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有风雨也有彩虹【散文】
文/王世杰(陕西延安)
大江南北热爱祖国、珍惜生活、关注历史的人们拽着时光的裙摆,一起走过了不平凡的2020年,这是在人类发展史上注定要被浓墨重彩书写上一笔的一段揉满酸甜苦辣咸的岁月。
这个令无数人刻骨铭心和无法忘怀的年份,在人们的紧张与舒缓参差、失落与庆幸交错、寒凉与温暖对撞中就要走进历史深处的一隅。当2020年最后一页日历被悄然撕去,便喻示着又一个年轮被永远定格。可那只是一段时间的结束,在此之间所发生过的许多故事,会依然在人们的记忆里散发着余温,冉冉脉动,久久萦回。
在恍惚还是昨日的去年,天南海北的人们正沉浸于新春佳节喜悦之中的时候,武汉市突发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而且有向全国各地蔓延的危险。消息一经传开,骤然牵动了全国人民的神经,从此阻断了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给大家心理上带来从未有过的压力。党中央在此危急关头,本着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原则,一声令下,果断封城封路,全民积极响应,举国划一行动。
不可否认,来势凶猛的疫情和十分严峻的抗疫形势,使第一季度的中国经济,建国以来首现断崖式下降,对于如何尽快打胜“战疫”以及能否于2020年底前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全国人民无不捏着一把汗。

灿烂辉煌的文明,已经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坚韧不拔和知难而上,具有像石榴籽一样的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抱团精神。十四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凭着智慧、信心、果敢和勇气,在紧张但有序的节奏中展开,迅速打响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声援武汉、援助灾区成为祖国四面八方的共同呼声与行动,数万医护精英毅然“逆行”,不计其数的党员、团员、干部和志愿者职守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我们用让世界震惊的速度建成雷神山、火神山以及十多座方舱医院,加之有党和国家统筹各种资源,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兜底和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每一位患者的基本原则,疫情当然地被迅速遏制,并使中国成为取得抗疫重大战略成果的国家,更使全体国民感受到了生活在这样人人平等、同心如一、和谐安稳国度的荣耀。

正当人们宅家自行隔离已久,开始走出家门有序复工复产和准备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的时候,西方有的对我国素来不怀好意的国家,妒忌在眼里,不舒服在心里,不仅把疫情传播的根源“甩锅”给中国,还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施用令全天下人不齿的卑劣手段,妄想毁我方寸和乱我流年。然而我们不会忘记曾经因为软弱被欺凌的屈辱历史,我们不会忘记曾经因为经济落后忍受过的辛酸,我们不会忘记曾经因为缺乏核心技术被人家动辄卡住脖子的窘境,那么如今就绝不会放弃把祖国建设成世界强国的责任,就绝不会放弃用坚强信念浇注起来的定力,就绝不会放弃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我们这些无愧为龙的传人,就是这样顶住了阴风与毒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某些境外势力一次又一次的罪恶阴谋终不能得逞。

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的崛起,不是某些国家政治攻击、文化渗透、经济打压、武力恫吓、无中生有、制造事端、伎俩用尽所能阻挡得了的。其实,他们在去年的疫情之中,已经体会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是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无法比拟的。也许,他们嘴上没法去说,可在内心里未必不羡慕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以及仁爱弥漫的大家庭氛围。
就在不安定因素充斥的国际形势和境外输入新冠病例压力巨大的国内环境下,进入夏季乃至秋季,好似大地上的人们在哪里不小心得罪了龙王,不但阴雨连绵,还屡屡酝酿成祸,使抗洪救灾分去了我们很大一部分精力。然而中国人民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一边坚持疫情防控,一边全面恢复生产,一边勇于迎战洪水,一边打好扶贫攻坚战,就这样一个个困难被踩在脚下,一个个喜悦涌上心头,一个个胜利出现在眼前。
前进的道路,总是布满了坎坷、荆棘、挑战和考验。我们知道,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整体脱贫是党对人民、对历史的庄严承诺,在这已经没有退路的关键时刻,大无畏的中国人民发扬八年抗战决不屈服的精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精神、深圳建设高端城市的精神、浦东打造创新高地的精神以及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民族精神,从国际疫情蔓延的阴影中走出,满怀信心背水一战,通过不懈地努力,终于让全世界见证了奇迹,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世代梦想得以实现,于2020年底前如期达到脱贫目标,全国所有832个贫困县相继退出贫困县序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

想想那些祖祖辈辈居住在偏僻山区或生存环境极差地区的人们,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制约,长期勉强徘徊在贫困线上,生活水平与域外已经过上富裕日子的居民无法相比。为了彻底改变这一落后状况,党和政府采取一次到位的整体搬迁举措,让这些贫困人口尽快摆脱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困境,与其他国民一样过上幸福、怡悦、阳光的现代生活。也许,当初他们之中有的村民执拗地觉得故土难离,但当他们一步跨千年、离开深山僻壤和拥有宽敞漂亮的新房,过起与城里人没有什么两样的新生活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无不绽开了或许是有生以来最甜最美最灿烂的笑容。

就这么脚踏实地,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尽管付出了难以形容的艰辛,可是中国人民用活生生的事实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仅如此,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大格局中,我们中国还成为了地球上在2020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向世界昭示出我们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光明前景。然而,中国领导人在有关国际会议上不止一次地表示,我们不搞一枝独秀,而是要造福全人类,并提出和倡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我们采取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举办进博会等等一系列宽仁措施,无不彰显了中国促进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决心和一个大国的无私担当。
纵观茫茫人类社会,其中的每一个历史时期,毫无例外地会是彩虹与风雨共生。而回眸尚未去远的2020年,就更是如此。在境外势力打压与围堵愈演愈烈的情势下,我们坚持全面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创建新发展格局,虽磨难重重但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可以自豪的巨大成就。

混沌之初,盘古开天地,女娲塑泥人,自此关于人的故事才得以展开并不断续延。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过去的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情都会慢慢淡去,而后长眠于历史的长河之中。然而即使历史的书页风蚀成为灰烬飘落,也会留下些许哪怕是一丝痕迹。刚刚与我们擦肩而过的2020年,那些注定不平凡的日日夜夜,说不上在过了若干年以后,大家会依然清晰地记得,复返回味。
2020年,像似一部融入了极强渲染力的纪录片,浸洇在了岁月的脉络,也会不时地回放在过来人记忆的空间。虽然她走得不是那么轻松,甚至还有几个趔趄、几丝痛楚和几滴清泪,但仍然在无数人的怜惜与庆幸叠加中披着彩虹悠然而去。

点击前面“鄜州月”可看到作者全部作品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西安市阎良区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作家网》认证作家,微信公众平台《洛滨文学》总编;曾先后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报》《诗刊》《农民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延河》《山花》《人民网》《新陕网》《丝路金融文学网》《延安日报》等数十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发表诗歌、散文、小说、随笔、评论等千余篇(首)并多次获奖,大量文字因被转载见于全国著名或各大网站。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