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蔡店中学素质教育座谈录
文/潘安兴
🌹进入隆冬腊月,天公似不作美,沉下脸来,却阻挡不了大地迎春的热气。
🌹几天前,蔡店的退休干部魏和平、郭艾英相邀,到蔡店中学参加素质教育特色创建座谈会,我很高兴。
🌹对这片红色的热土,又是北乡人,情有独钟。一个周五的早晨,便在黄陂体育馆门口,搭上顺风车,一路风驰电掣到了目的地。

🌹学校坐落在群山环抱,清流荡漾的高岗上。这里鸟啼枝头,四处幽静,是潜心读书的好地方。
🌹来到学校,受到热情接待。让人感受到蔡店人亲切、朴实、厚道的古风,这片土地的醉人醇香扑面而来。

🌹进入会议室,庄重而朴素。应邀与会的有从蔡店中学走出的校友、曾任黄陂一中校长张品正、黄陂辞赋学会长潘安兴、黄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宋志清、本土桃花村人,武汉京剧戏迷表演艺术家陈小英,本土教育界耆宿郭国崇、曾是蔡店中学的学子,现在前川五小的年轻女教师李金宵等来宾。

🌹在百忙中,校长蔡友华、副校生李明生、总务主任李金刚、办公室主任丁朝辉一齐全程参与。会议由总务主任李金刚主持,按照会议程序,蔡店人大原联络主任魏和平,对邀请参会人员逐一作了介绍。
🌹蔡友华校长代表校方致欢迎辞,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忱的致意。对关心学校素质教育,特色文化建设,表达了衷心感谢!

🌹接下来,他介绍了自建校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这分面取得的成绩;推进这项工作现状,分析了实际情况,面临的困境与难度,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如何实现破题,努力的方向与举措。他殷切期望在座的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感谢大家的关心与支持!
🌹与会人员对主人中肯的讲话,被主朴实坦诚的情怀所打动,报以热烈掌声。
🌹作为资深教育专家,回到母校的张品正,对素质教育,特色文化建设,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初中是孩子奠基的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也是承接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成长的烦恼中,抓好了这一关键,不仅为高中输送了最好的生源,还为孩子未来铺平了道路。

🌹他还指出:兴趣决定学生的未来,爱好或许成就孩子一生。而培养兴趣,首先要为兴趣爱好铸魂,以高尚情操去引领前行的方向。他建议,结合本地实际,编一些乡士教材,陶冶学生的心灵。
🌹感恩母校,反哺母校,他表态尽绵薄之力,当年学子的一片衷心,无愧于母校的栽培。

🌹潘安兴长期工作生活在社会底层,身同感受。他说:孩子是家庭下一轮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他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自己孩子曾经走过的道路个案,谈了如何与孩子读书,帮助孩子度过这一年龄段的逆反期。用自己的行为,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高尚的道德,在逆境中坚忍不拔的风骨,在艰难困苦中,一往无前,万难不屈,做最好的自己。让孩子不走弯路,不入歧途,才是父母最大的幸福。他的讲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宋志清,灵感大发,现场发挥,诗如泉涌。他即席朗诵了自己的诗作《红色蔡店的美》:“这里是黄陂的西北利亚哟,这里的梅花也能红得似火,这里有无数英雄的魂魄……我愿将青春之血沸腾,守卫着眼前的水秀山青,倾诉着满腔壮志与豪情”。抑扬顿挫的音节,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每个平凡者,都不一定是诗人;普通百姓,用诗意去充实生活,却是对生活的追求。让诗歌走进校园,让理想翱翔明天,却是乡村中国的梦寐。

🌹陈小英的人面桃花,把京剧的铁板铜琶神韵,回荡在自己的家乡,让与会者饕餮国粹盛宴。唱罢,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她的献艺。末了,她表态,让京剧走进校园,她愿意带领票友戏迷们,到学校对学生中的兴趣爱好者,进行辅导,做文化义工。这种传薪,让大家频伸姆指,不断投来赞许的目光。

🌹魏和平就蔡店《红土》杂志的编辑发行作了说明。作为街乡的刋物,能够坚持下来,得党政领导班子的支持,确实非同寻常。这也离不开一批热心的作者。象朱兴安、丁平精、郭国崇、李金宵、刘忠清等老师的默默奉献。特别是朱兴安老师笔耕不辍,对刘彬士、姚缔虞两位四川、浙江巡抚的生平事迹传说进行抢救性发掘梳理,打捞钩沉的记忆。作为非遗,更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担当,诠释着“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的情怀。

🌹郭艾英不忘使命,向与会者汇报了蔡店红色歌谣的征集。这项繁琐的任务,经过同仁的奔波,将跨越民主革命时期的口头文学收集整理,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见证历史的缩影,是鲜活的红色课读教材,更是蔡店人民始终跟着共产党,追求美好理想的历程。
🌹郭国崇、李金宵等老师,结合教学实践,釆取的一些具体做法,试行的若干方案,收到了效果,谈了自己的体会。有的老师还做了教案,站在社会科学的前沿上,具有可操作性与前瞻性,值得借鉴。

🌹会场氛围浓厚,似乎有言有穷而意不尽。这个课题的探索,大有文章可做,与会者都受到启迪。
🌹让书香在校园殆荡,让诗意伴随着人生。会议的落幕,由校长蔡友华接受潘安兴的赠书,仪式庄严隆重,公益成为一种社会担当,这是文化的觉醒,时代的风向标。
🌹新闻讲求时效性,抢着写了这么一段文字,了却一项心愿。在教育上,我是外行,只能胡诌几句,聊供一哂:

🌹参加蔡店中学素质教育座谈会感赋
🌹其一
🌹偏僻山村天鼓响,明灯一盏照心头。
🌹读书走出双巡抚,办学宏开一倾讴。
🌹结社最先蜚滠水,播风媲美并黄州。
🌹北乡娃子皆勤奋,写出农家第一牛。
🌹其二
🌹革命穷人志不磨,争驱浴血战场歌。
🌹成功开国归来少,埋骨精魂感慨多。
🌹红色民谣留肺腑,青山埋塚峙巍峨。
🌹五师驻地依然在,苦难添肥壮幼禾。
🌹其三
🌹家传手艺列非遗,八匠功夫九佬蜚。
🌹社火元宵民俗演,中秋月饼孝亲归。
🌹上人故事成经典,族谱贤才播口碑。
🌹理学恒河临首站,偏亲蔡店奠鸿基。
🌹其四
🌹浴火涅槃飞凤凰,山沟坚守自非常。
🌹播风化雨滋桃李,报国兴家出栋梁。
🌹关键初中消逆反,温馨渡口胜爷娘。
🌹成功学子传佳话,金字招牌奉故乡。
🌹主人高谊,蔡店有这么多挚友的厚爱,让我酝酿许久。一篇《蔡店中学赋》浮现脑海:彭城河畔,鹿角山陬。篝火洪荒之遗址,韶音远古;儒风理学兮慧源,凤羽高丘………
🌹公元2021年1月22日(庚子腊月初十)
🌹于武汉黄陂前川街桃花村曹家湾35号
🌹潘安兴电话☎️:13397133752

作者潘安兴老师简介
潘安兴,本名潘兴家,自号木兰山樵。西陵布衣,普陀知客。一九四九年十月生,湖北黄陂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程度,高级政工师。当年老三届,经历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辞赋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黄陂诗词学会副会长,黄陂二程研究会理事。《钰山赋》曾获全国征文二等奖。主编有《木兰山诗词集》,著有《龙腾华夏千秋一统赋》、《中华大家庭赋》、《人间万象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