褐色,白色稀有,尤为珍贵。骆驼被赞誉为“沙漠之舟”,它有高大的身驱,修长的四肢,如盘的蹄掌,掌上有肉垫和厚皮,皆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骆驼能感知沙漠的气候变化,当大风即将来袭时,它会跪下,让旅行的主人预先做好准备。骆驼虽走得很慢,但可以驮运很多东西,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君不见,在古丝绸之路上,那长长的驼队行走在荒漠之中,坚定地向着远方,驼铃响处,带去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带来了异国他邦的“奇异珍宝”。
骆驼能够适应干燥多风的沙漠气候,皆因它特殊的身体构造。骆驼具有两排浓密的睫毛和双重眼睑,耳孔有毛,鼻孔能自由闭合,视觉和嗅觉敏锐。在缺水的沙漠里,顺着骆驼的脚印,人们能够找到水源,它是人们沙漠里的救星。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一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水分如此在体内被反复循环利用,故能耐渴。此外,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状的小泡,那是骆驼存水的地方。骆驼血液里红血球也可以大幅膨胀吸水来贮水。驼峰内的脂肪不仅用作营养来源,脂肪氧化又可产生水分,因此骆驼可忍饥耐渴数日。
据实验记载,骆驼曾十七天未饮水仍能存活。骆驼又能一口气喝下一百升水,并在数分钟内恢复丢失的体重。骆驼能够适应贫瘠、恶劣的生存环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广袤荒凉的戈壁滩上,在浩瀚的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不管冬季寒冷,还是夏季炎热,它们总是在亘古未变地生存着。它们以梭梭、胡杨、沙拐枣等各种荒漠植物为食,吃沙漠和半干旱地区生长的几乎任何植物。骆驼能以稀少的植被中最粗糙的部分为生,能吃其他动物不吃的多刺植物、灌木枝叶和干草,但如果有更好的食物,它们也乐意取食。食物丰富时,骆驼将脂肪储存在驼峰里。
骆驼性情温顺,易骑乘,它们的冲刺时速可达六十四公里左右,长途持续奔跑时速也能到四十公里。我国西北地区和亚非有些国家在节日里常举行骑骆驼比赛,引来无数人观看,热闹的场面不亚于赛马。说骆驼比较驯顺,那是在平日训练和管理恰当之时。骆驼也有发怒的时候,特别在公骆驼发情时,你可千万别招惹。此时的骆驼,口喷唾液,喘着粗气,到处追咬、脚踢同类,对人也不例外,十分危险。有人曾被追得没辙,只好鉆进灌木丛里躲避。发怒的骆驼却始终围着树丛转悠,不弃不离。直至天黑,骆驼悻悻离去,才能躲过此劫。此人事后说起来还心有余悸。
骆驼的这种霸道,在笔者看来,实属一切雄性生物争夺交配权的正常行为,无可厚非,毕竟是物竞天择,胜者为王。骆驼的役用性能是其主要的生产性能之一,它可用作骑乘、驮运、拉车、犁地等。用于载重时,在四天时间中可运载一百七十至二百七十公斤东西,每天走约四十七公里路。虽然,时下随着现代公路、铁路的建设和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骆驼的这一作用弱化甚至消失了,人们更多的是将它作为旅游探险乘骑或观赏之用。
主播简介:雪球,出生于辽宁,生活在天津。每日行色匆匆,仍不忘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追求简单的快乐与丰富的人生。感恩这路上所有的遇见!
作者简介:范天云,内蒙古察右中旗人,生于一九五三年。在人民公社和旗公安局工作三十多年,退休后仍笔耕不断。编著《百官明鉴》、《百案惊奇》、《百状奇闻》三部纪实文学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后山儿女》一部,农村红楼梦百万字长篇小说《土默川》正在编撰修改。在《漠北劲草》、《察右中旗人的故事》、《辉腾锡勒文艺》、《华北官网》、《呼市头条》 、《江山传媒》等网络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百余篇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