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炳文庚子年小集✪
枯坐
雨细花无觉,云轻山若飞。
迩遐皆欲显,道法本惟微。
梦浅愁千丈,酒浓腰十围。
春光半徂矣,问雁几时归。
桂
户酿千缸酒,村燃万柱香。
惠风施巷陌,凡物净肝肠。
月盛催潮至,天高待雁翔。
南山谁种菊,两两可徜徉。
晨闻径山已雪
银汉天星变六花,江南一路舞姿斜。
玉鸾先访伽蓝殿,只为寻僧夜问茶。
夜宿衢江
平铺一练圣贤邦,月不亏时日未凉。
万里能驱潮起落,长风只写海文章。
揖高礼知青山意,闻幽歌入火凤乡。
欲借江城两分色,可充岑寂坐云窗。
雾锁西湖
欲觅三山看未真,图藏南国气振振。
九重烟似华清境,一对峰犹出浴人。
鹤已东归如此日,物将大隐必成仁。
苏公能说阴晴事,料是当时正绝尘。
入梅
风驱高密赴奇方,遍入江南无尽藏。
细雨晨昏多不速,青云聚散自成章。
天蒸炎燠通诸窍,地架洪炉及八荒。
莫道银毫如黼绣,轻流到海亦轩昂。
出梅
取意晴明气象高,德千人者谓之豪。
群山出表排宏赋,大鼎和羹陈碧醪。
不阻襟怀浙江水,依然曲折太公韬。
青云几片窗前过,疑鹤翩翩向九皋。
残荷
烟村遥对古风存,半碧应知水尚温。
淡墨横斜真写意,素笺错落欲消魂。
孤蜓独立成空影,瘦骨凌波是直臣。
自有天高堪俯仰,枯心依旧不沾尘。
鹧鸪天○寒露后雨
秋气横来笔法奇,夜开声色试新题。桂收香雨天方雨,木卸青衣人授衣。 连山易,后手棋,静观变化待宏机。云霄正说阴晴事,自古苍天不我欺。
鹧鸪天○浙人赴鄂
板荡长思柱国臣,三千里路百其身。已成五彩补天裂,敢入九衢消楚氛。 形名立,黑白分,横当万仞一昆仑。春来饮马长江水,夜起江声是海魂。
临江仙○小暑
布雨鸿蒙张旭帖,蒸云一片相如。空生万籁下吴都。弥天奔竞罢,大块架洪炉。 寂定青山凉未汗,凭窗我自观书。适观郭璞揖当途。江河皆满溢,沧海不踌躇。
临江仙○习书有得
宿墨百逢犹旧雨,老宣一叠新知。七衰炳烛亦非迟。韦编三绝后,八罄水缸时。 十步方庭充万象,千秋四五明师。二王笔法最清奇。张驰开九势,六马任由之。
临江仙○入伏
一刻云天收雨幕,赫曦朗照田岑。豁然海涘与江浔。流金翻稻黍,复欲染层林。 漫晒奇书和俗骨,无忧无漏无禁。晨昏虫羽各操琴。阴晴天地外,亦鼓亦鸣金。
临江仙○立秋
晨起烹茶三五盏,屏中遍说秋章。枫栌果见几枝黄。休猜何夜落,明月照吴江。 云后青峰成隐约,阴晴大演无常。纷然万物不匆忙。年年秋意在,五色到狼荒。
临江仙○富春秋晨
未启轩窗闻雀唤,始知四有高邻。几丘烟渚各通津。远山稍起落,芦雪正停匀。 移步秋林寻羽客,枫栌红紫加身。当时胥渡过逃臣。严台应不远,欲钓可垂纶。
青玉案○梅熟
青醪未煮天将暮,念深翠,身如故。半杂酸甘来几度。忽然心动,欲言还止,只剩凋零句。 软香滴入清幽处,沐手新承天上雨。万里相召犹未赴。六桥寻遍,孤山问罢,那片寻常树。
风入松○云和梯田
木纹水印岂天然,石砌泥盘。三千吴带闻风动,漫勾成、交错回旋。墨写遥岑宜淡,月沉碧水常弯。 堆金堆玉一丛烟,谁拨低弦。休言此曲云中起,却原来、只在人间。南国妆成百色,畲家耕作千年。
风入松○寒露
孤鸿群雁尚来稀,黍谷离离。昨宵秋雨叩窗骨,似叮咛,早晚加衣。陵谷已开声色,田原正演凡奇。 乾坤盈缩问何期,斗转星移。露寒莫叹梧桐尽,向沟渠、化作春泥。如此芦花忽忽,曾经杨柳依依。
风入松○庚子小雪前日永福寺赏菊
西风纷至木生凉,白露易为霜。丛花偏向篱边坐,试纤钩、衣带轻香。识得高低淡泊,分明魏晋文章。 几声钟鼓起禅房,烹茗胜衔觞。此山正合陶公意,有轻云、独自徜徉。壁上丹青数卷,枝头玉印千方。
大江东去○观潮次韵蔡兄
潮来一线,是天横巨笔,书此神迹。鹏翼鳞光交剪处,乱玉谁能收拾。海气弥空,雷车动地,万籁成微息。文旗胥鼓,一江碧浪成赤。 叹此庚岁人间,骈臻悲喜,寸念接无极。投子楸枰呈黑白,漫作百年长弈。欲说荣枯,先权形势,日出东方白。潮平江阔,秋风遥递元吉。
