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 乙 迁 邢 溯 源
作者:沈五群
题记:
那一年,为编著《河北名胜小西天》一书;那一年,为编篡第二套《邢台县志》;那一年,为撰写《中国共产党邢台县党史》第三卷。在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协助下,我有幸前去县档案馆查阅历代《邢台县志》及其它有关历史资料,详细了解和熟悉了邢台历史文化基本常识。现对商代著名帝王祖乙迁邢兴邦的历史传承,进行梳理溯源,斗胆抛一块砖头,希望引出一串珍珠。

每每提起邢台,自豪的邢台人总是骄傲的扬眉吐气,口吐莲花振振有词:“邢台真行!邢台是一座具有35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底蕴丰厚灿烂辉煌!”
稍微留心屈指一算,3500年前的邢台古城,正好是名扬华夏的商王祖乙迁邢时期。
学过中国历史的都知道,商代王朝是在漫长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继夏王朝之后建立的第二个奴隶制中央王朝。整个商代王朝历经17世传承31王,沿袭统治长达556年。

赫赫有名的祖乙,系商代王朝7世第14位帝王,是一位胸怀壮志振兴中华的有道名君。
祖乙继任伊始,他便明察秋毫审时度势,果断拍板将都城从河南内黄迁至河北邢台。祖乙迁都邢台后,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他以超人的胆识和魄力,在集中掌控权利之后,分别命巫贤治理国家;命彭伯、韦伯为王屏藩;命高圉为邠侯,各尽职责各显其能,上下联动统筹兼顾,领导全国黎民百姓辛勤耕耘春种秋收,复兴商道振兴百业,逐步走向民富国强的红火繁荣。

同时,祖乙招集民间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在邢台打造商代王朝的都城,首次使邢台成为商代王朝都城并载入中国史册。
然而,由于历史久远,加上当时文字发明使用限制等多种原因,有关邢台系商代都城一事,在中国学术界存有疑问且一直争论不休,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始终难以定夺。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有关“祖乙迁邢之邢墟调查专题”,被列入国家历史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开始进行综合考察认定,并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1998年冬,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牵头,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联合组成考古队,有选择地对邢台东先贤商代遗址,进行了为期43天的考古发掘,出土商代房址、陶窖、灰坑、陶器、石器和骨器等遗迹和历史文化标本100多件,对研究商代历史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为证明祖乙迁邢定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佐证。

1999年元月,分别在邢台、安阳、郑州召开了“商代前期考古发现观摩研讨会”,与会专家对“祖乙迁邢”的研究成果高度肯定,确认祖乙迁邢的“邢”,就是河北邢台,中国商代国都就是邢台的疑团解开,从此一锤定音!
从此,具有3500年辉煌岁月的古城邢台,奋臂把一度曾被质疑的帽子抛向太平洋,理直气壮地登上中国历史大舞台,引人瞩目地威武亮相!
作者简介:沈五群,笔名高粱,邢台襄都区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音协文学学会会员,邢台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著有《太行追梦》《美在太行》《邢襄诗草》等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